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没有做完是自己不够聪明吗

试卷没有做完是自己不够聪明吗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2-12 11:07:48

各位初中孩子的家长,刚过去的期中考试,你家孩子成绩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对于成绩的不理想,孩子可能会说自己没天赋,不够聪明,很少有孩子会说自己太懒了,不够勤奋的。在学习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但是天赋决定的是成绩的下限,而勤奋和努力是天赋能够到达上限的关键。所以,有些看似聪明伶俐的孩子,由于不愿意努力,或者假努力,长期的懒惰导致了成绩持续下滑。而那些刚开始看起来成绩不是那么好,但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懒惰是学习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学习是辛苦的,特别是在中学阶段,每天起早贪黑,而且还要坚持6年,确实很不容易。辛苦的学习会让一部分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慢慢的就变成了厌学,上课不愿意听,作业不愿意做,任何的学习上的问题都不想思考,甚至最终放弃学业。许多的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每天看起来很正常,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但是成绩却在持续下降。

很明显孩子在假努力,用“表面的勤奋”掩盖“真正的懒惰”。曾有老师总结过,懒惰分为两种,一种是身体上的懒惰,一种是思维上的懒惰。身体上的懒惰就是,上课不愿意动手记笔记,只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脑子想,就是不会动手,最终就会成为考试时眼高手低。看似很认真,由于缺乏手动的练习,很多知识点只是见过,并没有达到灵活运用,考试时无从下手。

而思维懒惰的孩子,只是机械的记录老师讲过的内容,而深加思考,笔记整理好后就束之高阁了。这样的学习方式,在老师眼中是个好学生,很努力,就是成绩不行。

二,真努力与假努力的区别

真努力的孩子通常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例如:他们会复习旧知识,睡前会在脑海中回顾当天学到的知识;拒绝拖延,每天按时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他们会注重积累,勤阅读、写日记、摘录好词好句;他们还善于提问,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主动提问,发现并解决问题。

而假努力的孩子往往表现为:看起来很努力,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投入学习;做题时贪多求全,缺乏针对性和计划性;遇到难题就想着等老师讲解或者翻看答案,缺乏毅力和坚持。这样的孩子,即使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难以取得好成绩。

成绩是衡量孩子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如果付出的时间和成绩不成正比,那么家长就要反思孩子是否处于假努力的学习状态。这时,家长需要与孩子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和困惑,帮助他们找到问题所在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预防“懒惰导致愚笨”:先培养习惯再谈成绩

为了防止孩子陷入“懒惰导致愚笨”的泥潭,父母必须从小学阶段开始,帮助孩子建立学习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习惯,先培养以下“四点”好习惯,再谈成绩:

1. 规划和总结的习惯:

学习没有针对性,做题贪多求全,这样没有目标的努力,没有计划的奋斗,结果只能是徒劳无功,属于无效学习。

而那些高效学习的孩子,都懂得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总结归纳知识点,找到自己每一门学科的薄弱环节,查漏补缺,既能学习效率最大化,又让自己学得轻松。

2. 积极主动的习惯:没有人能代替你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要问老师、问同学,学习最忌讳的就是似懂非懂,不懂装懂,这样只会害了自己。越是主动学习,学习起来越是轻松愉悦,而且效率更高

父母要鼓励孩子多练多问,只有主动爱学,才能让孩子越学越自信,成绩才会越来越好。

3. 自我检查的习惯:

检查是一种自我反思,把每一次作业都当成一次考试对待,父母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不要让孩子做完题直接拿给自己检查,而是要让孩子像是在考场一样,自己先对所有作业试题检查一遍。

如果孩子真的是因为粗心将题做错,并自查出来,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反思自己为何粗心,但如果自己都没检查出来,那大概率是没有将知识点吃透,或者对知识点根本就不理解,整理错题时就要对此进行针对性训练。

4. 时间管理的好习惯:

懒散拖拉的孩子会将学习和生活搞得一团糟,不管大事小事,父母都可以协助孩子一起制定出一个明确的时间期限,督促孩子完成当天任务。避免拖拉,对于作业也要预估时间,并要求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并且今日事,今日毕。

通过期中考试和月考体现出来的成绩表现,不是说我们不够聪明,也可能是自己很有天赋,非常聪明,就是没有付出真正的努力,也就是太懒了。即使你天赋再高,如果你不严格要求自己,就是在走下坡路;即使你资质平平,只要不纵容自己懒惰,始终保持勤奋的态度,哪怕每天进步一点点,都是在走上坡路。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