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预警!!!
有妈妈求一年级书单,刚好趁这个机会整理下,分享给大家。
一份非常私人的书单来了!
各种类型的书都有,有的书需要亲子共读,有的孩子可以自主阅读。另外,如果孩子已经可以自主阅读,可以看看我分享的二年级书单,或许更适合。
1、《小兔卡尔成长故事集》
我先吹一波作者:苏珊娜·贝尔纳,就是大名鼎鼎的《四季时光》的作者!她的书属于无脑入系列,我家应该收齐了她所有大陆出版的书。
小兔卡尔系列最早版权是在蒲公英童书馆,我当年还非常幸运收了一套他们的绝版《小兔卡尔》,那套二手书后来被炒到了高价。
但幸好,浪花朵朵后来又拿到了版权,重新出版了小兔卡尔系列。
幼儿版适合低幼儿童,这套《小兔卡尔成长故事集》文字比较多,插图少,更适合一年级孩子阅读。
最赞的是里面的故事,温暖又戳人,写出了孩子童年的那些趣味与烦恼。每一个故事都能让孩子感受到溢出来的幸福,再加上作者极具特色的插图,作为桥梁书真的太赞了!
每篇故事大概一篇课文那么长,很快就读完,而且故事之间并没有连续性,就是温馨的家庭故事集合。
即使是认字少的孩子,也能顺溜读完一篇。
2、《约翰医生的动物医院》
约翰医生是非洲大草原上一个动物医院的医生,因为这是大草原上唯一一家动物医院,约翰医生又是医院唯一一个员工,所以大大小小的动物都会来找约翰医生来看病。
有一天,约翰医生端着一大盘衣服要去河边洗衣服,斑马帮他把衣服运到了河边,河马帮他从河里捞出了衣服,他又在鳄鱼背上搓衣服,总之在各种动物帮助下,约翰医生终于洗完了衣服。
然而在草地上晒衣服的约翰医生一觉睡醒,却发现衣服又被一群候鸟弄脏了,这下可怎么办呢?
候鸟们为了表示歉意,帮约翰医生把衣服都衔了回来,于是这次约翰医生开始在家里洗起了衣服。
简短有趣的故事,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乐得哈哈大笑,故事篇幅不长,书也很薄,孩子读起来也很有成就感。
语言句子也不复杂,很适合作为桥梁书,让孩子过渡到自主阅读。
3、《莉莉的海底世界》
蓝色封面,烫金字体,复古画风,上下翻页的形式,再加上梦幻浪漫的水彩插图,我一眼就爱上了这本《莉莉的海底世界》。
故事并不复杂,但是故事背后折射的问题,却警醒着每一个成年人。
布利特夫妇带着孩子们去深海探险,到了两千米深的海底世界,除了小女儿莉莉时时趴在舷窗边看外面的海底世界,其他人则都专注于观测仪器。
结果,专注于仪器的父母只观测到了一对小虾,而站在舷窗边的莉莉却看到了无比广阔又奇幻瑰丽的海底景象。
多么讽刺啊!
一个拥有丰富知识的成年人,看到的还没有一个白纸一般的孩子看到得多。
知识会让我们变得睿智、理性,但知识或许也会让我们变得“一叶遮目”,看不到那些只用眼睛就能看到的美丽事物。
而我们的孩子可以,他们或许没有丰盈的知识,但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永远充满好奇的心。
很有深意的一本书,但同时也能让孩子看到他们自身的力量。
复古的插图更为这本书增色不少,因为插图,所以文字部分并没有太多,如果孩子识字量不够,可以亲子共读,如果孩子认字能力可以,完全可以自主阅读。
4、《小狐狸的故事》
这套《小狐狸的故事》一共5册,风格偏温情,读起来温温柔柔的,主要就是小狐狸和小熊小兔子的一些小故事。
5册里最精彩的是《黄色小水桶》这一册。
但是这套书字大,页数少!
孩子读起来也是嗖嗖快,很快读完一本。
故事温馨明快,情节比较简单,非常适合初入一年级的孩子阅读。
5、《从前有座山》
这一套寓言故事虽然是绘本,但是胜在故事有趣,五六岁的孩子一定会喜欢读。
这套书共4册:
《从前有座山》
《不想钓鱼的小猫》
《龟兔又要赛跑了》
《小青蛙去看海》
四本书的文字作者都是同一个人,但是插图作者却有4个,因而这套书就是4种画风,可以欣赏4种美。
看书名我们就会觉得很熟悉,比如《从前有座山》,很多人小时候都听老人讲过那个总也讲不完的故事,但是在这本书里,作者进行了改编,把那个重复枯燥无味的故事变得生动了起来。
山里有一个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每天给小和尚讲故事,但是讲的故事却发生了变化,不断变化中一个新故事诞生了。
其他几本书也是如此,在《小青蛙去看海》里,青蛙不再是“坐井观天”的自大青蛙了,而是变成了虚心求知、勇敢探索外部世界的青蛙。在《龟兔又要赛跑了》里,兔子和乌龟从竞争关系变成了互帮互助的友好关系,有趣的改编会让孩子意识到,原来一个故事可以有这么角度去解说。
这套书虽然内容简单,但很适合亲子共读,因为这套书父母能和孩子聊的话题太多了。
6、《青蛙和蟾蜍》
这套流传了几十年的经典桥梁书,想必大多数孩子都读过吧。
这样的书最适合作为桥梁书过渡阅读!
太经典了,经典到适合陪着孩子进行精读。(这也是这学期我陪孩子唯一精读的一套书)
这套书的人物是青蛙和蟾蜍,主角关系简单,孩子读起来不用特别费神。
每一册书里面有5个短短的小故事,故事情节简单,故事人物也不复杂,一个故事也就5到10分钟就能读完,一册书差不多半个小时左右就能读完,非常符合孩子的阅读习惯。
此外,这套书里面的句子多为短句,孩子读起来不用断句,能更好读懂句子意思,阅读难度大大降低,作为自主阅读的桥梁书再合适不过。
当孩子开始自主阅读后,不要上来就是无图的大厚本,先让孩子阅读一些有图的桥梁书,帮助孩子慢慢过渡,《青蛙和蟾蜍》这样的桥梁书就很适合。
7、《神奇校车》
《神奇校车》有多个版本,我买的是桥梁书版本。
桥梁版《神奇校车》一共有20册,包括太空知识、身体知识、动植物知识、以及社会研究课题等内容。
有趣的是作者讲述科普知识的方式,作者没有一本正经的科普,而是把现实和幻想,冒险与幽默融合在一起,用探险故事的形式,带着孩子进入科学领域。
故事总是以卷毛老师的课堂开始,引入需要讲述的课题,然后以卷毛老师带着学生们探险为叙述方式,边冒险边给孩子们科普相关科学知识。而且书里的知识点多是用对话展开,生动有趣又吸引孩子。
虽然书里知识点不少,但是知识的深度并不是特别深,符合一二年级孩子的科学认知,不会因为太难而挫伤孩子的探索兴趣。非常推荐的一套科普桥梁书!
8、《尼斯水怪的上门新郎》
这套书是典型的桥梁书,字少图多,作者也非常出名。
作者角野荣子,光听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但提起宫崎骏的《魔女宅急便》,大家就会“哇”的惊叹!
角野荣子就是《魔女宅急便》的作者,也是这套桥梁书《尼斯水怪的上门新郎》的作者。
这套桥梁书一共2册,每一册书大概80页,书里面的字体比较大,而且插图很多,听起来页数不少,但实际上字数很少,非常适合孩子们过渡阅读。
故事简单温馨,还带一点冒险色彩。讲述了一个大大的湖里,住着一只水怪,他叫咋布,他有一个奇异的本领:把左手的五根指头举到头顶,轻轻挥动,就能听到广播。
靠着这个本领,他打发了不少无聊的时光。但是饶是如此,他依然很孤独,他想找一个伴侣。
某天他听到广播里在播报尼斯湖里的水怪,这勾起了他的好奇心,于是他踏上了寻找尼斯水怪的旅途。
在寻找尼斯水怪的路上,咋布发生了很多惊险又好玩的故事,但幸运的是他还是脱离了危险,找到了尼斯水怪,并和尼斯水怪结婚了,这个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第二个故事讲述了咋布带着尼斯和9个小水怪孩子,准备返回他曾经住过的湖,这一路又发生了很多惊险刺激的事情。
但非常幸运,他们化险为夷回到了湖里,一家人从此幸福生活在了一起。
两本书的故事都情节简单,并且语言也不复杂,很适合孩子刚开始自主阅读。而且因为情节还带点惊险刺激,会让孩子欲罢不能马上读完。
和《青蛙和蟾蜍》一样,毕竟典型的桥梁书,非常适合刚学会自主阅读的孩子。
9、《蒲公英花颜色的丝带》
安房直子的书,我自己都爱不释手!
安房直子的童话清丽婉约,于日常事物中闪现魔法神奇,对孩子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如果孩子喜欢童话,除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外,也非常建议读一读安房直子的童话。
这本《蒲公英花颜色的丝带》故事并不复杂,讲述了一个卖文具的老爷爷和路边的蒲公英幻化成的精灵之间发生的温馨故事。
有趣中带着神奇魔法,故事曲折离奇,怪不得孩子读完了这本书。
10、《胖龙蓝蓝》
《胖龙蓝蓝》的作者是《神探狗狗》的作者,这是他唯一的一套桥梁书,也是流传了几十年的经典桥梁书。
故事讲述了一个胖胖大恐龙蓝蓝的故事,蓝蓝是个迷糊的小恐龙,但他又善良纯真,他会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需要的人,也会因为朋友朋友被吃掉而难过伤心。
除了温馨有趣的故事,这套书故事里的语言词汇以及一些描写,也会让孩子爱上阅读。
比如这样的:圆滚滚、亮闪闪、红彤彤、湿乎乎、瘦溜溜、白惨惨、胖乎乎、灰扑扑、软绵绵、暖融融。
ABB式词语,孩子在一年级上册学过,所以她很熟悉这样的词语结构。这种结构的词语既押韵上口,又富有童真,孩子读起来不累,还容易记住。
还有这些成语:阳光明媚、大雪纷飞、晕头转向、翻箱倒柜、无影无踪、饥肠辘辘、瑟瑟发抖。
有意思的词汇既增加了故事的文学色彩,也简单到足够让孩子去理解。
11、《桃花源的故事》
蔡皋老师的《桃花源的故事》,生动再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
对孩子来说阅读的体验,就是审美的体验。
而这本书里的每一幅画,都美得能当桌面,如此惊艳的国风绘本,孩子每读一次,审美就提升一点。
因为有了插图,千古名篇《桃花源记》就像是变成了微电影一样,一幅幅插图就如同一帧帧影片,而文字则变成了旁白。
当生涩的古文配上古色古香的插图时,《桃花源记》突然就像是活了,跟随着渔翁的脚步,我们也好像进入了桃花源,一起享受那一片世外天地。
重看《桃花源的故事》时,我突然想,如果咱们的古诗都能做成精妙绝伦的国风绘本,估计孩子们再也不犯愁背古诗了吧!
12、《树的自然课》
一本关于树木的科普书,略微有点难度,如果孩子识字量不够,可以亲子共读。这种科普类的童书,不必一次性读完,可以每次读几页,这样一点点读完。
编辑对这本书的定位非常准确:这是一本引导孩子走出家门、亲近自然的“实践”绘本。
这本书先是介绍了树木的基本结构,比如树根、树干、树枝、树叶等。又科普了关于树的一些知识:树是怎么繁衍后代的?为什么秋天树叶会落下?
有趣的是,还从历史传说以及历史故事等方面来介绍了12种常见树木的奇闻妙事,带着孩子学习树木的自然知识,同时了解树木的生命秘密,发现人类文明发展的痕迹。
但这本书最赞的是在后面还介绍了15个树木小游戏,比如树木传声筒、捉“刺猬”、树皮指纹等,让孩子从家门来到自然,在玩耍中学习,在自然中找到愉悦自己的方法。
12、《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罗尔德·达尔的书有一套拼音版本的,我觉得如果孩子对他的书感兴趣,可以全部入手。
如果非要选一套的话,那我推荐《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罗尔德·达尔的书里,我和孩子最喜欢的就是《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他用奇幻想象力,为孩子构造了一个真实宇宙,在那个世界里,巧克力工厂里的树木是可以吃的糖果,河流是流动的巧克力浆,人可以进入电视然后直接变小,这些看似离谱的事,在罗尔德·达尔想象力加持下,一切皆有可能
除了故事特别有趣外,他在书里的各种语言也是妙趣横生,尤其是描写人物,罗尔德·达尔绝对是第一人,我摘抄几段,大家品品:
照片上是个九岁男孩,胖得像用强力打气筒打足了气一样,他浑身都是鼓起来的松软肥肉。脸像一个大面团,上面有两只小葡萄干似的贪婪眼睛,窥视着外面的世界。
他的下巴有一把整齐的黑色尖胡子——山羊胡子,他的眼睛亮得吓人,他满脸焕发着快活的神采,他动作灵敏得恰似一只松鼠。
毫不夸张,我觉得这样的人物描写,才是孩子写作文应该模仿的佳作。如果孩子写人物,跟着罗尔德·达尔写,那他们的笔下就不会再出现那些千篇一律的“乌黑的头发、弯弯的眉毛”。
13、《听听你的心》
我真的太爱这本书了!
这本书虽然不是孩子一年级读过的,但是我觉得真的很适合一年级孩子阅读,最好是大声朗诵那种。
很多孩子都会遇到这样犹豫不决的时刻:我想要做这个,我又想去做那个,我到底该听谁的?
或许答案在这本《听听你的心》里,怎样选择都没有错,但是不要让别人替你做决定。
《听听你的心》里的小女孩三叶总是犹豫不决,她想做的事情总是太多。
可是当她独自进入了森林,遇到犹豫不决的事情,她又会怎么做呢?
被大自然一次又一次抚慰的三叶选择听听自己的心。
因为很多事情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心之所向。
所以到底要不要听别人的话?关键不在于谁的话,而在于你的内心是否想法一致。
14、《没头脑和不高兴》
任溶溶老先生的这本书,很薄一本,阅读速度快的孩子20分钟就能读完。
这本书也是只要读过的孩子,没有说不喜欢的,故事有趣,还有点无厘头。
而且故事不长,孩子阅读起来也没压力。
这样的书真的超级适合作为桥梁书,帮孩子开启自主阅读!
15、《古灵精怪动物园》
台湾作家林世仁的书,他的书好到读完想私藏,想一遍遍阅读。
这本《古灵精怪动物园》是一本充满奇幻与乐趣的儿童读物。
作者在书里写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动物和离奇的故事,不仅让孩子们目不转睛,更让家长们重拾童心。
在这个奇幻动物园里,每一只动物都有它独特的故事。
在唱反调草原里,有一点不鸵鸟,有恐怕不是龙,还有爱唱会弹奏的爱乐章鱼。
在羞答答雨林里,有不好意思兽,有犹豫兽,还有亲亲兽。
作者林世仁巧妙地将幽默与教育相结合,让孩子在欢笑中学习,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本书奇妙的点就是把常见动物和有意思的性格结合了起来,带给孩子们非常奇妙的阅读体验。
而且里面每一篇关于小动物的描写,虽然风格天马行空,但是都可以当作作文范文,让孩子慢慢学习!
16、《蚯蚓的日记》
这本书我们不是一年级读的,但是我觉得非常适合一年级孩子。
作者在书里从蚯蚓的第一视角出发,通过观察和记录蚯蚓的生活,向读者展示了这个微小生物世界的奇妙和温馨。
因为是第一人称的叙述口吻,所以书里的语言细腻又生动,用幽默的口吻讲述了蚯蚓在土壤中的生活点滴。
从它们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到与周围环境的互动,都被一一捕捉下来。
这些平凡的细节,在作者笔下变得生动有趣,让读者不禁对这些小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而且书中的每一篇日记都像是一个小故事,充满了趣味和温馨。例如,作者观察到蚯蚓在雨后活动最为频繁,它们在土壤中穿梭,帮助土壤通气,促进植物生长。
《蚯蚓的日记》有意思的地方,其实不在于它展示了蚯蚓这个生物的生存环境,而是提醒了孩子们,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和珍视!
17、《呱呱旅行社》
我家孩子一二年级的阅读上,我一直有个点不太满意,就是读书口味有点偏,故事类童书读得多,科普类童书读的少。
实际上,我觉得趁孩子还对万事万物好奇的年龄,可以多读一些有趣的科普书,不一定读完就能记住,主要是让孩子对世界有更多认知。
松冈达英是日本著名的自然绘本大师,这套《呱呱旅行社》是他历时18年创作出来的科普绘本。这套书一出版,就风靡日本,并被选入日本小学教科书。
虽然是一套科普绘本,但是作者把自然知识和探险故事巧妙结合了起来,让孩子们化身旅行社成员,跟着老板雨蛙去池塘、地下、雪山等地方一起观鸟、探索地底世界。
但在趣味故事里又藏着很多有意思的自然科学知识,让孩子们在趣味故事中了解自然,从而愿意去探索自然。
这套书一共有四本:《呱呱旅行社-地下世界》《呱呱旅行社-观鸟之旅》《呱呱旅行社-雪山探险》《呱呱旅行社-蜻蜓池塘探险》
全景的插图,再加上插图里的种种细节,孩子们阅读的时候很容易沉浸进去,如同身临其境。
而且这套书传达出来的理念特别好:爱护自然、善待自然!
比如雨蛙老板制作的探险器,是用人类丢弃的垃圾制造的,一方面呼吁人类保护自然,另一方面也在传递给孩子们废弃物利用的环保理念。
18、《如果我可以许个愿》
《小兔卡尔》的作者苏珊娜的另一本书,我觉得非常适合孩子阅读的一本书。
书中有插图,但是以文字为主,适合一年级识字量不多的孩子多。
这本书的故事特别有意思,小女孩芭芭拉上二年级了,可她数学不好,阅读不好,字也写得不好,甚至连唱歌、画画、跑步也不好。
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有时候她想,如果我可以许个愿,我希望我看上去像一个公主,在学校里是最棒的女孩。
然后她真的遇到了一个小精灵,小精灵可以满足她3个愿望,然而她许了这三个愿望:
愿望一:想要一双蓝颜色的鞋子
愿望二:想要一只红色的圆珠笔
愿望三;想要一只鹦鹉。
说好的“变成小公主,变成最棒的女孩”呢?
我读完这个故事,就觉得怎么这样了?这样的许愿有什么意思?
但我发现孩子的点完全没有在“变得更好更棒”上面,她和芭芭拉的点一样,最近或者这一刻我想要什么,我就许愿得到什么,至于那些更为长远的以后再说。
成年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但这正是孩子童心以及本性的表现啊。
好的童书,永远站在孩子这一边!
19、《爆笑昆虫记》
这套《爆笑昆虫记》包括两册,一册是《爆笑昆虫记》,一册是《爆笑蘑菇记》。
这套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并不是一本正经的在科普,而是把幽默好玩融到书里面,让孩子在阅读中边笑边乐边学知识。
而且作者在书里进行科普时的口吻很逗趣,还会穿插昆虫或者蘑菇的爆笑对话,一整套读下来又轻松又愉悦。
最好玩的是关于蘑菇这册书,里面介绍了各种各样的蘑菇,我们见过的,没见过的,反正各种奇奇怪怪的蘑菇在书里被作者呈现出来,真的让人大开眼界!
书里各种各样彩色的字体,也为阅读增添了不少趣味。
我们以为这是一本关于昆虫与蘑菇的漫画,但实际上却是科普,作者在书里介绍的知识都是经过考证的,严谨认真又不失趣味。
此外,作者配的图也很卡哇伊,特别像是做手账,花花绿绿却又可爱生动。
不过,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这样的科普书用生动有趣打开了孩子的心,让孩子生出探索欲,从而愿意去探究挖掘自然。
如果孩子不喜欢特别严肃正经的科普,那么这种让孩子爆笑不停的科普书,就非常值得推荐给孩子了。
20、《不爱说话的兔子》
虽然这套书是我们三年级读的,但是实际上作为桥梁书,它比较适合一年级小朋友读。拼音版本,故事简短,基本半个小时就能读完一册书。
我很喜欢这套童话书里的语言,很适合孩子们写作文模仿,比如这样的:
“里面有一个被揉得皱巴巴的球。这是一件黄色的旧雨衣,胳膊肘儿的地方已经磨破了,口袋也是破破烂烂的,领子脏兮兮的。”
“菜园子的上方,是一片黑得像天鹅绒一样的夜空。星星就像一个个金纽扣和银纽扣,挂在上面。”
如果孩子不喜欢阅读太厚太长的书,可以先读一些简短的桥梁书,故事足够简单,短句为主,且生字比较少。
还有安房直子的两本《白釉砂锅的故事》和《绿蹦蹦,同样插图加文字,文字简短的小故事,半个小时就能读完一本,孩子读起来毫无压力。
这份书单有点长!
我把每本书都介绍的比较详细,方便大家更好判断是否适合自家孩子。
阅读这事,有时候很私人。这本书这个孩子爱到不行,那个孩子却压根不感兴趣。
所以多给孩子准备不同的书,可以买,也可以去附近图书馆借,充分打开孩子的阅读眼界。
我始终相信,没有不爱读书的孩子。
如果有,那一定是我们父母给孩子准备的书不够有趣,不够吸引他们。
那怎么为孩子找到有趣吸引人的好书呢?
多试几本啊,一本不行,换下一本试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