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对孩子最有价值的就是找到自己的知识盲点、思维弱点,那么错题无疑就是最好的体现。
建立错题本,能节约孩子翻阅大量资料的时间,抓住学习重点,通过对自己错误的总结反思,提高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霸都在偷偷用的7个学习习惯》那篇文章里,建立错题本作为最重要的7个学习习惯之一分享给了家长和孩子们,今天我们来说一说错题本具体应该怎么建。如果你的孩子现在还没有建立错题本,赶紧收藏和孩子一起行动起来,别再“浪费”孩子的错误啦!
https://m.toutiao.com/is/8ePUTtt/ 学霸都在偷偷用的7个学习习惯... - 今日头条
1、 标注符号法。
浙江大学李强同学的错题本就是把做过的试卷装订起来,在每份试卷卷头标注自己做错的题目,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错因。这样复习时,打开试卷,哪里错了一目了然。
2、 题型分类法。
按照题型分类,统计自己的失分情况、失分原因等,以下表语文科目为例,其他学科可以参照。
3、 章节归纳法。
西安交大张杰同学的错题本则是按错题所在章节进行归纳。这样有助于把错题对应的知识点还原进课本章节,期末章节复习时,重点关注这些知识点。
4、 错因分类法。
分析错误原因,然后分类整理,建议用活页本。以数学为例,错题原因主要有“概念错误”“计算错误”“思路错误”“审题、理解错误”等,不用抄写原题,可以打印或者剪下原题,贴在错题本上,标注错题对应的知识点,纠正错误,写出正解,还可以记录做题时的疑惑,以便请教他人。
针对不同的错误原因,采取不同的复习策略,对症下药。
“概念错误”,属于似是而非之错。对这种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的,需要对照课本,理清概念,比照容易混淆的概念,多理解,多练习,这是考试中比较简单的题目,必须拿下。
“计算错误”和“审题错误”,属于遗憾之错。明明会做,结果错了,应该在平时有针对性地锻炼计算能力,避免考试丢分;而审题错误,完全可以通过日常做题,勾画关键词,反复读题,养成好的审题习惯来避免丢分。遗憾之错,重在日常练习,不是复习时的重点,只要临场考试不心慌,按着日常习惯来,就能避免。
“思路错误”,属于真的不会做。可以找到每一章有代表性的题目,总结归纳,注重章节知识点的联系来解题。这类题目在考试中占比20%左右,是真正的拉分题,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先扫除前三种错误,有余力时再解决这部分题目。
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学习习惯、科目特点选择以上方法来建立自己的错题本。早点开始建立错题本,不断优化,才能形成适合自己习惯的错题本。早建立,早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