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一次听课。
那天听的是一节数学课《两位乘两位数》。因为以前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学生相对容易,但是也容易产生问题,就是数位问题,学生很容易在十位数相乘时,数位写不对。而这一易错点,教师在上课时没有考虑到,没有予以强调。
新课讲完之后,让两名学生到前面板演。这位教师找了两名不同程度的学生,这种展现真实课堂的做法,让我感动。往往有人听课,有的教师是善于藏“拙”的。
有一位男生果然在数位上出了问题。
教师说,你看一看另一位同学是如何做错的,把错误改过来。
那名男生到了黑板的左侧看了看,然后把自己的错误修改过来。
全班开始做作业。我走近那名男生,发现他仍然犯了相同的错误。这名学生受以前做题的影响太大了。
下了课与讲课教师交流时,我谈到了这个问题,讲课的老师挺奇怪,怎么会又做错了呢?
其实,追求正确答案是很多教师的选择。但是比追求正确答案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做才对,这才是能力问题。有的教师发现学生做错,急于让学生纠正,于是就量出了答案。
错误具有教学价值。优秀教师善于借用错误,思考学生做错的原因,发现学生思考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才会减少以后出错的机会。做题,一定要让学生讲一讲为什么这样做,讲出道理,比知道答案重要,比多做几道题更为重要。
期终复习,不要急于强调做了多少张试题,更为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对于学生做题中的错误,如何纠正,还是需要仔细琢磨。否则,做的题再多,机械重复而已,可能错误依然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