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号称“最公平赛道”,但国考、省考到底谁更公平?关系户真的能走后门?今天用四川真实案例给你掰扯清楚!
一、制度设计:国考像“高考”,省考带“川味”国考:全国一盘棋,萝卜坑难挖
- 岗位全国可报,专业限制少(法学、会计吃香,冷门专业只能冲三不限)。
- 面试“双盲”操作:考官异地抽签,考生不准报姓名,主打一个“谁也不认识谁”。
- 2024年成都某税务局岗位,笔试第一的绵阳小伙面试,考官来自重庆系统。
省考:四川特色明显,门槛更灵活
- 部分岗位限户籍(比如乡镇岗),但成都主城开放。
- 面试爱考“基层治理”:2024年考到“农村电商直播”,没调研过的考生直接懵圈。
- 四川事业单位招考曾曝“萝卜岗”,但公务员省考近年趋严,专业不符直接驳回。
笔试堪比高考:试卷押运用GPS定位,考场信号全屏蔽,带小抄?直接禁考 留案底。2024年四川省考21万人参考,作弊查处仅3例,全是“电子设备藏鞋底”的憨憨。
面试玩“真人密室”:考官提前3天隔离,手机上交;考生抽签随机分组,连厕所都有专人盯。考官原话:“面完才知道这是招城管还是街道办”。
政审连朋友圈都翻:四川某考生因大学挂科被刷,另有人因爷爷的档案年龄对不上遗憾出局。
专业坑爹怪谁:学“天文学”的只能冲三不限,而法学岗140分就能上岸,这是规则公平,还是起点不公?
“拼爹”真的存在?
富二代能全职备考 报10万面试班,但穷学生靠免费网课也能逆袭(2024年凉山州某岗位第一名是山区教师)。
四川人考四川,是优势还是内卷?
成都主城岗位1:300,甘孜乡镇岗1:20,但藏区考生要加试彝语,连本地人也绷不住。
选岗口诀:“法学会计冲国考,冷门专业盯省考,应届生优选选调生,社招别碰三不限”。
备考秘诀:
- 行测狂刷《四川历年真题》,申论多看“四川发布”民生新闻,面试练熟“乡村振兴”“社区治理”高频题。
- 心态要稳:笔试第一名被逆袭?八成是面试卡壳!与其抱怨黑幕,不如练好“微笑答题3分钟”。
总而言之,国考像标准化流水线,省考带点“四川辣味”,但两者公平性远超社会多数考试。普通人想上岸,与其纠结规则,不如狠刷题 研究本地考情——毕竟,考公的尽头是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