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头条#官渡区教育落后的根源是什么?
官渡区是昆明五区人口最多的区,七普常住人口最多的街道(乡镇)前六除了五华区的红云街道排 在第四,其它都在官渡区,分别是矣六、小板板、关上街道、金马和官渡街道。官渡区外来人口多 ,老昆明也多,官渡区在昆明五区中,跟人的印象是批发市场多,经济发达,人口多,但教育比较落后。官渡区中小学的名校很少,区内最好的小学是南站小学和关一小,但和五华、盘龙和那些名 校(比如师附小、云大附小、中华小学、红旗小学、武成小学、明通小学等)一比,感觉又啥也不 是了,小学也就算了。特别是初高中,除了刚划入官渡区管理的云大星耀,其它初高中真的惨不忍睹。
那么官渡区教育落后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是教育主管单位、是学校、是师资,还是生源呢?
我感觉教育主管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教育理念,可能各区都差不多,有点差别应该也不大,如果非要 说差别,我感觉昆明市教育局对各区教育的指导和资源分配更关键一些,比如呈贡,这些年发展得 非常快,除了另外的一些原因,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对师大附中呈贡校区 ,对西南联大附中,都是不唯余力的支持。反现官渡区的几所中学,比如师大附中官渡中学,西南大学官渡实验学校等,建校情况和呈贡以上两所学校差不多,但获得昆明市教育局的支持就很少,发展就差很多。
从学校来看,官渡区的起点明显较低,由于官渡区之前大半个区都不属于城区,因 此学校偏少偏小,缺少底蕴,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所好的学校,需要时间来积淀,而 官渡区许多学校建校时间短,之前许多是农村学校,或者城中村学校,教育设施设备都比较差,和 五华、盘龙区两个区比较来,差距是比较大的。而师资上来看,由于聚集郊应,好的老师更多愿意 往好的学校流动,因此形成良好循环,好的学校吸引好的老师,好的老师成就好的学校,而好的学 校老师往往更稳定,更投入,教育教学水平理论上也更高。
当然,我认为其实最关键的可能还是生源,五华、盘龙和西山,或者后来居上的呈贡,从生源上来 讲,都要比官渡更胜一筹。五华和盘龙不用讲,文化底蕴一直非常深厚,家长重视教育,更愿意在 教育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就连呈贡,由于高校聚集,加上昆明市政府搬迁后许多人过来定居,区内 人员素质有较大的提升,文化氛围也有很大改善。而官渡区市民主体是新进的做生意的人员,以及 原来的老昆明人为主,对教育的投入意愿相对而言要弱一些,愿意投入的,但在教育的方式方法, 往往也更简单粗暴,导致学习效果一般。而且正如我上面所说,不但老师愿意往好的学校流动,生 源同样如此,官渡区好的学生,由于区内没有好的学校,大多都被其它区好的学校吸纳,因此官渡 区教育就形成了一个不好的恶性循环。没有好的学校,留不住好的生源,没有好的生源,学校教育就更困难。
所以说,官渡区教育落后是一个全面的落后。一方面,希望昆明市教育局更多关心,给予区内学校 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引入更多的优质学校,比如亚家坝片区,就不要抠抠搜搜的引一些不入流的学 校,无论幼儿园、小学还是初高中,都要立足于引入一流的名校。另一方面,我想,随着时间的推 移,在全民重视教育的时代,随着官渡区市民阶层的固化,区内人员素质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 高,官渡区无论是学校、师资还是生源,在将来都有望得到提升,一些小学(比如福德小学、师大 附小樱花语)、初中还有高中(比如云大附中星耀、师大官渡、西大官实等),终将慢慢的脱颖而出,成为官渡区、甚至昆明市新的名校。#昆明小学那些事# #昆明的身边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