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条形码原理(试卷上的条形码用什么可以扫描)

试卷条形码原理(试卷上的条形码用什么可以扫描)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1-28 15:29:21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到条形码的场景很多,那么条形码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呢?它的工作原理又是什么?

条形码简介

条形码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

条形码可以标出物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图书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等许多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图书管理、邮政管理、银行系统等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条形码自动识别系统条形码标签、条形码生成设备、条形码识读器和计算机组成。

最早的“条形码”

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乔·伍德兰德(Joe Wood Land)和伯尼·西尔沃(Berny Silver)两位工程师就开始研究用代码表示食品项目及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并于1949年获得了美国专利。因图案很像微型射箭靶,所以被叫做“公牛眼”代码,它由一系列不同宽度的同心圆组成,不同的宽度对应不同的数字信息,由这些组成的数字信息对应不同的商品,其代码与后来的条形码原理上很相近,因此被认为是最早的“条形码”。(遗憾的是当时的工艺和商品经济还没有能力印制出这种代码,其得到实际应用和发展还是在70年代左右)

“公牛眼”代码

条形码的发展

1959年,以吉拉德·费伊塞尔(Girard Fessel)为代表的几名发明家,提请了一项专利,描述了0-9中每个数字可由七段平行条组成。这一构想促进了后来条形码的产生与发展。

不久,E·F·布宁克(E·F·B rinker)申请了另一项专利,该专利是将条码标识用在有轨电车上。

用于跟踪车厢的条形码

储存信息的载体是发明出来了,可怎么把信息识别并传输到系统里呢?

60年代时西尔沃尼亚(Sylvania)发明了一个能识别有轨电车上条码标识的系统,他的系统真正的创新之处在于最终使用了能够读取条形码的激光束(现在我们在杂货店、百货公司和其他商店中使用的手持式扫描仪使用的正是这种技术)。

迫切希望降低人力成本的商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将条形码应用在零售业势在必行。1966年,克罗格(Kroger)公司就已经率先尝试将公牛眼代码应用在商品上。

带“公牛眼”代码的商品

现代条形码

要想条码在零售业真正实现大范围使用,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行业内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条码标准,不然你用一种码,我用一种码,那商品界还不乱了码。

1973年,IBM工程师乔治·劳雷尔带领团队在伍德兰的帮助下研发出矩形条形码UPC(全称Universal Product Code—通用产品代码,由12个数字组成)。这个时候的条形码,就已经是我们如今熟悉的矩形了。

条形码工作原理

条码符号是由反射率不同的“条”(即黑色条纹)、“空”(即空白部分)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组合起来的一种信息符号。由于条码符号中“条”、“空”对光线具有不同的反射率,从而使条码扫描器接受到强弱不同的反射光信号,相应地产生电位高低不同的电脉冲。根据码制所对应的编码规则,译码器便可将“数字信号”识读译成数字、字符信息。

小知识

1974年,第一包带有统一代码UPC的箭牌口香糖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超市卖出,高效时代正式到来。

伍德兰德在设计代码时,它的形状不是矩形,而是同心圆,是因为他认为同心圆的设计比矩形更实用,能接受任意方向的扫描。然而,在“公牛眼”代码的实际应用中,人们发现这种码不仅印制困难,而且一经破坏便不能识别。而矩形条形码则拥有容错区,条码边缘磨损也不会影响到中心信息,所以现代应用的基本都是矩形条码了。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