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本情况:
从 19 年 6 月开始准备考公,不在职, 经济和时间都比较充裕。之前参加过一次广东省 考, 行测 70.5 申论 75.5, 总分 146, 报名 3000 的岗位排名第 54 名。国考是第二次参加正 式公务员考试, 行测 82.5,申论 57.5, 总分 140。
二、 总体心得:
我认为公考学习, 有两点最重要: 一、有总结有反思的大量刷题,二、感知自己的学习 状态。对我而言第二点更胜于第一点,因为它对于调整心态和方法都非常重要。我的公考学习状态一直在经历一个看山是山, 看山不是山, 看山又是山的螺旋上升过程, 很多人应该跟我有一样的感受。 这个过程体现在数个方面, 同时这些方面也是提高成绩缺一 不可的要素。
其一, 是要点掌握。基础的知识点一定要扎实, 选好自己认可的知识体系后, 哪怕还不 理解, 死记硬背也要啃下来, 但背下来和学会了其实还有很大距离。 我以为已经学会了的理 论和做题思路, 题量上去以后提高的不止有熟练度, 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某一刻会突然 有种顿悟的, 透亮的感觉, 到这里我就知道这个点我是真的学透学懂, 将它内化了, 再也不 会忘了。 到这时你甚至能将一个模块应该掌握的能力和知识点活用到另一个模块, 比如资料 做过的背景成为了常识的知识储备, 片段阅读的技巧让你做逻辑题更快找到逻辑断点。有这 种感觉的时候, 这代表你不仅真正掌握了要点,整体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其二, 是做题方法和状态。 以片段阅读为例, 刚开始, 我习惯文本全部读一遍, 但因为 方法不熟找不到要点, 容易被细枝末节的信息带跑或者自己脑补内容; 接着方法熟练了, 简 单题正确率提升,却因为思想上无意识依赖找转折词关键词等略过了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 稍微绕点的题容易做错; 后来我养成了全段快速阅读与划结构关键词结合的方法, 但最基础 的一些选项错误反而有时注意不到了。现在我的片段阅读处于一个自己比较满意, 但偶尔还 是会犯浑犯低级错误的状态。公考考场时间紧, 平时养成自己最合适的做题习惯和状态是非 常有利的。
其三, 是整体心态和节奏。 我经历了一个这样的过程: 做单题提高, 觉得自己还不错— —做套题慌张时间不够, 脑子转不动遇到难题就发懵, 觉得越学越退步——自己能很好控制 时间, 即使出意外模块超时,也勇于壮士断腕立刻调整心态进入下一部分。我的一些考友, 刚开始单项学习时, 题目正确率并不比我差, 但我开始大量刷整套卷时, 就开始逐渐超越他们。并且我将自己的时间安排思路分享之后, 对考友们也很有启发。
具体的学习方法, 比如什么软件好用, 时间怎么安排, 我认为都是因人而异的。但只有知道不仅仅要练知识, 还要练节奏和习惯,才能让你摆脱平时做得好,考场上脑子一片空白 的魔咒。也只有了解并适应学习中看似不进反退的阶段,才能一直感受到进步的喜悦, 保持 学习的动力。因此我个人觉得,从上面三个方面提高自己, 并且利用螺旋上升的过程比对自 己的状态,是对所有人都适用的,并且能培养出保证上考场能发挥出水平的真正能力。
三、 行测学习心得:
我的主要方法是: 跟课掌握基础知识体系——单项刷题——套卷真题与单项结合, 而贯穿始终的是错题收集和反思。
看错题时我会思考几个问题:
1、这是我学过的知识点, 还是没学过的?
2、如果学过, 对应的是哪个知识点? 如果没学过, 有没有可能从题干中得到的信息做出来?
3、做错的原因是知识点掌握不牢, 思路歪了, 还是纯粹眼瘸, 看漏了, 甚至看着 D 选了 B?
思考过后,针对这道错题,我就会采取相应的措施:
1、重新模拟考场遇到这道新题的应有思路;
2、复习并高亮掌握不牢的知识点;
3、修正做题思路(比如类比,一定要结合选项修正示例的词语关系,不能按自己理解去硬
套);
4、改善做题习惯(比如用笔尖虚划文本以强迫自己看到每一个字,答案先勾上再写 ABCD)并给自己一点惩罚(比如打自己一下手背)。
整体节奏和时间安排训练的习惯是这样的: 按考试时间早上 9 点-11 点刷整套卷。每个 模块的起点和结束时间在卷子封面写上时间, 最后留 15 分钟涂答题卡, 这样可以把握自己 每个模块的时间,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调整。
以我自己为例,我的资料和数量相对较弱,言语是强项,并且需要一定时间进入状态。 根据长久的磨合形成了以下做题顺序:
一、常识——会就是会, 不会就是不会, 每时每刻纠结的, 开头用来进入状态。需要注意时间,控制在 10 分钟以内, 7 分钟为佳。
二、资料——我的偏弱项, 趁着头脑还清楚的时间做。15 题控制在 20 分钟, 20 题控制在 30分钟, 一旦超时立刻停止。广东省考, 国考我都没有完整做完资料的, 但及时止损没有影响大局。
三、言语——选词填空是我的强项, 用来切断资料没做好带来的消极心态。用时已经稳定在20 分钟以内, 所以这个模块不再注意时间, 按正常状态尽快做就好了。
四、逻辑——图推可能有 1-3 题不会, 先放着, 做完逻辑模块, 再回来看一下。如果离考试结束还有 50 分钟以上, 可以仔细做, 如果仅剩 40 分钟,立刻停止。
五、数量——先整体看一遍题目, 优先做标准模式题如牛吃草, 鸡兔同笼, 余数问题, 简单排列组合和概率, 再做工程, 路程, 和条件有很多等于, 看上去可以列方程的, 最后捡一些题干短的题。
结束还有快 15 分钟时,适时停止开始涂答题卡,包括不会做的题也要蒙一个涂上,保证自己做出的题目都能得分。 涂完还有时间, 再翻看试卷,做出的题去擦改答题卡。
四、 申论学习心得:
我本身作文功底一般,相比行测, 申论方面的努力要欠缺一些, 思路还没有成熟稳定, 遇上合适的题目分就还不错,遇上不趁手的就会翻车,所以就写一些广义适用的。
1、掐时间写真题。
2、一开始可以跟着老师走,有一定基础以后, 申论答案要多看,找到自己的最优解,综合 修正自己的思路,再重写进行复盘, 不要被局限住。
3、平时多积累能用上的事例,用典,表达方式, 但空闲时间可以多看看历史书籍,文学书 籍,时事相关的采访。比起功利性的记忆下来的东西, 真正打动你的故事和语言会记得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