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有一些忐忑的心情,在今天早上第一时间尝试着去学校公众号上去查看了他的期末成绩单。比预想得要好,英语和语文都是A,数学是B,这个结果让他和我,还有他老爸都挺开心,相比较之前,他的进步确实挺明显的。在之前他可能处于偏倒数的水平,现在整体来看应该处于差不多中等稍偏下水平,这个已经超出了之前的预期。
还记得考试前两周复习挺多的,每天放学后都几乎没时间去玩,手也写起泡了,他也没什么怨言,老老实实做完作业,态度相比较过去好了很多。考试前两天,感觉到他也有点紧张,跟我说要比谁谁考得好,我跟他说考试不是跟别人比,而是跟自己比,自己相比较之前有进步就行了。他好像一下子放松了下来,说自己一直在进步,数学从不及格到八九十分了,语文也考到90多分了,英语也有进步,我跟他说这样就挺好的。我又跟他说了一下考试的策略,先做会做的,不会做的先跳过,回过头来再做,做完要认真检查,这个是我每次都要跟他强调的,其实考试没什么诀窍,就是平时的积累加上考试时的好心态。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学期不上班后对他的关注增加了,还是他自己也有压力和有一些觉悟了,整体在学习上进步还是挺明显的。从班主任老师的评语来看,也首先表扬了他本学期不懈努力,成绩在稳步提升,让人欣慰。其次表扬了他在班级人缘好,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在日常交往中,他是个挺受欢迎的小朋友,好朋友也不少,这个是更让我欣慰的事情。
作为家长,内心往往都希望小孩各方面能出类拔萃,但这只是一厢情愿,看到同班小孩各种报培训班,也觉得自己是不是太佛系了,但又不想或不能勉强小孩,而且勉强的效果往往也是事倍功半。更多的还是如何激发和引导他的兴趣和上进心。我们都有怕小孩输在起跑线的焦虑,但是就如某些知识博主所说,人生的路那么长,哪里才是起跑线呢,过早的鸡娃,是不是其实只是投射了我们自己内心的焦虑。如果拉长时间线来看,其实更重要的是一些核心品质和习惯的培养,比如进取心,自信和坚韧不拔。能够帮助和引导小孩应对和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不骄不馁,学有所长,心有所属,其实就足够了。
反思自己,过去做得确实也不够,过去的精力、时间和好心态都花在了工作上,对小孩养育确实是诸多疏忽,幸好都还来得及。人生过半,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养育下一代上了,男孩的养育是个高风险的事情,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投入,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