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分析题目教研主题有哪些

试卷分析题目教研主题有哪些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2-31 05:19:06

“从真实的化学情境出发,在强调基础性知识运用的同时,减少机械记忆类试题,重视反映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7月12日下午,广州市教育系统组织专家老师对今年广州中考化学试题进行分析时,广州教育学会中学化学教研专委会会长、执信中学教师钟立如是阐释此次化学试卷命题的导向。

为何学化学:弘扬核心价值,突出立德树人

本次化学试题呈现了我国最新科技发展成就,让学生更加具象地认识国家的发展和日益强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体会化学在促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第1题以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为例,展示了我国用短短十几年在深空科技领域所取得的重大突破,第15题以可控核聚变这一世界性科技难题为例,讲述了人类探索清洁能源的壮丽故事,我国科学家过去两年不断刷新着可控核聚变研究的世界纪录,传递了善于合作、不畏艰辛的科学品质。第2题“劳动生产”、第3题“广州美食”、第6题“石油用途”、第8题“尾气净化”、第13题“能源结构”、第15题“氢能汽车”、第20题“化肥增产”围绕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选取学生身边的素材,让学生充分感受化学在保障人类生存、提高生活品质、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巨大贡献,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试卷命题紧密联系国家倡导的生态文明理念,第17题以“我国将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话题创设试题,第13题以我国电力能源结构数据为背景考查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第15题以氢燃料电池在汽车中的应用展示清洁能源产业的巨大前景,这些试题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生态系统的保护,认识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大国担当,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

化学学什么:聚焦学科素养,考查关键能力

化学学科本身具有关于科学素养发展任务,如宏观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变化与守恒的辩证思维方式,运用模型解释现象、揭示规律的思维方式,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的思维方式等。第8题取材于城市空气污染治理问题,在汽车尾气净化的真实情境中,学生需要从微观粒子变化模型图中提取有害气体发生转化的反应本质,并借助化学方程式等化学语言进行定量解释,最后再回到宏观现实分析尾气净化的实际情况,本题充分考查学生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6题取材于学生亲身参与的分组实验真实场景,各校在实验教学中常常积累大量废液,虽然危害性不大但也需要正确处理后才能排放,本题以皮液的产生、处理、检测等为情境主线,考查学生用模型表达微观分析结果的能力、考查学生在复杂变化过程中抽提出元素转化实质的能力,充分展现了化学学科典型思维方式。

试题引导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支撑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信息素养,发挥阅读在学习能力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化学试卷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信息呈现方式极为丰富,实验场景图片有10个,物质转化流程图2个,模型图2个,数据图表5个,科普短文1篇,设问方式上除了重视化学术语的运用,还有完整实验方案的表述、模型图的表达等多种形式。

怎样学化学:强化情境融合,引导教学变革

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是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平台。化学试题十分注重真实情境创设,选择题情境设计水平进一步提高,非选择题的问题设置横跨各个知识板块,充分体现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力图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带领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新知识,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陌生问题。

化学情境离不开劳动生产,以第2题为例,在学生熟悉的各种真实劳动场景下考查常见盐类的应用。第6题在石油综合利用的完整情境中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识,寓教于考,不仅让学生认识石油作为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强化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也让学生体会只有在真实场景中学习和理解知识,才能让这些知识变得可用。

情境化命题自然引发知识、思维的融合运用,从而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教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第17题讨论的是二氧化碳捕捉这一跨学科主题,既有物质转化的定性分析,也有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充分考查了教材中实验方法、常见物质性质、化学计算的迁移应用能力。课堂教学也应基于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内化学科观念,发展学科能力,解决真实问题,才能同时适应未来升学考试和人才培育的需要。

采写 南都记者叶斯茗 实习生邹燕平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