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山东省威海乳山市(五四制)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掠过(luè) 秀颀(qí) 蠕动(rú) 风雪载途(zài)
B.翘首(qiáo) 粗犷(guǎng) 顷刻(qīng) 挑拨离间(jiàn)
C.提防(dī) 狩猎(shòu) 诀别(jué) 信手拈来(zhān)
D.遒劲(qiú) 帷幕(wéi) 夜霄(xiāo) 迥乎不同(jiǒng)
2.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填空。(8分)
(1)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_____,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3)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_________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6)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7)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作者胸襟豁达又充满哲理意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70年来,从小舢板到国产航空母舰,从小炮艇到自行研制战略核潜艇,人民海军成为捍卫国家利益的战略铁拳。(这句话的主干:海军成为铁拳)
B.哪怕就在房檐下蹲一夜,也要省下这两角钱。(这句话是假设复句)
C.张广智等撰著的《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让人们在西方史学史这一领域听到了中国学者的声音。(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正确)
D.许多人创新开发和制作的新奇菜品,色香味俱全,成了“厨艺达人”“美食网红”。(这句话没有语病)
4.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完成后面问题。(4分)
选段一: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着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
选段二:吃苦,他不怕;可是再弄上一辆车不是随便一说就行的事;至少还得儿年的功夫!过去的成功全算白饶,他得重打鼓另开张打头儿来!祥子落了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界上的一切了。
选段三: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瞌瞌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
问题:选段一写祥子“几乎要哭出来”,选段二写祥子“落了泪”,选段三写祥子“连哭都哭不出声来”,请任选两个片段并结合原著分析祥子哭的原因。
5.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探究。(4分)
材料一:“垮掉的一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于美国的一群松散结合在一起的年轻诗人和作家的集合体。这一名称最早是由作家杰克·凯鲁亚克于1948年前后提出的段时间之后,“垮掉的一代”的称谓才借助各种媒体流传开来。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丧失了对人性的最基本的理解。“垮掉的一代”的成员们大多是玩世不恭的浪荡公子,他们笃信自由主义理念,对“二战”之后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西方文学领域,“垮掉的一代”被视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美国文学历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这些作品通常不遵守传统创作的常规,结构和形式上也往往杂乱无章,语言粗糙甚至粗鄙。
材料二:过去二三十年里,“垮掉的一代”的帽子,先后被安到中国“80后”“90后”的头上。他们追求舒适和潮流,消费名牌;很多人是“吃货”,在头顶写着“周黑鸭”“热干面”和“奶茶”;他们无比喜欢动漫;他们还狂热地追星。一名学者观察到:在中国坐地铁,会看到年轻人低着头看价值不菲的手机,许多人将头发染得五颜六色、背着名牌包、穿着高级运动鞋。他们成了“垮掉的一代”。
材料三:援鄂医疗队中的“90后”“00后”人数达12000人左右。在救死扶伤的医院,在疫情防控的社区,在城市奔忙的志愿者队伍中,这个群体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责任、担当和价值,体现出这代人特有的自信、乐观、顽强的集体品格。他们在抗疫一线用青春的坚守证明自己不怕苦、不怕难,担得起主力军重担。
(1)材料一中“垮掉的一代”是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针对“垮掉的一代”这一话题,谈谈你的认识。(2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6—9题。(8分)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居无何 ②面山而居
B.①天子为动 ②为宫室、器皿
C.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D.①周亚夫军细柳 ②当奖率三军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已而之细柳军 ②马之千里者
B.①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②陈胜、吴广乃谋曰
C.①上自劳军 ②自三峡七百里中
D.①成礼而去 ②杂然而前陈者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9.文中将文帝到霸上、棘门军两处军营与到细柳营遇到的不同情况加以对比,刻画了周亚夫的形象,请写出其中两处对比加以分析,(2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0—11题。(4分)
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人所遗(wèi),一毫弗义弗受也。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帝欲相之,以疾辞,卒后,四方学士皆聚哭,有数千里来聚哭墓下者。谥文正。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11.读了许衡的故事,你受到了怎样的启示?(2分)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2—17题。(19分)
水银花开的夜晚
迟子建
(1)当积雪消融,埋藏在雪下的枯草出狱似的,瑟瑟缩缩地出现在阳光下时,人们以为摸到春天的触角了,奔向户外的漫步者不在少数。寒风虽是强弩之末,但威力尚存,我不幸被击中,有一日傍晚从江畔回来,咳嗽流涕,身上阵阵发冷。我便取放在玄关托盘上的体温计,想看看自己是否发烧。
(2)我取体温计的时候,不慎将外壳的护帽朝下,这一竖不要紧,由于对接处咬合不严,护帽叛徒似的落地而逃,将体温计彻底出卖了,它随之坠落,拌成两截。它这一跌,我家的黑夜亮了。
(3)从玻璃管内径流溢而出的水银,魔术般地分裂成大大小小的珍珠状颗粒,像一带雪山巍峨地屹立在我面前。我先是拿来一块抹布擦拭,以为它们会像水滴一样,迅速被吸附,岂料它们欢欣鼓舞地一分二、二分三、三分四地遍撒银珠,泻地水银非但未少,反而如满大繁星,在白桦木地板上,朝我眨眼。它们近在咫尺,却仿佛远在天边,不可征服。
(4)我少时数理化不灵光,对水银的了解,竟来自当时广为流传的一本小人书《一块银元》,主要情节围绕一块银元展开,写了穷人的苦,地主的恶。其中最让人惊悚的情节是一个地主婆死了,她的儿子竟让一对童男童女为他老娘殉葬。他们给童男童女灌注了水银。故事浓墨重彩的是那个身世凄惨的童女,在出殡的行列中,她端坐在莲花上,手持一盏纱灯,双目圆睁,虽死犹生。她的亲人在路旁声声唤她,可她无法应答了。那个画面给我幼小的心灵,带来了浓重的阴影,恨地主,也恨水银。水银是毒蛇,它要了如花似玉的姑娘的命!
(5)我那时感冒了,发烧了,抗拒去卫生所,骨子里是恐惧水银体温计。总觉得我的腋窝藏着火苗,会将爆竹似的它引爆。它灿烂了,我就黑暗了。体温计是恶魔,这在看过《一块银元》小人书的同学心中,根深蒂固。以至于我们憎恨一位班主任老师时,私下议论要是小人书中被灌注了水银的是她,而不是那个女孩,该有多好。好像我们真的掌握了水银,都会沦为施恶的地主婆的儿子。
(6)这位班主任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她中等个,微胖,圆脸上生满雀斑,厚眼皮,眼睛不大,但很犀利。她不是本地人,住在学校的板夹泥宿舍里。因为没有食堂,她得自己弄吃的,所以我常在清晨去生产队的豆腐房买豆腐时遇见她。因为怕她,又因为豆腐房总是哈气缭绕,人在其中如在雾里,面目模糊,我假装没看见她,溜之乎也。
(7)我们为什么怕这位老师呢?她严厉起来不可理喻。她有一根长长的教鞭,别的老师的教鞭只在黑板上跳舞,她的教鞭常打在学生手上。期中期末考试总成绩不及格者,是她惯常教训的对象。她会让他们伸出手来,这时她的教鞭就是皮鞭了,抽向落后生。痛和屈辱,让被打的同学哇哇大哭。这种示众的效果,倒是让所有的学生不甘落后,刻苦学习了但大家心底对她还是恨的,她头发浓密,梳着两条粗短的辫子,我们背地就说她带着两把锅刷;她脸上的雀斑,被我们说成耗子屎;她擦黑板上红红白白的字时,粉笔擦不慎碰着脸,成了大花脸,我们在底下偷着乐,没一个提示她的。
(8)她离开我们小镇,似乎没有任何预兆。突然有一天,她要调到黑龙江东部的一个小城去,说是她恋人在那儿,是去结婚。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她是一个女人,是个有人惦念的人。
(9)她要离开了,按理说我们是奴隶得解放了,该同声庆祝的,可大家突然都很沮丧,因为她一点狠劲都没了。她带着偿还之意,将自己所用之物,分给常遭她鞭打的人,那多是家庭困难的同学,我听说的就有书本、衣物、脸盆。在她走前,有天我在小卖店碰见她,她还买了一双雨靴送我。从此后她离开的风雨时刻,穿着雨靴走在泥水纵横的小路上,总会想起她。而她带我们拍的合影,成了同学们最美的珍藏。
(10)四十多年了,我没有她的任何消息,也极少想起她来。但水银泄地的这个夜晚,也过了半百之岁的我,却很热切地思念起她来。不知她是否还在她当年嫁过去的小城。按她的年龄,应是儿孙满堂,颐养天年了。
(11)我不知当年的这位班主任老师的长辈,是否有出自旧学堂的,她的一些教育方式,私塾痕迹明显,教育为主,体罚为辅,在今天可能会遭到众口一词的谴责。但试想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个荒僻的山镇,一个有抱负的教师,面对着一群天性顽劣的野孩子,她最直接有效的教书育人方式,也许就是恩威并施。她用教鞭打了那么多孩子,可没一个因之受伤,可见她心里是有轻重和尺度的;当她把砖头抛向你,让你蹭掉手上的皴时,尽管你满心不快,但至少让你从此后注意个人卫生,时常用温水泡手,让它们散发出我们那个年龄的手,本该有的鲜润光泽。
(12)再回到体温计碎裂的那个夜晚吧。我关了厅里的灯,打算回卧室休息一下。借着卧室的微光,我突然发现刚清理过的地板上,仍有水银珠一闪一闪的。我不相信,取了手电筒照向那里。呵呀,这分明是一个微观花园么,我发现了无数颗更加细小的水银珠粒,在白桦木地板的表面和缝隙,花儿一样绽放着。将其当花来赏又如何?权当它们是腊梅的心,芍药的眼,是丁香的小袄,是莲花的罗裙。
(选文有删改)
12.本文以“水银花开的夜晚”为标题,有什么含义和作用?(4分)
13.第(4)段插入《一块银元》这本小人书的故事内容,有何作用?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2分)
14.请简要概括学生对那位班主任的情感经历了哪些变化。(3分)
15.文章在刻画班主任形象时,突出了她哪些性格特征?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分)
16.结合上文,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3分)
将其当花来赏又如何?权当它们是腊梅的心,是芍药的眼,是丁香的小袄,是莲花的罗裙!
17.想象奇特是迟子建散文的一大特色,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特色?请举一例分析。(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13分)
“磨”到最后
王晓河
(1)“我磨墨,墨磨我”,这是画家韩羽的一枚书法印章。他自幼热爱文学、戏剧。搞漫画创作,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的。那时,他向省报投稿,天天投,天天退,如此持续了儿年,把美术编辑都投怕了。他在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时曾幽默地写下了如此对联:“惯以坏画充好画,聊将嘘声作赞声。”
(2)两个“磨”字,意蕴深远,耐人寻味。磨墨,“朵朵花开淡墨痕”,磨我,独树一帜丹青手,他的书画功底老到、深厚,不但“磨”进了电影、戏剧,而且“磨”进了书法、“磨”进了文章杂学。他的书、画、文章,外行觉得有意思,内行觉得见功夫,堪称独一无二。他创作极认真,圈里人都知道,韩先生一是作画少,另就是自己不满意的作品绝不拿出来,而是撕掉。他的标准不是创作不出手,他不愿重复自己,不愿复制自己。他的作品轻松好玩,令人赏心悦目,据说他的创作过程是很痛苦的。先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继而掼笔撕纸、长吁短叹,久不得其要,继而灵感偶至,马上抓住。韩羽的“磨”字诀给人生以太多的教益。
(3)磨,磨难、磨炼、磨砺、磨合……似乎都和人生有缘,所以许多人生警语,也都带着“磨”字:“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宝剑锋从磨砺出” ……警示人们要认识磨、善待磨、不怕磨,要耐磨、多磨、自觉磨。“磨”是砥砺,增其锋利,“磨”是打造,锻出新生;“磨”是一次次与外力的对抗和较量,是一个个引发事物发生渐变的过程。《浮士德》里土地之神唱了这样一首人生之歌:“生潮中,业浪里,淘上复淘下,浮来又浮去,生而死,死而葬,一个永恒的大洋,一个连续的波浪,一个有光辉的生长……”其意蕴涵的也是“磨”。人生是“磨”而强,“磨”而亮,“磨”而奋发向上。有的人下岗了,却打拼出一番新天地:有的人失败了,却东山再起:有的人双腿失灵,却走得更远了……自古雄才多磨难,酸甜苦辣各种滋味的“磨”,使得他们砺心练脑、强魂健魄,走向新生。
(4)巴尔扎克把他的创作经验概括为一句话,刻在他的手杖上:“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19世纪后期,奥地利作家弗朗茨·卡夫卡,在总结他的一生特别是他的创作时,也引用过巴尔扎克这句话。但是他颠倒了这句话的主语和宾语,他说:“每一个障碍粉碎了我!”大师大见解,磨至粉碎,磨成双向,功夫深,力度大,质量高。不磨不粉碎障碍,无以前进;不磨不粉碎自己,无以提高。大凡德高望重者、事业辉煌者、叱咤风云者,莫不是磨着困难磨着自己、粉碎着障碍粉碎着自己,步向新生、步向辉煌的。有人想轻松之磨,磨来磨去无精神:有人作虚假之磨,碌碌无为度一生。所以,磨须有心有志,磨要脱胎换骨。
(5)贝多芬说:“卓越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于己的遭遇里百折不挠。”人生曲折,跌宕起伏,“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只是希冀和祝福,“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倒是司空见惯。然而,许多人对“磨”厌恶、惧怕,在他们心目中,一蹴而就是快慰,反反复复是窝囊,总想三板斧劈尽一切障碍,三把火烧出一片新天地,往往事与愿违。而磨砺临头不去“磨”,被动挨“磨”怨天尤人,如此人生态度则更不可取
(6)“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的诗句告诉世人,人生的磨击是少不了的,关键在于自身坚劲,经磨、耐磨、迎“磨”而上,就会磨出灿烂的人生。
18.文章开头从韩羽的故事写起,有什么作用?(3分)
19.第(3)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0.第(4)段中,巴尔扎克说:“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而弗朗茨·卡大卡说:“每个障碍粉碎了我!”请分别分析两句话的含义。(2分)
21.文中说“自古雄才多磨难”,请为此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本文已用论据除外)。(2分)
22.“韩羽的‘磨’字诀给人生以太多的教益”,请结合全文,分析“磨”字有哪些“教益”。(3分)
四、写作(50分)
23.题目:我不再是少年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模拟考试初四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B(3分)
2.(1)归雁洛阳边。(2)青山横北郭。(3)风掣红旗冻不翻,(4)溪云初起日沉阁。(5)一度烟雨任平生。(6)大漠孤烟直。(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8分,每空1分,每错1个字该空不得分)
3.D(2分)
4.选段一,祥子因买上了第一辆自己的车,高兴得要哭;选段二,祥子因自己的爱车被大兵抢走,伤心得哭了;选段三,祥子因虎妞难产而死卖车,难过得哭不出声来。(4分,每个片段分析2分,答出两处即可)
5.(1)美国松散结合的年轻诗人和作家的集合体;西方文学领域中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美国文学历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2分,每空1分)
(2)参考答案示例:事实证明所谓“垮掉的一代”只是一种刻板印象和负面标签。年轻的一代已经用行动证明他们不是什么“垮掉的一代”,他们有责任,有担当,已经成了社会的重要力量,当然,他们身上也有不成熟的地方,但这是成长的一个阶段。每一个时代都有集体的印记,多一点信心,多一点耐心,他们会让我们看到“挺直的脊梁”。(2分,理由充分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一)(8分)
6.C(2分)
7.B(2分)
8.先前霸上、棘门的驻军,简直就像儿戏一样,他们的将军是一定可以通过偷袭并俘虏的。(2分)
9.文帝到前两处军营时畅通无阻,而到细柳营时将士披坚执锐且两次“不得入”,突出周亚夫治军严整、军纪严明:文帝在前两处军营“驰入”,而进细柳营却“不得驱驰”,只能“按辔徐行”,突出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文帝到前两处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而到细柳营周亚夫却“介胃之士不拜”“以军礼见”,突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2分,每处分析1分,答出两处即可)
(二)(4分)
10.人们赠送的(东西),(即使)有一点儿不合乎道义也不接受。(2分)
11.答案示例:物可以无主,心不可以无主,我们要时刻坚守本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为人处事要有自己的道德标准,要抵挡得住各种诱惑;人要慎独,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更须谨慎从事,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严格自律、慎独慎微,方能受到他人的尊重。(2分,任意答其中一点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12.表层指有毒的水银溅成珠粒如花绽放:深层指班主任严厉管教中透着可爱;交代了回忆往事的时间是在水银温度计摔断的夜晚;诗意化的表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4分,每个要点1分)
13.内容上,补充交代了“我”少年时憎恨水银的原因;结构上,既与上文水银温度计摔碎相照应,又为下文叙述少年时憎恨的一位像水银一样恶魔般的班主任做铺垫。(2分,每个要点1分)
14.憎恨惧怕——留恋不舍——思念感激(3分,每个要点1分)
15.参考答案示例:对学生严厉(爱岗敬业、有责任心),如她会用教鞭鞭打考试落后的学生(或强制学生用砖头蹭掉手上的皴,或让学生讲究卫生):心地善良、有爱心,如离开小镇前将她的书本、衣物、脸盆等分给家庭困难的学生(或送一双雨靴给“我”,或带学生们拍合影留下最美的珍藏),(4分,性格特征1分,分析1分,需答两个方面)
16.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作者用欣赏的眼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银洒落在地上的美丽场景,表现出看似夺人性命的东西也有它的美丽可爱的一面,暗含着作者理解了让人憎恶的惩戒教育也有它温情的可敬的一面。(3分)
17.参考答案示例:由自然景观引起想象,如看到积雪消融后瘦弱的枯草把它们想象成“出狱似的,瑟瑟缩缩地出现在阳光下”;由生活中的事物引起想象,如“我”把撒了满地的水银想象成巍峨的雪山、“满天繁星”(或水银让“我”联想到了童年看过的民间故事《一块银元》,让儿时的“我”对水银产生畏惧):由神话故事引起想象,如正因为“我”看过民间故事《一块银元》,“我”想象体温计是恶魔,当“我”感冒发烧时很恐惧水银体温计,“我”想象腋窝藏着火苗,“会将爆竹似的它引爆”。(3分,答对任意一点即可)
(二)(13分)
18.以韩羽锲而不舍的投稿经历,引出关于“磨”的论题;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以故事的形式开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分,每个要点1分)
19.运用举例论证,列举下岗者拼出新天地、失败者东山再起、双腿残疾者走得更远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人生是‘磨’而强,‘磨’而亮,‘磨’而奋发向上”的观点。(3分)
20.巴尔扎克的话是说“我”战胜了创作过程中的每一个困难、挫折;弗朗茨·卡夫卡的话是说创作中的每一个困难、挫折磨练着“我”,粉碎着“我”,使“我”步向新生、步向辉煌。(2分,每句分析1分)
21.参考答案示例: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两岁丧父,后随母亲改嫁,幼时读书连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年少时家中一贫如洗,求学时曾“缊袍敝衣”“负箧曳屣”“足肤皲裂”,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流浪国内各地: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出生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父来是鞋匠,母亲是佣人,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等。(2分,论据表述要能紧扣“雄才”“磨难”两个关键词)
22.自古雄才多磨难,酸甜苦辣“磨”得英雄砺心练脑、强魂健魄,走向新生;德高望重者、事业辉煌者、叱咤风云者,大都磨着困难磨着自己、粉碎着障碍粉碎着自己,才逐步步向新生、步向辉煌的;人生关键在于自身坚劲,经磨、耐磨、迎“磨”而上,才会磨出灿烂的人生。(3分,每个要点1分)
四、写作(50分)
23.执行上学期期末考试作文阅卷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