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试卷背包(初中学生试卷袋)

学生试卷背包(初中学生试卷袋)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1-15 21:16:36

作者:李文强

1991年7月上旬,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的学生们正在紧张地复习,准备迎接期末考试。7月10日凌晨,一张由南京人民命题的特殊试卷摆在了军校学生面前。

入夏以来,南京地区连降暴雨,遮天蔽日,江河湖泊横流成灾,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南京市防汛指挥部要求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迅速组成百人突击队,火速赶往滁河晓桥参加抗洪抢险。学校把这一光荣任务交给了我所在的新闻系二班。接到命令,我做为班主任便带领这支大学生抗洪突击队,冒着滂沱大雨奔赴滁河“考场”!

防汛指挥部交给我们突击队的任务是确保滁河南张堡村地段3000米大堤不出任何问题!

站在险象环生的堤坝上,望着滁河,这里河面宽阔,洪涛翻滚,拍打摇撼着堤坝。我立即下达了作战任务,各突击小组添装草袋加固堤坝。上午11时,一辆绿色越野车穿过茫茫雨雾,沿堤奔驰到我们突击队前,院长朱京、政委祝耀宗、副院长郭生昆三位将军跳下车来,脚踩泥水,头顶大雨,大声喊道:“同学们,眼前是一个特殊的考场,军委总部首长,南京人民等着你们交出合格的答卷!”将军话音刚落,我们齐声喊出“人在堤在!誓死保堤!”的誓言。

暮色渐浓,汹涌的河流混沌一片,忽隐忽现的漩涡喘着粗气,狂风卷着暴雨抽打着学生们,衣服鞋袜被雨水泥浆泡得湿透,冷的浑身发抖,已奋战一天的学生们人困马乏,大家互相依偎着躺在潮湿的堤坝上。透过雨雾,依稀可见一束束手电光,这是巡逻堤坝学生警惕的眼睛。

7月11日凌晨,狡黠狂暴的洪水怒吼着爬过了12·65米的水位线。险情终于发生了!“不好啦!堤坝漏水了!!”一声呼叫把我们从瞌睡中惊醒。险情就是命令!大家顾不得疲惫,如离弦之箭,冲上了堤顶。只见3个直径约1·5米的“暗洞”喷射出长长的水柱,顷刻间长约10米的大堤内壁出现塌陷。“下水堵口!”我带领水性好的突击队员万鹏辉、刘广军等8名学生扑通扑通地跳入滔滔洪流之中,扎着猛子寻找洞口。水流湍急,未等摸到洞边,人的身体就被激流推出去几米之远。“系上背包带!拉紧!”岸上的学生用力拽住系在水下学生腰间的带子。

水下突击队员冒着随时会被洞口吞噬的危险,顽强地在水下侦察洞口。来自海军的夏辉一次有一次下潜,经过几十次水下作业,他终于露出水面,脸憋的紫红,大声喊道:“洞口在这里,快堵草袋!”在岸上焦急等待的学生们立即抬起沉重的草包,奋力向洞口填堵。

堤坡上一尺多长的荆棘和杂草,划破学生们的军裤,扎破胶鞋,把学生们的腿脚划开道道血口,但没有一个人叫疼,没有一人停下包扎,大家只有一个念头:快,快堵上洞口!

不一会儿,杂草被踏成泥浆,脚底下滑溜溜的,负重的学生们还没爬到堤坝顶上便哧溜一下连人带包一起摔滚下来,满身泥水,鼻青脸肿。坡滑直接影响着抢险的速度!大雨仍在哗哗地下着,漏洞还在喷水,险情依然十分严峻!大家急得搓手跺脚,突然,人流中闪出一位小个子学生,将身上的雨衣和一些废草袋迅速的在坡堤上铺成一条路,随即扛起一个大草包踏着这条“草袋路”就往上冲,摔倒,爬起,在摔倒,再爬起,硬是把百斤重的草袋扛了上去。他就是北京籍学生共产党员易勇。

“共产党员们,加油干哪!”我大声喊道,“向易勇学习,坚决把漏洞堵住!”学生们学着易勇的样子,迅速铺开几条草袋路,铁镐的碰撞声,浪涛的咆哮声,突击队员的呐喊声,响彻旷野。

来自总后勤部机关的学生党员侯健飞,胸部发闷,浑身疼痛,他是把医生签署的“肺水肿,全休半月”的条子揣在兜里,豁出命来参加抗洪抢险的。

学生吴波,上滁河前接到家中的来信,得知他家承包的几十亩稻田全被洪水淹没,价值3万多元的蘑菇被水冲走,房屋漏水,他是多么想早日回家看望啊。但为了第二故乡人民的生命财产,他毅然来到了滁河。风雨侵衣,冷餐露宿,使他的胃溃疡病加重了,他便用铁锹柄顶住腹部,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滴下来,医生让他休息,他吞下止疼片,又背起草包踉踉跄跄地向堤坝顶冲去。在这支抢险突击队中,有33位学生是象吴波同学那样带着家中受灾、亲人病重或自身有病的痛苦在与洪水抗争。

经过5个多小时的搏斗,挖土400多立方,装运草袋3000多条,堵住了暗洞,用草袋垒起了一道50多米长的堤坝。滑坡止住了!暗洞堵住了!南张堡村2万多群众、3万多亩良田和津浦铁路安然无恙,巍巍大堤仍威震着滁河汹涌的波浪。

1991年9月12日,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二班“抗旱救灾立功集体”称号。市委书记顾浩、市长王荣炳专程送来锦旗并慰问,赞扬道:“你们在特殊的考场上,向党和南京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作者简介:李文强。军休干部。原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退休军人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