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考编小伙伴向我咨询,自己参加了很多次的考编笔试,但总是差了那么一两分或几分,结果进不了下一环节,更别提面不面试了——其实面试才是终极挑战,但好多人都没机会亲临。
我其实并没有在笔试上吃太多的苦头。在考编路上,我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数次笔试,除了有一次考行测题型(没有可以准备),其他的笔试都通过了,进入了下一环节。
在之前,我分享了自己的笔试备考经验(教师编笔试一次过,我做对了这3点),但仍有些读者不知道怎么去准备笔试:该刷什么题、什么时候做什么……
接下来,我将分享自己在准备笔试时的备考经验,以帮助正处在迷途中的小伙伴们。
-
笔试主要考查两个方面:一是教综知识,二是学科知识。具体要准备哪一科,或者要不要两者都准备,要看你的目标地区或学校的教招公告里是怎么规定的。
不过,我一直以来的观点都是:很少有人是能够一次就能顺利考编上岸的(如果有,那一定是极少数的“天选之子”),一般都会参加多次的考试(即“巡考”),所以教综和学科都要准备到。
首先,要对自己的知识储备有个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在哪个方面薄弱,就应该重点去攻克。
我十分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英语学科知识上比较扎实,不用太操心,但是教综知识则需要从头开始复习(毕竟考教资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于是,我的笔试复习就以教综为主,而以学科知识为辅。
教综知识:
在刚开始决定考编之后,我向有经验的人取经,说是“香山教育”出的书比较适合,于是我就在网上下单,买了两本书:一本是比较厚的教材《教育教学理论基础》,里面是知识点+一些例题;另一本则是真题集。
(在购物网站上搜关键词即可。)
对于教材,其实我是远远没有看完的,因为里面的知识点实在太多太多了,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刷得完,于是我没看多久之后就放弃了这本大部头的书了。
而对于真题集,里面是一套一套的题,比较具有操作性,所以我是有做完的。我一般如果有一小段时间(如10-30分钟),我会做一套题的选择题(单选为主,多选或其他题型就抄抄正确答案),做完后立马或稍后核对答案,如果有错误的题,则去看一看解析,搞清楚里面的知识点,再做做笔记。
刷完了这套真题之后,我觉得自己的教综储备还是不够,因为知识点比较凌乱,不成系统,但是我又不想看那本厚厚的教材。
于是,我就在网络上找资源,买了一些电子资料,里面分章节地总结了教综知识点,而且还配有思维导图知识点,最后还会练一些习题(也是选择题为主)来巩固知识点。这样,过完一轮之后,我感觉自己的教综知识比较成型了,至少漏洞没那么多了。
但是,只要没上岸,复习就不能停。这时,我在准备一个教招,笔试只考教综知识,所以我需要再把自己的知识再加强巩固一些。
我又去网上(xhs)刷别人的笔试经验,后来付费购买了一位up主的教综资料(说是专为某某教招准备的),里面的很多资料都可适合其他考编笔试。
这时,离考试还有一个星期。我就重点利用了这份资料里的思维导图,再结合自己之前复习时的资料,又重新过了一轮所有的知识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等。
除此以外,教综里有很多人名和著作,也有很多专门的术语等,我就打印了各种知识归纳与总结(比如顺口溜、口诀等等)。
与此同时,我也注重刷题。我打印了往年该地区教招的考编笔试真题,一套接着一套刷,刷完了继续找题刷。
(各个地区的往年真题,只要认真找,总会找到的。)
然而,我仍然不放心,怕自己的题没刷够,我就又在网上下单了山香教育的《客观题3600》(能刷多少算多少吧)。
最后,在去考试当天,考场外面机构的人也会发传单,上面有一些知识点总结,我会匆匆地扫一眼。
最后的一次笔试,我的教综成绩虽然不如我平时考学科的时候高,但是至少让我能够“稍微安全”(其实也不安全,8/15)地进入面试环节——好在我的面试发挥不错(直接逆袭第一),最后综排第二,成功考上。
总结:
教综知识,一定要系统地过知识点,借助思维导图在脑子里构建知识框架,然后大量地刷题,一直刷,不要停!
学科知识:
我的英语专业知识一直很扎实,所以我没有太过担心。但是,为了自己能够具有优势,我还是认真地去准备每一次的学科笔试。
我主要是买考编的学科真题来做,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选择性地挑选特定的题型来做。如果空闲时间少,我就做一些费时少的题型(比如:完形、语法填空、单选);如果我的时间比较充裕,我就会做几篇阅读文章,或者去抄抄英语范文(一方面是练书写,另一方面是积累写作素材的表达)。
这样刷题,很快,我买的真题就刷完了。该刷什么呢?我从以往的一次专业笔试中总结出,英语的阅读理解占很大的比重,而且为了筛人,出题方将阅读的题源锁定在大学英语六级的难度。
因此,我在网上购买了一份电子版的大学六级阅读理解真题,打印出来,每天做几篇,训练自己的速度和准确度。
(当然,到最后,这本打印册也没练完,不过没什么好遗憾的。)
总结:
清楚本学科考试的题型,攻克自己的薄弱项,并且把主要精力放在重要的内容上。
-
考编路上有很多拦路虎,而笔试则是考编人要面临的第一只大老虎。
但是,只要你去好好去分析,好好去准备,这只拦路虎,不过是纸老虎而已。
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在文末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