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批阅完学生们的期末试卷,弓燕萍本学年的工作终于告一段落。弓燕萍现任晋中市灵石县两渡小学代课教师,之前一直教语文课,2021年9月新的学期开始后,她改教全校学生的美术课。“学校美术老师调走了,我先顶上。”弓燕萍说,她喜欢教孩子们画画。
在山西入选2021“乡村教师”计划的5位老师中,1968年出生的弓燕萍是其中最年长的,也是唯一一名非在编教师。从1989年到2021年,她把32年时光抛洒在灵石县的乡村小学。从偏远山区的碾则焉小学、峪口小学、富家滩小学、北山小学,到乡镇上的两渡小学,弓燕萍怀抱着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与理想,在黄土高原的山村中,源源不断地播洒着爱与希望。
把学生们的生活琐事揽在自己身上
“我小时候就特别崇拜老师,路过办公室,总爱偷偷观察老师在干什么。”弓燕萍说,初中毕业后她报考过太谷师范学校,但没有通过面试。在灵石一中毕业后,得知老家的山村小学缺教师,弓燕萍就去了。
弓燕萍教书的第一所学校是碾则焉小学,这是一所寄宿制学校,条件很艰苦。“我是自己背着米、背着面去的。刚进教室就被震撼了:桌凳陈旧破烂,桌面和桌腿各分东西,教室地面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弓燕萍从小体弱,读高中时因一次意外落下毛病休学过,在家很少干活,到了学校,看着眼前的一切,她默默地把学生们的生活琐事揽在身上,件件操心、事事亲为。
为了改善教学环境,弓燕萍找钳子、铁丝,自己学着修理桌凳;为了冬天“烧地火”取暖,她秋天就带着学生上山捡柴,回校后再用斧头劈成小段备用;由于担心宿舍炉子不暖和,又怕室内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冬天弓燕萍总要在傍晚时一间间宿舍给学生闷好火,睡前再一间间查寝,看炉火冒不冒烟,不冒烟她才放心。“当时,我每周日都早早去学校,到了先给学生们出一黑板的题。记得有天突然下大雨,孩子们来学校时都淋湿了,溅了一身泥,最后我给他们把衣服都洗了。”
除了考证,还下功夫提升教学水平
弓燕萍不是师范专业毕业,也不是编制内教师,但她从不放低对自己的要求,“我不能比别人差!”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弓燕萍工作本身就很忙碌,教书、备课、批改作业,还上早晚自习,但她每天还是要挤出时间学习,“早自习学生们背书,我也背自己的学习资料。晚上9点下晚自习后,我回宿舍还能看一个多小时的书。”做事最怕认真和坚持,凭借着巨大的学习热情,弓燕萍先后考取了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继续教育证、中小学六项技能证书、山西省专业技术职务证书等。1999年,弓燕萍还自考上了山西大学小学教育专科专业。
除了自己考证进步,弓燕萍也下大功夫提升教学水平。学校和县教育局组织的培训她次次不落,得知哪里有教学培训或者专家讲座,她就积极去听。有一年夏天,县里有专家来做教学培训,代课教师原本不用参加,但弓燕萍很想去听,就自己打听好地方,专家开讲时,她站在教室外的窗边旁听,直到被老师看到把她叫进去。“那次讲座收获特别大。”弓燕萍认为,想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长流水,要不断改变观念、更新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给学生传授新知识。
上学期刚开学,两渡小学有一次外出培训,是去灵石县第五小学听名师授课、专家讲座,名额有限。弓燕萍得知后积极跟领导争取,得到了机会。“听了4节晋中市名师的课,茅塞顿开,原来新教材可以这样上!”弓燕萍回校后就着手努力改变旧的教学模式,钻研教参教材,内化那天学习的内容和教学方式。虽然作为一名有3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可谓烂熟于心,但弓燕萍对教学依然心存敬意,不敢随意应付,“只有一直进步,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化教育技术引进课堂,不断提升教学品位和效率,才能真的教好学生,做好教育工作。”
多方面挖掘孩子优点,提升学习兴趣
在乡村学校,弓燕萍见过很多孩子因为成绩不理想,逐渐对学习丧失兴趣,导致越来越不想学习的情况。怎么样让孩子对学习提起兴趣、对自己有信心?弓燕萍尝试过很多办法。“很多孩子基础差,上课能接受的内容有限,我就暂时降低对他们的要求。要求高了他们就更不想学了。”但降低要求不是不管,而是根据学生情况,更细致地进行教学安排,“比如课前预习,我不会笼统布置,我会分成搜集什么资料、书里划哪些内容、具体预习什么完成什么。”弓燕萍说,这样安排一段时间,孩子会逐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基础慢慢扎实了,成绩也会提高,就会越来越喜欢学习。
2010年,弓燕萍调到两渡小学。不久后学校安排她带一个毕业班,三十多个孩子,调皮捣蛋的不在少数,不仅不爱学习,对学校各项活动都没啥兴趣。接手这个班级后,弓燕萍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怎么能让孩子们动起来?
弓燕萍用一个月时间摸清了班上每个学生的情况,之后与同学商量共同制定了“星级表彰制度”:星级分为学习60分、道德品行20分、卫生10分和其他10分。每个大项再进一步细化,比如学习下有日常上课举手发言、课后认真写作业的小加分项,考试成绩进步也根据进步分数相应增加积分。“有的孩子可能学习成绩普通但学习习惯好,有的孩子可能有礼貌品德好……每个孩子的优点不同,这套‘星级标准制度’就是希望多方面挖掘孩子优点,并醒目地提醒孩子的每一点进步,不只以最后分数做评价。”弓燕萍说,这样的方法激发了孩子们的上进心,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在学校各项活动中也积极表现,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跟学生做朋友,孩子们都喜欢她
弓燕萍的手机里存着不少跟学生的合影,有几张是在学校操场上,她和孩子们玩耍时拍的。“孩子们都很喜欢我,有时远远看见就‘弓老师、弓老师’地喊。”弓燕萍笑着说。她指着一张自己带学生跳绳的照片说,“这个孩子不太会跳绳,就主动跑过来让我教他。”
两渡小学现有学生382名,主要来自两渡镇和周边村庄,也有一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弓燕萍喜欢下课后找不爱学习和内向的学生交流,“一般叫他们到办公室,让他们帮些忙,随便聊聊天,拉近关系,坚持一段时间,这孩子就愿意找你说话了。不能一上来就谈学习,有的孩子反感。”弓燕萍总是先跟学生做朋友,再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遇到调皮捣蛋的也能很有耐心地谈心。
32年代课教师一直没有机会转正,很多人替弓燕萍惋惜,但弓燕萍觉得,只要在教师这个岗位,她就很知足。“以前有过换工作的机会,但我不想去,我放不下‘老师’这个身份。”这次入选2021“乡村教师”计划,弓燕萍很激动,同时也备受鼓舞。“没想到在众多老师中我被‘挖’到,我是幸运的。”弓燕萍说,在今后的教学中,她会继续用心用爱用智慧帮助乡村孩子,“我希望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看到他们快乐地学习、成长,我就觉得很幸福。”
山西晚报记者 冯戎
(责编:马云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