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完考试
按理说就应该放松心情等成绩了
没想到
这些学校的考生却不得不“重考”
山西师范大学:今年考题与2018年考题出现大面积雷同
据中新网发布消息称,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期间,有考生反映,山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基础”考题与2018年考题大面积雷同。
山西师范大学25日在官网发布公告称,经查,考生反映的情况属实。学校已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停职处理,下一步将根据调查结果依规依纪严肃处理。
公告称,接到考生的反映后,学校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双组长的调查组,开展调查。经查,考生反映的情况属实。为维护考生合法权益,维护考试公平公正,我校立即启动应急事项处理预案,成立应急工作小组,着手进行处理。
学校决定,立即通过各种途径通知相关考生参加补考。学校已于12月23日通知了所有报考中国史专业的考生于12月26日下午14:30-17:30在学校参加补考。考生本科目成绩将以补考成绩为准。考生参加补考产生的交通、食宿费用由学校承担。
此外,立即启动事故调查问责程序。这次事件是一次严重的责任事故,学校已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停职处理,下一步将根据调查结果依规依纪严肃处理。
今年的考研中
出现问题的并不只有山西师范大学
前几天,山东师范大学就出现了
将答案当成试题发给考生的“乌龙”
山东师范大学:考研现场发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在考《外语教学理论基础》时出现错误,将答案当成试卷发给考生。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和山东省教育厅的两份回应证实上述事件。山东省教育厅称这是严重的责任事故,已对相关责任人作停职处理。
12月23日深夜,山东省教育厅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关于山东师范大学、青岛理工大学自命题科目考试有关情况的通报,称这是严重的责任事故,已对相关责任人作停职处理。
12月23日,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发布关于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考试《外语教学理论基础》科目补考的公告,称由于工作严重失误,试题印刷封装错误,致使考试无法正常进行 。并向考生道歉,还为参加补考的考生报销城市间往返交通费、住宿费及餐费。公告中表示,将认真调查、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电子科技大学:考研试题出现偏差
12月23日,有参加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的考生反映,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固体物理》(科目代码:818)考试中,试题内容出现偏差,导致无法参加考试。
当日,该校研究生院向各相关教育考试院、报考点发布通知,相关考生该科目由学校统一组织补考。根据教育部《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决定对该科目组织统一补考。
随后该校研究生招生网发布通知,将补考时间定为2019年1月6日上午,在电子科大清水河校区进行,相关考生均需参加本次补考,考试成绩以本次补考为准。具体安排将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与考生逐一联系,请考生保持通讯畅通。
此外,电子科技大学在补考通知中真诚的向考生致歉,称将认真调查、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而考生参加补考产生的交通费及住宿费按相关标准由学校统一报销。
西南大学:试题疑似泄露
12月23日晚,有消息称西南大学自然地理考研试题“疑似泄露”。
多名考生称,在一个名为“西南大学自然地理考研群”内发现,22日一群内文档内试题,与23日上午开考的真题,相似度超过90%。
24日上午,西南大学官方微博通报,学校已成立调查组,部署开展调查工作。调查情况将及时向社会通报。对网上反映的情况,一经查实有违纪违法行为,将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
该校党委宣传部一工作人员表示,自然地理科目为该校自主命题科目,由该校招生老师出题,自然地理方向的专业今年计划招收8名研究生。
“事故”为何频发?硕导:自命题时间紧,缺专业审核
事实上,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高校自命题出错时有发生。
教育部2018年8月10日公布的《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规定,除全国统考和全国联考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外,自命题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
其中规定,招生单位自命题要按科目组成命题小组,至少应当由两名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并且近期承担教学工作的人员组成;招生单位应当按考务相关规定制定本单位自命题工作规范,加强对命题相关人员以及命题、审题、制卷,试题答案保密保管、运送交接等各工作环节的规范管理和监督;要加大投入和研究力度,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大力推进题库命题;试题要有一定的区分度,难易程度要适当,等等。
但在实际的自主命题过程中,这些规定有时却拦不住“事故”的发生。
据澎湃新闻采访有命题经验的武汉一高校硕士生导师赵汉昌了解到,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出台流程分为五步——命题(题库抽题、专家组命题、单个教师命题)、合成、印制、分装、寄送考点。
命题是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复杂的一步。
“目前自命题题目的出台普遍采用两种方式:题库抽取和实时命题。有的高校建了比较宏大的题库,考试前由研究生主管部门从题库中抽取。有的高校当年由教师集体命题。当然还有极少数高校是单个教师命题。”赵昌汉向澎湃新闻解释,在实时命题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命题时间不足,命题人员不专业导致考试试题信度效度差的状况。
对比高考命题,曾担任过浙江省高考命题小组成员的赵昌汉认为考研的自主命题“时间太紧”。
“高考命题一般要提前一个多月,每个老师就命两三道小题,而且把关很严。”他说到,但是现在考研命题可能只有考前6、7天时间,“时间紧的可能就抄袭别人的题目或者把原来的题目随便改一改”。
除了实时命题时间紧,赵昌汉还提到考试命题专业性的问题。
“出于保密的目的,无论哪种试题出台方式,试卷合成与组织者都是研究生部门的工作人员。”他表示,这些工作人员不可能具备各个专业方向的知识,这样他们难以具备审核所有试题的能力,“如果题库不够或者抽取后不仔细校对,题库合成的试卷也会出现重复率高的问题”。
×××
无论如何
我们都希望这样的“乌龙”不要再发生
在这里,小编也祝所有补考的考生能够取得好成绩!
编辑:代文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