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学的时候,数学老师发试卷,不知道怎么的少了一张,恰巧一个成绩很好的同学没拿到。然后老师把一个差生试卷直接拿给成绩好的同学,并说,你这个成绩不做也行!这我就看不下去了,凭什么差生就不用做,这不是歧视吗?然后我就怂恿差生过去跟他父母说,还特地告诉他,一定要跟家里着急你学习的人说。
事后的第二天,我刻意早到学校,躲在一旁观看。果然,差生显得异常兴奋,身边围着他的父母,他们认真听着孩子叙述昨天的事情。孩子的妈妈脸色逐渐沉重,爸爸则是眉头紧锁。
课间,差生的父母直接找到了我们数学老师。开始时,老师显得有些意外和不自在。她没想到家长会因为这事来找她。我远远看见她不停地解释,手势生动,偶尔还指向教室里的差生。
谈话持续了约莫十分钟,差生的妈妈看起来稍微放松了些,她点了点头,似乎对老师的解释表示理解。爸爸则拍了拍老师的肩膀,似乎也释然了。
上课时,老师首先为昨天的事向全班道歉,她说:“昨天我处理得不妥,每个学生都应该有机会完成试卷,我错了。”全班安静了几秒,随后响起了掌声。差生笑得格外灿烂,那一刻,他仿佛赢得了一个小小的胜利。
课后,我走到差生旁边,轻声说:“看,你做得很好。”他羞涩地笑了笑,说:“谢谢你,没有你我可能就不会告诉我爸妈了。”
从那以后,差生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他更加认真地听讲,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而我,从这件事中学到了,有时候正义需要一点助推,而改变往往从一个不起眼的决定开始。
这件事也让我反思了对待别人的方式,不应该因为某人的某一方面去全盘定义他们。每个人都值得被尊重和给予机会,无论他们的成绩如何。
时间慢慢流逝,但那次事件却如同石子投入湖中,激起了持续的涟漪。它不仅影响了差生和我,也悄然改变了我们全班的氛围。同学们开始互相帮助,老师也更加注意公平教学。而我,始终记得那个早晨,记得那张未被完成的试卷如何引发了一场小小的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