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山区小学四年级期末试卷太难延时20分钟”的消息近来冲上热搜,有网友感叹,现在中小学生“学的一粒沙,考试撒哈拉”。那么,北京的中小学考试难不难?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试题到底应该怎么出?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小学二年级女生棉棉说,从一年级起,学校每学期期末考试都是乐考,非常轻松。这学期期末乐考是语文、英语、劳动、美术四门合在一起做任务。班上同学基本都得了“优”,她的作品还被摆在楼道里展示,她特别开心。但是,在初二学生刘姝研眼中,初中的期末考试就没有小学时那么轻松了,尤其是数学的综合题和英语的阅读题,都让她觉得挑战很大。高一学生刘孟琛表示,上高中后,虽然考试时长与初中相比变化不大,但理科对计算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文科答题要点也有所增多,明显感觉时间紧张,收卷前两三分钟才写完。
其实,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考试目标不尽相同。史家小学数学老师邢超介绍,就小学而言,低年级学生以兴趣激发和习惯养成为主,因此乐考形式更为多样,如游戏、闯关等方式;中年级数学考试开始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简单应用能力的培养;高年级学生面临更复杂的数学知识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因此考试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北师大三帆中学朝阳学校副校长胡可介绍,到了初中阶段,考试不仅侧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更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试题通过设计多样化的题目类型和真实的问题情境,来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尽管题型有所变化,但试题仍强调基础知识与核心素养并重。因此,学生要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家长也要将关注点从分数转移到孩子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上,同时,鼓励孩子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新高考的模式下,当前高中阶段的考试更注重考查学生的五大关键能力,即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逻辑推理与论证能力、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语文教师程茗表示,“跨界融合的背后,其实是对认知边界的突破。高中生备战高考的过程,就是在为自己积蓄面对真实、复杂世界的能量。”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韩宝江指出,在新课程标准下,跨学科、情境化的命题方式突破了以考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强调学科内容的生活化与时代性,旨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时代发展日新月异,育人理念也在持续更新,考试命题指导思想明显指向了整合、创新和迁移等关键能力,阅读、信息、思维、审美等重要素养。面对这种“考宽”“考活”,学生和家长要积极主动了解、顺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理念的中高考趋势和导向,在教师指导下全面、深入、系统学习各学科知识,自觉从重复性海量刷题、侧重解题技巧转向强化各学科核心素养。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张品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