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的孩子,选择绘本还是选择拼音读物?
小学生适合看“四大名著”吗?
孩子看完书后“一问三不知”,我该怎么办?
……
家长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面临很多儿童阅读的疑惑,特别是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以及各种各样的书单建议时。
我们整理了在三五锄社群中提问较多的关于儿童阅读的疑惑,粲然的解答一定能让你从中获益,建议收藏。
粲然
三五锄教育创始人、知名畅销书作家、湛庐文化2021年度最佳译作者、微博十大文化大V;
代表作:《智慧妈妈的聊天魔法》《旅伴》《骑鲸之旅》等。
思辨力是什么?为什么思辨力在阅读中很重要?
思辨力就是解释世界的能力。但解释世界的能力是有高下、有层次,有不同的逻辑之别的。
我们上网会发现,人们对一个现象有无穷的解释方式,这些解释方式当中,甚至很多是彼此对立的。这三年来,因为单维度、简单粗暴的解释,引起很多人之间世界观的巨大割裂和痛苦,这也是三五锄为什么一直在推行阅读思辨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希望孩子能接触到更多的解释,遇见世界更广阔的部分,成为更为完整的人,这才是教育的真正责任。
光凭学科专业的训练,孩子是没有办法走到人生更高的层次和境界上去的。阅读是更为高效的学习,也是更为普惠的学习。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完成跟自己的对话、跟他人的对话,乃至跟世界的对话。
四大名著,我觉得小学阶段充其量只是阅读《西游记》和《水浒传》中某些写人、写故事的经典篇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没有办法用小学的认知陪伴孩子做非常有联结性的拆解。
那要怎么去拆解《西游记》和《水浒传》呢?
能说孙悟空就是好的,妖怪就是坏的吗?能说武松就是好的,西门庆就是坏的吗?世界的解释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在三五锄的家庭文化教练思辨课里,像《水浒传》,我们就会在刑法、心理学、组织学、人生哲学等的阅读之后,再去拆解水浒里面最经典的人物、篇章。思辨不是一步到位的。
为什么说认字、阅读、学习是三件不同的事情?
孩子不是认了几百个字或几千个字后就会自主阅读的。很多家长发现孩子认字以后,会有一段时间不想自主阅读,还需要妈妈、爸爸来读,甚至根本不读书。
从认字到阅读,再到从阅读中学习,是三件事。三件事各自蕴含着大量的技巧、逻辑思维方式。我们希望能够带领大家把这些事情搞清楚,搞清楚了,孩子就会更轻松。没有专业技术指导的时候,家长可能会觉得:
你们本来就应该会啊;
你都认字了,你应该自己读书啊;
你应该不止读社科类或者历险小说,不只读漫画书,你还应该读越来越高深的书。
可是孩子很多时候的发展情况不随我们的愿望,他们会有自己的发展逻辑和发展层次。
怎么让上一年级的孩子爱上阅读?
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七岁之前,他有过多少阅读的情感性体验。情感性体验就是,他因为阅读能够想到一些甜蜜的东西,比如妈妈的怀抱,比如一边阅读一边玩游戏,或者是一起共读完之后一起做了什么事,这些会让他觉得共读是甜的。
犹太人有一个比较极端的阅读引导方式,他们会在婴儿读的书上涂上蜜,然后引导孩子去舔,让孩子觉得书是甜的。中国也有古话,比如“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为什么会这么说?就是让你觉得投入书的行为是甜的,是好的,是值得赞赏的。
那么七岁的孩子要怎么爱上阅读呢?我在一本指导低幼阅读的书《骑鲸之旅》中讲到,阅读很重要的一点是演读。当他读到一本做面包的书时,就跟他一起去买面包;当他读一本采月亮的绘本时,就跟他一起去看月亮……在这个过程中,他会知道阅读不仅限于书本身,阅读它是体验式的,是甜蜜的,是父母、朋友跟我一起做的事情,是我跟这个世界的联结。
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是友情、感情的联结,第二是我们希望书是有力量的、好的、足以支持孩子的、孩子是能够自主去阅读的。
一年级的孩子建议读绘本还是读带拼音的读物?
我会建议优先选择绘本。
包括三、四年级要不要读漫画?好的书、有支持力的书,它无论是什么形式都是支持阅读的。未来的孩子不仅仅是文字阅读,那是多媒体阅读的时代,有文字、图片、视频、全息投影……未来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绘本是更接近未来的表达方式的。
拼音读物减少了一部分孩子的受挫感。有一些孩子必须把每一个字都念到、念会,如果没念到,他会有受挫感,会停下来。所以拼音读物很重要的功能是支持那些孩子走路走得更稳。就好像有一些孩子骑自行车,看到一个洞就停下来不骑了,拼音读物就是去埋坑的。有些孩子的抗挫力很高,他看到一个洞绕过去,不管。自己能够根据上下文猜测这个字,然后就读完了。
这很接近成人学习英语的经验,你可能只会三千个单词,但是你通过上下文的阅读,猜中了主要单词的意思,你就绕过去了。而有的时候,你就非要用google、百度,或者翻译笔不停地查,查到了这个词的意思,你才会继续读下去。
拼音的功能只是辅助阅读,如果不需要辅助,我的建议是不要拼音阅读。一年级是要多读绘本的,让他创造更多的成功体验:我能读了!然后慢慢地把图文的比例拉大、再拉大,到最后当他能够读一本文字书的时候,他的成就感会非常大。
我的孩子读幼儿园大班,孩子喜欢听我读书,但理解力、表达力不够好,问他怎么理解一些内容,他常常很难去表达,怎么办?
生活中有很多这类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女孩表达力会优于男孩,特别是在幼儿园阶段。
很多男孩并不是不理解,而是不知道怎么组织自己理解的那个答案,或者害怕自己的答案不符合成人的正确答案。
第一个有效的方法是讨论,当你问他一件事的时候,你先说你自己的意见。而且,你要告诉他妈妈的意见不一定对,因为有些孩子很担心自己要提出正确的意见。
第二个方法是可以做另外的事情来验证他到底有没有理解,而不用一直逼他给出答案。
很多书其实大人也读不懂。比如《三国演义》,它就是讲三个国家的争斗吗?你读懂其中的战略了吗?你读懂书中人物的选择了吗?
大班的时候让他喜欢读书,喜欢跟你一起共读,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