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甩头发现试卷还有一半没做

高考甩头发现试卷还有一半没做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2-11 14:58:57
阅读前,请伸出您的贵手点击一下关注,希望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可以在评论区进行讨论和分享哦感谢您的支持!

文|考古探今

编辑|考古探今

前言

高考每年都是高热度的话题,百万考生12年的学习生涯,将从此有了新的起点,或是金榜题名,或是名落孙山。

考生成绩和试卷难度是全国众多家长最关心的两个问题,尤其是试卷难度直接与学生的成绩挂钩,若是成绩不佳,与理想的院校失之交臂,难免黯然神伤。

而今年的高考也告一段落,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呢?可能每家都愁吧!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还得源于今年的高考数学题。

除了今年试卷以外,往年的高考试卷难度也是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甚至有一年的数学试题,让中科院院士张景中看了都唉声叹气:

“这是想断了学生们的求学之路啊!”

2023年数学试题

当数学考试结束以后,原本欢欣鼓舞走进考场的学生,出来的时候却都是眼含泪水,更有甚者直接当场抱头痛哭,原因只有一个,考题太难了!

那么难到什么程度呢?考生们纷纷表示:“再也不能跟数学和解了。”

还有平常在学校模拟考试时,能够考120分以上的考生,在数学考完后,直呼:“三年高中白学了。”可见今年难题让学生们心如死灰。

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最害怕便是遇到百年难见的难题,尤其是数学,是大家最担心也是最头疼的学科,数学题的变幻莫测也是让学生们苦不堪言。

最难的可能就是复读生了吧,去年没有考到理想的成绩,鼓起勇气选择复读一年,本想今年再战高考可以考到满意的分数,却不料难题一出,让人哭红了眼。

“我复读一年到底是为了什么?”一句话道出了自己的心酸与不甘。

高考对许多莘莘学子来说就是一道门槛,尤其对大山的考生来说,是离开大山的一次最佳的机会。

而这次难题,让学生们直言:“这次的数学试卷让城市的孩子走进大山,让大山的孩子走进了深山!”

这虽然是考生们的无力吐槽,却也是他们无声的发泄方式,可能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受伤的心灵得到一丝的慰藉。

当“#高考数学”成为网上的热搜时,往年的不少学子对此也抱有怀疑的态度,题目再难,能有1984年、2003年、2008年这几年的试题难吗?

2003年数学试卷

2003年高考前两天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而这件事情在高考结束后才被爆出来,事情一出,举国惊愕。

这一年考生们考完数学走出考场没有一个脸上是挂笑的,不仅如此还都是泪眼纷纷,不为别的,只因考题前所未见。

据说那年数学的平均分数在五十多分,许多学霸级别的考生,也才刚刚跨过及格线,考生直呼出题的人“变态”:“变态”的人才会出这么“变态”的题。

而这名出题的人,便是一名叫葛军的人出的,他也因一道题而“名扬天下”,对此他还特意发了文回应大家对他的调侃。

但其实葛军的这张试卷在当时是备用卷,真正的试卷在考试前两天,工作人员无意间发现好几个科目的试卷都少了一张,此事一出,当即引起了重大轰动。

然而高考在即,重新编写已经来不及,为了让全国考生能够心无旁骛的参加考试,因此试卷丢失的事情被暂时隐瞒了下来。

但原本的试卷已然不能使用,无奈之下只能启动早已备好的备用卷,当考生们在进行紧张答题的时候,警方也没有闲着,他们也在紧张的调查试题被盗事件。

随着高考的结束,警方也在紧密的调查之下锁定了一位嫌疑人,而这名嫌疑人竟是一位考生,不久后一名叫杨博的考生在众目睽睽之下,被警方带走。

杨博,当年的高考生之一,在此之前,他是所有人眼中的三好学生,虽然出身寒门,家庭条件不好,但是父母也竭尽所能供养其读书,因为没有文化的他们深知只有读书才有出路。

因此无论家庭怎么困难,在读书学习方面父母一直都不亏待他,杨博也不负众望,从小学习成绩优异,性格阳光开朗,是一个让父母十分省心的孩子。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逢人见面都夸赞的好孩子,却做出让众人都为之惊讶的事情——偷盗高考试卷。

高三的学生面临高考,心理压力会逐渐加大,杨博也不例外,压力太大的他,在一次模拟考试中,杨博的成绩有所下滑,这导致他内心的压力更大了,已经濒临在崩溃的边缘。

寒窗苦读数十载,不能在临门一脚毁于一旦,眼看着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同学们的成绩都在上升,而自己的成绩一路下滑,杨博的心越来越慌。

他不想让父母的期望落空,不想让自己十年的努力化为泡影,不想成为同学眼中的笑话,于是一个可怕的念头逐渐在他脑中腾空升起。

经过一番挣扎,执念越来越深,深陷其中的杨博,最终还是没能打败自己心中的恶魔,双手伸向了放置高考试卷的地方,就这样他沉沦了下去。

如果说过2003年的难题是“人为”导致的,那么2008年的考题,可谓是当年考生中的噩梦。

2008年的高考

考高试题没有最难只有更难,2008年的那场高考,江西数学压轴题可谓是“难于上青天”。

难度究竟有多大呢?直接惊动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

数学大题的压轴题一般都不会特别难,但也不会简单到哪里去,换句话说是“相对友善”,对数学基础扎实,公式能够灵活运用的考生来说,还是可以拿到一定分数的。

那么当年的这道题,难到什么程度?根据当年的一名考生介绍说,学校有一位经常参加数学竞赛的高手,平常模拟考的分数都接近于满分,而且做题速度特别快。

但当年的这道压轴题,让这位学霸中的学霸算了一个小时,也没有算出来最后的标准答案,而且这题不但学生不会,甚至也难倒了众多经验丰富的数学老师。

这道题的分数是14分,后来根据统计得知,当年江西30万学子无一人答对,甚至这道题的平均只有0.31分,一度惊动了中科院院士张景中。

张景中在仔细研究过后也是直摇头,随后表示这样的题不适合出现在高考中,而是应该出现在奥数竞赛当中。

当年出题人陶平生也确实是为奥数高级教练员,本身就是带奥数的,但当年的这道难死众生的题,却是比奥数题还要难上三分,因此也被称为“史上最难高考题”。

说起2008年的压轴题,不得不提起1984年的那场高考,试卷也是史无前例的难题。

1984年的高考试题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千万学子纷纷拿起了数十年没有碰过的书本,夜以继日的奋笔疾书,希望能够继续进入学校读书。

刚恢复高考的那几年,因为学子们多年没有读书,因此在考题上也都有思量,试题偏向简单化。

然而在1984年的高考中,出题者却突然改变了思路,他们认为高考要“出活题、考基础、考能力”,因此编写的试题是考生们前所未见的。

从答题思路到应用,都是学子从未见过的新型考题,因此学子们纷纷感叹考题太难了,即便后来当时的考生回忆起那年的试题,也依旧记忆犹新。

根据数据显示,当年全国考生的数学试题的平均分只有26分,北京考生的平均分仅仅只有17分。

这种程度的难题,就连官方《人民教育》也为学子发了声,并在报纸上发文对此次试卷进行了痛批:

今年高考数学 (理科) 试题不适合高校选拔新生,与现行中学数学教学要求也不吻合,试题偏刁、难度偏高、排列不当、分配不均。

数学试题一般采用的都是由易到难这种循序渐进的出题方式,试题对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全面的考量并加以运用。

有专家曾说过,高考考的是心态。而当年的试题,击垮了所有考生的心态。

一般参加高考的学子都会拿往年的真题练习,当之后的学子在练习1984年的试题时,也依旧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当年的试卷难,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在对试题进行改革时,没有做到循序渐进,学生们对此也十分不适应,因此在做题时,考生们达不到出题者所希望的“活”用。

今年的数学试题考生普遍认为困难,那么跟以往这几次难题相比,又是如何呢?

总结

高考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过程,但不是人生的终点,大学是生活的起点,但不是你的目的地。

因此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迎接接下来的生活。

前两天刷视频的时候刷到一位考生家长的采访,她说:

“如果一举夺魁那就上交国家,如果资质平庸那就承欢膝下,平安健康就好。”

希望所有的考生家长都能够拥有如此良好的心态,客观的看待孩子们的高考成绩。

高考已然落下了帷幕,也希望全国莘莘学子都能够取得自己理想中的成绩,金榜题名,考上心目中的理想校园,在自己的人生起点中找到更美好的自己。

无论结局怎样,过程开心就好,不负自己,不负韶华,不畏未来!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个“关注”吧!小生在此谢过了!

END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