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成绩不理想,都被老师和家长归类为马虎和粗心。每次考试前,父母就抓着娃像马景涛附体一样摇:崽啊,认真点啊,细心点啊,保证不要为了粗心丢分啊!然后孩子就像琼瑶女主小白花一样委委屈屈地说:我保证!
最后考完了卷子发下来一看,父母又气了个倒仰,各种抄错,漏看题,还是因为粗心扣了分。其实孩子也很纳闷,我也不想的,我明明仔细看了,为什么还这样?
其实我们都误解了粗心。如果单靠一句简单的“细心点”就能改变,那粗心就不会成为一个困扰大家这么久的问题。粗心,其实和个性有关。不信你去看,粗心的小孩,无论是写作业、考试、整理书包、做事情,他是全方位的粗心。
粗心是性格问题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根根据知觉和思维方式把人分为冲动型和思虑型两种。
冲动型
这就是那种反应敏捷、迅速、提笔就做题的学生,但是他们往往考虑不周,学得快但是错误也多。他们上课很爱举手,但是答案常常会有漏洞。他们的思维特点是非常跳跃,容易产生联想,看到A就想到B。生活中那种反应奇快,特别会接话的人多属于这一种。
思虑型
思虑型的特点就是想问题深思熟虑。如果做选择题,他一定会把四个选项都看完才选。反应比较慢,学东西也会慢一点,但是准确率高。思虑型就是那种认真的性格,他们上课不爱举手。因为冲动型的同学举手的时候,他们还没考虑好。而他们一旦想好了,举手的时候,多半答案都是对的。
有的孩子属于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不算太快,会有一些小错。
还有的孩子是这两种都不属于。一种是天才,又快准确率又高。牛蛙,清北的材料。还有一种是又慢准确率又低的。这两种其实都比较少见。
其实家长多半心里都清楚自己的孩子是哪一种。其实我和我女儿都属于冲动型的。我就是思维特别跳跃,看到A想到B,提起C想到D的那种人,反应很快,但不仔细。这对我写文章当然是一个好事,我能想到很多别人想不到的点。但是思维太活络了有时候自己都管不住。我自己也知道经常会写错别字。即便检查一遍都不一定能查得出来。因为思维比较快,看一行字就扫过去了。真的不是故意写错别字。我之前给阿里妙读供稿的时候,都是一万字的文章读三遍才敢交稿,就怕有错别字。
我孩子也是,跟她说话经常偏离主题,你说东她想到西。教她一个什么东西,你还没讲完,她就懂了懂了,会了会了。一到纸面就不行。考试经常漏看题,没写单位,数字抄错,加法变减法等。
这都是因为性格使然。如果父母还有不清楚的,可以对照这个自测表。
其实也没有特别好的破解方法,下面介绍两种方法,都需要长期锻炼。
方法一:默念题目
研究发现冲动型的孩子,可能因为太快了,他拿到题目就匆匆浏览一遍,不会认认真真在心里读上一遍。所以呢,在做题的时候他仅仅使用了视觉通道,而没有使用听觉通道。这里说明一下,当人在默读的时候,其实有用到听觉通道。
换句话说,思虑型的孩子除了用眼看一遍题目,人家还默读了一遍题目。而冲动型的孩子就用眼睛扫了一遍就下笔了。这样就会造成信息疏漏。
所以要破除因为性格造成的粗心,就要强制要求孩子再做多一步,默念题目。这样就相当于对视觉和听觉进行了双重编码,同时写答案的时候也默念一遍。就不容易抄错、抄漏、少看条件了。
方法二:思维出声
把孩子错的题找出来,让他一边做一边把思考过程说出来。这一过程叫做出声思维。认知心理学认为,出声思维能降低信息加工速度。这是心理学家邓克尔在1945年提出的认知方法。这个法子对改善冲动型的认知模式有奇效。而且家长也可以通过出声思维来掌握孩子思维的全过程。
这样他能了解到,在哪一个思考环节,自己是跳步骤的,导致答案出错。这比单纯的制作错题集,或者由家长告诉他,你把题目抄错了效果要好得多。
其他影响粗心的因素注意力缺失粗心的孩子大都有一个毛病,就是抗干扰能力弱。就是一有风吹草动他立马就分心。比如教室进来个人啦,监考老师走过去啦,同学说了一句话啦,前排同学笔掉地上啦,就是一点响动,他的注意力就过去了。等到回过神,因为注意力中断过,解题思路不连贯,就容易造成粗心,漏题,抄错的问题。
这种也不是很好解决。两个办法。
第一就是让孩子去快餐厅写作业,写完了才准吃。锻炼一下抗干扰能力。很多伟人都有在闹市写作、学习的经历,这个挺锻炼人的。
第二个就是用番茄工作法,让孩子学会保持20分钟专注,无论外界发生什么都不要受影响。环境不要太安静,可以开着电视,放着音乐,人为搞一点杂音出来。家长在旁监督。如果孩子走神,不要出声,拍拍他的肩膀就可以了。每次练习完,统计一下走神的次数,如果有进步,就要对孩子进行表扬。
字迹潦草字迹潦草也是导致粗心的元凶之一。什么q抄到后面变成9了,都是因为字迹不端正。所以要帮助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一定要督促他书写端正。考试卷面潦草的孩子,粗心的概率非常大。所以平时就要养成书写端正的好习惯,不能说平时随便写写,考试的时候认真,这是做不到的。
态度不端正最后一种粗心的原因,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孩子打从心眼里就不想学,那能学得好吗?动机决定了结果。这种是最令人头大的。有的孩子很聪明,就是考试成绩不好。这就要注意孩子到底是性格冲动,毛毛糙糙,还是对学习本身产生了厌恶。
如果是后者,就不要再抓住粗心不放了,粗心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了,要赶紧想办法提高学习动力。归根结底,只有内驱力强的孩子才能读得好书,只有拥有强烈的内驱力,他才会动脑筋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家长帮他找到了方法,他才会有动力去实施。
总结:粗心和马虎,很大程度上说是性格原因。那些学习特别快,但是没办法沉淀下来好好思考的孩子,就是粗心的种子选手。要改善这种情况必须让孩子养成默念题目的习惯,同时通过出声思维,让他自己找到容易粗心的步骤。如果粗心是因为注意力缺失、字迹潦草,态度不端正等原因造成的。那么就要对症下药,根据孩子的实际表现一项一项地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