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我国现行的高考政策,都是围绕着让相对的公平更公平一些而制定的。
什么是新高考?所谓新高考,就是取消了传统高考的文理分科考试,自此我国的新高考分成了两种:一种是2014年,浙江、上海两地开始实行的3 3选科方案;另外一种是2018年,广东、福建、重庆等地开始实行的3 1 2方案。“3”指的是语数外三科为必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在历史和生物科目中选择1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任意选择2科。
河南在2025年新高考采用的是3 1 2方案。具体来说是语数英三科和从物理或历史选择一科的那个“1”,共四科,是采用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所谓的赋分,是赋的这个“2”,一共是2科。赋分制只适用于选考科目。那为什么选考科目不能用原始分,非要用赋分呐?在文理分科时代,将学生分成了两拨人,每一波人考试的都是同一套试卷,划一本、二本分数线时也文理科分数也不一样,这样将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是没问题的。因为学科难度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如果一个考生选到了难度相对较大的科目,就会在分数上吃亏。
各学科分数
考生高考总分 = 语数英卷面分 选科1卷面分 选科2赋分 选科3赋分
为什么采用赋分制举个例子,小明和小天是同班同学,在3 1 2的新高考中,小明选择的是物理、化学、生物,而小天选择的是物理、化学、地理。谁曾想今年高考的生物试卷,难度是史上第一,大家的分数普遍很低,最高分也就80分;而今年的高考地理,史上最简单,大家的分数都很高,最高分98分。选择了地理的小天乐开了花,小明在家据说是直接拍断了大腿,然后这两个人的高考总分,就迅速的被拉开了,最终也影响到了学校的录取。就是这种学科之间的不共同,导致了高考制度的不公平,因此就有了赋分制。
赋分
赋分制是把考生的原始分数先进行一次省内排名,然后根据这个排名,以一定的规则给所有考生统一进行赋分,最终的结果是,原始分数排名靠前的同学,他的赋分就高,原始分数排名靠后的同学,他的赋分就低,在这样的设计下,无论考生选考什么科目,转换后的分数,都能够较为客观的反映出该考生在这一科目中的能力水平和他所处的层级。
赋分制算分办法将生物、化学、地理、思政政治这四科的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的人数按照对应的比例分别为15%、35%、35%、13%、2%,简单来说就是,1000个选考化学的考生,将他们的原始分从高到低排,前150名是A级,从151-500名是B级,以此类推,等级划分好之后,再将A到E,这5个等级内考生的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原则,分别转换为100-86分、85-71分,等共5个分数区间,得出考生的等级再转换赋分后,最终计入总成绩。可见与传统原始分制不同,赋分制更看重排名区间。
转换公式
利用上图中的转换公式,就可以将原始分转换为赋分,之后再算总分,这就是新高考的算法基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