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敬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大力支持!
“十年寒窗磨一剑,今朝出鞘试锋芒。”
9年的寒窗苦读,孩子将在初三中考的最后2-3天画上句号。中考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转折点,一旦错过,就不可重来。
“考试要认真检查”,这可能是家长叮嘱中考孩子常讲的一句话。
很多孩子考试时也有检查的习惯,但很少有孩子能够检查出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主要有3方面:
一是检查没有技巧,白白浪费时间。二是检查胡子眉毛一把抓,没有逻辑,没有重点,不分主次之分。三是惯性思维,做题和检查时的思维模式相同,难以发现错误。
细节决定成败!当家长把中考里可能发生的情况都预先考虑到位,并教会孩子中考时,如何检查的方法,帮他掌稳舵、推一把,成功离我们就更进一步。
按照规定,孩子拿到考卷后5分钟内一般不允许动笔答题,但以下内容要检查是否做到位。
1、检查试卷上姓名等信息,是否按要求填写。
由于太粗心,中考时仍有少数孩子忘记在试卷上填写姓名等关键信息。
所以考前要根据监考老师的要求,首先应在试卷规定的位置,写好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等信息。
2、检查试卷外观,看是否有缺页或错误。
要认真检查这份试卷共多少页,正反面是否都有内容,页码装订顺序有无错误,每一页卷面印刷是否清晰、完整。自己是否按监考老师的要求,对试卷内的个别错误进行更正。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能及时发现试卷错误,以便尽早调换,避免出现后续不必要的问题。二是防止以往中考、高考中曾出现的,因没看试卷正反面是否有题,造成“答漏题”的隐患。
3、检查试卷内容,根据难易程度定下初步答题策略。
虽然此时不允许答题,但不妨碍孩子浏览题目的大致内容。
孩子通过看试卷分哪几个部分,题量有多少,分哪几种题型等,对全卷作整体把握,以便定下初步的答题策略。
在考英语的时候,在浏览完试卷后,可事先把英语口语的问题和选择答案先快速看一遍,做到在听力开考前心中有数。
在对试卷作整体浏览后,重点要看那些自己做过或见过的题;或者那些比较容易,肯定能答得出来的题。看看这些题,孩子的心情会平稳下来。
在此还要提醒孩子,这时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生题、难题上,否则会越看内心越紧张,越看越没信心,还没开考,就败在心态上。
4、检查是否发到草稿纸,数量够不够用。
因为中考不允许孩子自带草稿纸。如果没有草稿纸,会影响计算、作文列提纲等。所以在考试前,要检查自己的草稿纸是否发到手,数量是否够。
如果没有发到,或数量不够,一定立即举手向老师要。草稿纸虽小,但对考试还是非常重要的。
在同等水平的孩子之间,中考时为什么有的考分高?而有的考分低?问题的关键在于,孩子是否掌握答题和检查的方法及技巧。
1、坚持“先易后难、先熟后生”的答题原则,答不出的难题先打上记号跳过,最后再攻克。
答题顺序要从卷首依次进行。一般情况下,试卷是由先易后难进行排列。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从卷首开始依次做题,先从容易的题、自己平时做过或见过的题开始,完成后再做中等难度的题,最后如果时间充裕,就对难度大的题进行攻关。这就是先吃肉,最后啃骨头。
强调考试中"依次"做题,但也可能在填空、选择题中,也会出现难题。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如果花5分钟左右时间仍没有思路,就在这道题前做个“√”或“▲”记号,直接跳过这道题,做下一道题。
等那些相对容易的题都答完了,有时间就再回过头,攻克这些打“√”或“▲”记号的难题。
最后,如果难题仍做不出,填空题就直接写一个你认为对的数字。选择题就选一个你认为可能的答案。计算题、证明题、试验题,就把你会的内容,能写多少算多少,哪怕是只列了个提纲、公式,写了个算式,因为考试是按点给分的。
反正就是一条,尽量不要让试卷留下空白。这就是考试中的“抢分”。
考试时,人的第一印象正确率反而高。对你实在答不出来的难题,写上你第一印象中认为正确的答案,说不定就是正确的。
2、在具体答题过程中,要注意检查以下4个方面。
①审题一定要严谨,检查自己是否把题中的关键词用笔圈画出来?
中考时,有些孩子审题依旧一目数行、走马观花,审题不认真,题目中很多重要信息没注意,结果当然是开头错,步步错,分数被扣光。这就是审题不严谨导致的。
其实考试,就是出卷的老师怎么挖坑,学生怎么避坑的一个博弈过程。审题严谨,就是孩子想方设法避开老师挖的坑。
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教孩子审题时,不要怕把试卷搞脏,用笔指着题目中的字词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去读,去揣摩,用1-2分钟想想出题老师到底是什么意思?遇到关键词,或者重要句子,要立即把它用笔在下面划一个圈或一道横线。整个题目读完后,再把圈画的语句、问题回过头再认真想一想。
当把整个题目的意思都搞清楚、搞明白后,再下笔答题,避免因审题不清而犯错。
②检查答题的步骤、要点是否规范完整,争取会做的题一分不扣。
中考批卷时,阅卷老师都是采用“按步骤给分”和“按点给分”的原则。
如果阅卷老师在试卷中没有找到答案相应的步骤或要点,即使孩子的最后答案正确,但也会被扣掉没写的步骤或要点的分数。
因此,在中考答题时,孩子解题时要注意检查,自己是否把答案写完整。
数学等理科题要注意写出完整的步骤,不要“缺步骤解答”跟“跳步骤解答”;文科题要注意逻辑清晰、要点齐全、层次分明,最好每个要点前都标上1、2、3这样的序号,让阅卷老师一看就能找到重点。
③检查草稿纸使用是否规范、书写工整。
草稿纸虽然只是草稿纸,中考时不用上交,如何使用有些孩子并不重视,但我还是要强调一定要书写规范、工整。
要做到规范使用草稿纸。就是孩子在打草稿前,先把一张草稿纸先上下、再左右各对折一下,把整张纸分成四个部分。在打草稿时,按照先下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分别在草稿纸上演算。防止孩子因草稿纸上写得很凌乱,有的内容自己都找不到,不方便后面的检查。
为什么要强调草稿上书写也要工整?因为书写潦草,计算也会乱糟糟的,在抄写到答题卡上时,孩子一粗心,就可能把“1”看成“7”,“6”看成“8”,“h”看成“b”等;在做平面几何时,图形标记的已知条件、辅助线等也容易漏掉。这样,答题卡上就会抄错答案,漏掉相应步骤,明明会做的也被扣分,这些是不是非常可惜?
规范使用草稿纸、书写工整也方便后续检查,孩子在完成答题后,自己检查时也很方便、清晰、快速,能很快发现错误的原因,及时进行改正。
④要检查是否有错别字,否则一道题的分数能被扣完。
现在用电脑多了,很多人,包括孩子经常会发生写错别字,或提笔忘字的现象。
平时考试中,有的孩子会感到奇怪,明明我会默写的内容,或者阅读理解、作文拿不到高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写错别字被扣了分。
在古文默写中,一句当中如出现一个错别字,整句分数就可能扣完。阅读理解或作文,一个错别字,至少就会扣掉0.5-1分。而数理化考试中,可能一个单位、符号写错,分数就被全部扣完。这是不是也非常可惜?
在中考时,如能及时检查出错误并立即进行改正,看似不扣分,实质就是提分。
1、检查是否有“漏做题”的情况。
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考后经常会听到有考生把试卷的某一页漏做的新闻。这样的错误非常要命,导致与自己理想的高中或大学失之交臂,后悔终生。
中考试卷往往有好几张,为防止“漏做题”情况,孩子试卷做完后,最好把试卷从头到尾,从正面背面,再完整地检查一遍,各种题型再认真核对一遍,尤其要强调,一定要注意试卷的背面和折叠的部分。
2、检查答题卡,防止把答案给涂岔了。
中考用的答题卡,尤其是选择题,有很多圆圈,里面是“A、B、C、D”四个选项,再让孩子把答案的相应圆圈涂黑。这些密密麻麻的圆圈排在一起,这很容易让人发生视觉疲劳或产生错觉,容易发生涂岔答案的现象。
当试卷做完后,要认真地针对每道题、每个答案,再一一进行检查核对,防止把答案涂岔了。
3、检查要“先易后难”,先从易错和没把握的题着手。
试卷做完后,留给孩子的时间并不多,想把每道题都检查一遍,可能性不大。
为了在尽量短的时间,检查出尽可能多的错误,就要学会抓主要矛盾,要从自己比较容易出错的题,以及感觉没把握的题先开始检查,这两类题出错的可能性相对较大,然后再检查难度比较大的题目,最后检查出错可能性比较低的题。
4、要学会“投机取巧”,使用“代入答案法”进行检查。
中考考场上的时间宝贵,留给孩子最后检查的时间很有限。这个时候就要争取能在最短时间内,检查完最多的题目。
在对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计算比较多的选择题、证明题,就可以学“投机取巧”办法,直接把答案代入题中,来检验自己是否正确。
5、采用“另一种方法”,来检查同一道题。
孩子做题时可能也会发现,有些题之所以检查了好几遍,但还是没发现问题,就是因为自己陷入的“思维定式”的怪圈,还在用刚开始做题时的思路来检查,看什么都没问题,自然就很难发现错误。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可以让孩子试着换另外一种解题思路或方法来检查,这样就可以提高“查错”的概率。
教育是件善事。本人所写的内容哪怕对天下父母和孩子有一点点帮助,我感觉就是对我劳动的充分肯定。真心希望天下孩子都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声明:部分内容和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作者已签约“今日头条维权助手”,敬请读者不要抄袭和搬运,否则将会发起全网维权!
最后,这期关于孩子中考时应如何检查的话题,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