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7岁的小孩沉溺手机平板,连做作业都是用搜索引擎找答案,下载了好多试题解答的APP。家长每次检查作业发现孩子做作业做得又快又好,甚至很多时候回家前就写完了,回来就开始玩手机游戏。开始家长没注意,后来孩子成绩越来越差,视力也下降严重,才开始找原因。发现孩子每次写作业就把题目去网上搜,或者拍下来找答案,然后直接抄。用这些软件,可以轻松完成作业,孩子也越来越不动脑了。
警惕:孩子考100分,不代表他学习好
警惕:你孩子作业好的表象后面,不一定是学习好
在如今的电子和网络技术时代,手机和平板电脑越来越普及,讯息越来越发达。现在不仅搜索引擎可以帮孩子做作业,手机、平板和电脑上还有很多专门帮助孩子做作业的应用软件。我在苹果应用商店输入“作业”二字,立即出现一大堆应用APP。孩子使用这些软件,可以轻松完成作业,甚至一点不用动脑子。家长又不能把手机和电脑一禁了之,那么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该如何应对?
孩子借用网络学习,到底是好还是坏?
有记者曾经做过调查,询问过多名中小学生,发现他们上网主要靠手机。
孩子们使用手机主要做什么?有学生表示,他的手机中装有作业类应用,他经常用这个帮助做题。遇到难题只要拍一下,很快就可以看到参考答案。不过,他一般都会尽力弄懂,弄不懂得会问老师。
还有学生说,他除了学习用,开主题班会写演讲稿查资料,以及娱乐时都会用手机上网查找。语文课,他会用网络查找一些词句的出处、意思等,写作文前会先查看一些范文,寻找一下思路。数学课,有时老师也会到网上找一些扩展题,和大家交流。借助网络,他还会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说按照网上说的方法,利用马达做了一架小飞机,尽管飞得并不高,但是觉得很有意思。
记者采访的学生当中,很多同学做作业的确都非常依赖网络和手机应用。走访的8名中小学生,明确表示使用过网络搜索或作业应用来帮助做作业的就有6人。
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使用手机无论是查作业还是查其他资料,其实出发点还是好的,想要获得更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或者巩固自己的知识。但是有的孩子本身就比较贪玩,当作作业养成不动脑思考的习惯,就容易依赖网络抄作业,结果恶性循环更不爱动脑,成绩就会越来越差。
避免孩子通过网络抄题,关键是让孩子学习习惯动脑!
一、要训练孩子多动手。
孩子的大脑思考跟动手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个事情。我们知道孩子的大脑以右脑思考为主,其实在孩子早期的大脑发育的时候,右半脑的很多区域跟手的活动有关系。当你手在活动的时候,负责解决问题的大脑区域才会去感觉才会去判断,到底怎么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有只有手在动,大脑才会知道我们的行为是不是正确的。养成动脑习惯,首先就是要让孩子开始动手。家长也可以多买一些让孩子有兴趣参与,但是又乐意去动脑的玩具,比如积木。这样动手有利于孩子的大脑开发。
二、要培养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首先,孩子不爱动脑的原因,就是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喜欢去取代包办。每当孩子遇到问题,想不出来,家长就没有耐心了。就骂孩子笨,然后自己就开始帮他做。这样虽然问题解决了,孩子能够真正学到解决方法吗?他都没有参与感,而且被骂心情一点也不好,根本不会注意问题怎么解决的。
其次,家长要学会去赞扬和鼓励孩子。我们成年人都会因为别人的赞美而感到愉悦,从而非常去乐意干一件事情。其实体现在孩子身上更加有效,当孩子尝试着去解决一个问题,取得成功或者一点突破的话,就给予他肯定和赞扬,那么孩子就更加有动力去完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就是如果某个科目的老师在班上当面表扬我们孩子的作业写得好,那么可以看到他接下来的几天,都会非常有激情去完成这个科目的作业,并且充分理解,因为他想着下次在课上老师点名,他还能获得表扬。这样就是一个帮助孩子思考问题的积极方法。
三、把对孩子的批评也变成引导对问题的思考。
孩子经常会做错事,我们家长一般看到孩子做错了就会教育他,甚至打骂。这些都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让孩子知道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比如坐电梯的时候,孩子在电梯里蹦蹦跳跳。原本是孩子高兴才这样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一通骂就会让孩子非常失落。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先让他安静下来,让孩子去想一想为什么电梯可以上下楼呢?让他去思考,当他说出是因为有绳子拉着电梯上下移动的时候,夸奖他,并且把他刚刚在电梯里蹦跳的危害告诉他,既然电梯是绳子拉动的,这样蹦蹦跳跳,绳子会不会断呢?这样既可以让孩子感同身受的知道自己犯错了,又可以引发他对问题的思考能力,一举两得。
四、鼓励孩子多思考创造新的东西。
其实孩子们天生就是创造家。尤其是在智力发展的这个阶段,各方面的能力都上了一个台阶:对各种工具好奇、会编故事、喜欢假想游戏、喜欢摆弄创造新的东西。只要给他一个飞翔的天空,他的创造力便会自由生长。这里我举一个“混色游戏”:
小朋友对色彩是很敏感的。画画时,除了每次只使用一种颜色的常规画法,还应该让孩子尝试混合不同的色彩来作画。上图中,妈妈提前把不同的颜料冻成“冰棍”。孩子们可以拿着木棒,把彩色冰块按压在纸上随意涂抹。这幅就是孩子们的作品啦。通过这种绘画方式,孩子们明白了黄色 蓝色=绿色的原理。有过这样的奇妙体验,下次他们就会主动混合颜料,去探索颜色的奥秘啦。
以上这些都是对于儿童教育的一些分享,希望能对各位家长有所启发。同时也希望我们一起来研究和分享孩子的教育问题,一起跟着孩子成长。也祝福大家的子女都能健健康康成长,快快乐乐学习,以后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如果你对儿童教育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欢迎你在留言区给我留言。(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