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证明题分析该怎么写范文呢

试卷证明题分析该怎么写范文呢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2-31 05:01:33

【原题呈现】(广东省惠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尚书》认为“知易行难”,孙中山认为“知难行易”,王阳明认为“知行合一”。

作为新时代青年,你如何看待“知”与“行”的关系?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解析】

1.《尚书》认为“知易行难”

——懂得道理容易,按照道理行动不容易,强调“行”。

2.孙中山认为“知难行易”

——懂得道理不容易,按照道理行动容易,强调“知”。

3.王阳明认为“知行合一”

——认知和行动应该统一。

4.综合上述材料,试题材料的基本意思:真“知”和笃“行”都不容易,要力求“知”和“行”的高度统一。

5.作为新时代青年,你如何看待“知”与“行”的关系

——从青年人的角度谈“知”与“行”的关系。

6.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感悟”,是要求考生联系实际,写出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会,“思考”,是要求考生在讲出感想与体会的基础上进一步讲出其中蕴含的道理。

7.可提炼论点,例如,要知行合一;要真知与笃行;认知与行动要一致;等。

【作文点评】

求知力行,知行合一

【点评】文题如果舍去一半,那就更加简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众所周“知”,人生长路漫漫,求知若渴,但仅“知”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将所知付诸行动,才能有所成就,因此,“行”也同样重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中,“知”是前提,“行”是关键,我们必须做到知行合一,求知力行。

【点评】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这句话的意思是:尽管前进的道路漫长遥远,我仍将不懈地寻找真理。重在“求”字,而且屈原的求知和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求知有所不同,屈原求的是真理,我们寻求的是道理,道理虽然包含真理,但是比真理更宽泛。所以,此引用和试题材料的基本意思并不一致。2.众所周“知”,人生长路漫漫,求知若渴,但仅“知”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将所知付诸行动,才能有所成就,因此,“行”也同样重要。——论述“知”与“行”的关系。

以“知”为基,奠定前行的基石。“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无论是对于个人的发展,还是国家的进步,“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有司马迁游历山川,阅尽万卷史书,方能著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今有袁隆平扎根田间数十载,探索研究,方能成就“杂交水稻之父”的美誉。正是因为他们扎实的学问基础,丰厚的知识积累,才有了后来的伟大成就。由此可见,求知若渴,格物致知,方能为未来铺就坚实的道路。

【点评】1.以“知”为基,奠定前行的基石。——提出第一个分论点,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无论是对于个人的发展,还是国家的进步,“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把“学”与“知”混为一谈。3.古有司马迁游历山川,阅尽万卷史书,方能著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此例不当,不能证明“知”与“行”的关系。4.今有袁隆平扎根田间数十载,探索研究,方能成就“杂交水稻之父”的美誉——此例不当,不能证明“知”与“行”的关系。5.正是因为他们扎实的学问基础,丰厚的知识积累,才有了后来的伟大成就——这是“知”与“成”的关系,不是“知”与“行”的关系。6.由此可见,求知若渴,格物致知,方能为未来铺就坚实的道路。——此议论偏离了试题材料的基本意思。

以“行”为本,书写人生的华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行”是成功的必经之路,空谈理论,纸上谈兵,是无法取得实际效果的。要想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必须靠行动来实现。昔日范仲淹生活艰苦,却能坚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发奋苦读,终成一代名臣;今天,中国航天人以探索宇宙奥秘、发展航天事业为己任,不断试验探索,终于见证了一次又一次的飞天奇迹。只有勇于实践,敢于行动,我们才能将“知”化为脚下坚实的每一步,不断前行,直至成功。

【点评】1.以“行”为本,书写人生的华章。——提出第二个分论点,但偏离了试题材料的基本意思。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是谈积累的,和题意无关,故引用不当。3.“行”是成功的必经之路,空谈理论,纸上谈兵,是无法取得实际效果的。——这是谈“说”与“做”的关系,不是“知”与“行”的关系。4.要想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必须靠行动来实现——论述“知”与“行”的关系。5.昔日范仲淹生活艰苦,却能坚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发奋苦读,终成一代名臣——这是涉及“理想”与“实践”的关系,而“实践”突出的是“苦读”,偏离了试题材料的基本意思。6.今天,中国航天人以探索宇宙奥秘、发展航天事业为己任,不断试验探索,终于见证了一次又一次的飞天奇迹。——此例突出的是“探索”二字,不是“知”与“行”的关系。7.只有勇于实践,敢于行动,我们才能将“知”化为脚下坚实的每一步,不断前行,直至成功。——这是论及“行”与“成”的关系,不是“知”与“行”的关系。

(未完待续)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