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船长的航海08:海校老师将100分的三副考卷打了105分港监不干了
《广远老大哥》
连载航海纪实文学作品
------广远李福船长的航海笔记
一个和大海亲密接触38年的航海界老大哥李福船长,讲述了七八十年代广州远洋老破旧船远洋航行的见闻,见证了中国远洋海运初期开辟远洋寰球航线的历程和心酸!
整理编辑:付东土船长
(第八篇)
七八十年代海员证书实图
“红春”下船是我自己强烈要求的,为此还专门趁着靠泊黄埔港下船跑到公司人事,好在公司还算通情达理。
强烈要求回家的理由是陪夫人生孩子,这是作为长期远离家庭的海员对妻子能做的一件大事。
在家伺候爱人月子期间累并快乐着,一个是喜得贵子,而是能有机会多陪伴照顾妻子和家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做饭,洗尿布,抱孩子遛弯晒太阳,妻儿高兴的时候我也其乐融融,但那个时候海员特别紧缺,一般都在家里休假时间有限,等不到两个月,广州远洋公司人事处那边就通知我,说是先到广州海校参加三副培训班,然后可以考试获得三副证书再上船。
我也特别重视,不得不辞别妻儿老小赶赴使命,到了学校,就很快地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学习航海考证课程中。
广州远洋“红春”轮实图
广州海校的老师们也都很认真负责,特别耐心地教我们,尤其是英语老师徐淑贞老师,小孩还不满周岁,她除了白天教学外,晚上还天天来教室看我们晚自习,答疑解惑,同学们和我一样也都很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
国际海事组织(IMO)关于1978年船员培训,考证,值班公约发布之前,驾驶员,轮机员的提升,都是船长,轮机长和政委的推荐到公司然后由公司任命,就可以任职了,根本不需要考证。
公约生效后,我国也积极参与履约,因而,自1979年下半年起,船员升职,就得统一参加培训考试通过后才有资格提升了,当时我们是履约后的统考第二期,但听说第一期是航海学校的老师自己判卷,当时,海校的一位老师因为看一个船员的答题确实很好,就将原本满分100分的考卷竟然给打了105分,还说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过的,答的好,可以给一百多分,这也许是带有私人感情的打分,这个情况被负责发证书发放的港务监督(就是现在的海事局,原来叫“港监”)不干了,从此以后,就收回了海校老师自己判卷的权利,并补充说,不可能让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过关,这也不现实,不负责任,正常的是一次只能30%过关,通过补考还有30%能通过,剩下的40%就被淘汰了。
但那40%被淘汰的来年又考通过了,最后其实大家都能通过,就是为了加强学员对考试的认真学习程度,不过,这种考试后来慢慢也变化很大,通过率还是特别高的,除非你太不当回事,一般认真点都能通过,随之远洋海运的发展壮大,题目相对越来越简单,科目也少(80/90年代变为考3门,2000年后又变为考7门),一般在家里稍微看下,不去学校的也能通过。
“宁化”轮实图
7月中旬,开始考试,四天半考9门。
我是坐在教室的第二排的第一个座位,负责监考的是港务监督(海事局)的孙守庸老师。
到第五天上午考英语,我早早就答完了,一直认真检查没有交卷,孙守庸老师催我说赶快交了吧,没有问题,一定可以通过。
原来老师这几天一直关注着我的答题。
9门考试结束后,孙老师给了我一个他家的地址,说到广州上船一定到他家来玩。
我把我的家庭地址也给了孙老师。
我在家等通知时,孙老师给我来了一封信,说我二门考了90分以上,五门考了80分以上,二门考了70分以上,一次性考试通过了。
后来我每次到广州上船都去拜访孙老师,每次我们船到广州黄埔港,孙老师都来看望我,即使船到广州芳村港,也不例外,我们都成了忘年交,我退休多年,每年春节还给老师打电话问候,我这辈子,三生有幸遇到了很多的贵人呀。
===感谢阅读、关注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