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河南高考试卷(1977年高考试卷数学河南)

1993河南高考试卷(1977年高考试卷数学河南)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2-01 23:22:19

我1992年参加高考,今年刚好三十整年,有几个当年的故事,和友友们分享一下。

上世纪90年代初,考上大学还是很难的,国家实行精英教育,大学严进宽出。我当时学习的文科,在河南省录取比例很低,这么说吧,我们两个文科班几乎是全军覆没,只有一个同学,考取了委培。

“委培”这个词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是啥意思了,就是委托培养,可以降低分数录取。但不是一般的同学能拿到指标,因为有两个硬条件,一是要找到委培单位,毕业后可以直接进该单位;二是要能拿得起委培费。那个时候,一般工作人员的月工资也就是几十块钱,五六千块钱的委培费,别说是农民家庭,就是职工家庭也是一笔巨款。所以,一般同学,想都不用想,没戏。

所以,唯一的希望就是复读,故事就出在复读班。

故事一:我复读时成绩就是中等偏下,而班主任说,我们班只能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能够过最低录取分数线,他根据同学们的成绩预测,多年教复习班,从未预测错过。

我感到压力山大,家里太穷,我只有一次复习机会,如果考不上,只能当个农民了。

背水一战,我豁出去了,全力以赴,我相信自己能成为那三分之一中的一个,至于把谁挤掉,我不管,反正我必须赢。

压力大,动力也大。许多人都不看好我,但1993年高考,我实现了梦想,超过录取我19分。班主任,同学,邻居,都有点不相信,但录取通知书打消了所有的疑问。

故事二:我同桌叫鹿胜利,已经复习了一年,高考报名时,他说,他名字叫胜利,可两次高考都失利了,他决定改名字,不叫胜利了,感觉有点犯忌。我后桌一同学姓孙,说胜利这个名字多吉利,鹿胜利不要,他要,改名叫孙胜利。因为那时候学籍管理很松,学生参加高考可以随便改名字。1993年高考,孙、鹿二同学都被录取了。

故事三:一同学复习时仅差一分,9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43分,他考了442分,93年数学太难了,录取分数线下调为418,该同学大喜,说他就是原地踏步走,也远超录取分数线。不料,老天给他开了一个玩笑,他只考了417分,仍然是差一分。最后,仍然是东拼西凑,极不情愿地走了委培。

我说这三个故事,就是想对明天参加考试的同学说,有时候运气确实很重要,但实力更重要,我能够被录取,我确实全力以赴苦读了一年,鹿、孙二同学也特别用功。

今天,高考一年比一年公平、透明、公正,生逢盛世的同学们,只要你有实力,什么都不用管,轻装上阵,正常发挥,相信你一定会取得成功!

加油吧!少年!成功属于那些做出充分准备的人!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