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萝卜卷子店(炮车镇四王村做的萝卜卷子)

东海县萝卜卷子店(炮车镇四王村做的萝卜卷子)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1-15 07:45:56

听说我要去连云港,朋友们第一反应就是:“你要去吃海鲜吗?”转念一想,犹豫了一下,用略微颤抖的声音说:“还要去吃那个东西吗?”

那个东西就是豆丹!

好奇的朋友肯定会去搜这豆丹是啥,一种豆子吗?或是丹药之类。

网上一看图片,心理承受力差的立马感觉辣眼睛。原来豆丹是一种像大青虫一样的肥硕的虫子。

这豆丹在有的地方叫豆虫,比如山东等地也吃这玩意。但是最出名的,就属连云港了。这回过来,高低得整一盘,优质高蛋白,大补。就是来这里的前几天找不到饭搭子,所以留到最后一天跟海鲜一起整。

那问题又来了,到连云港,不吃海鲜,不吃豆丹,都吃些啥呢?

作为一个吃货,现在到了北方,一个人不敢轻易下馆子,动不动点个菜上一大盘,容易把人给撑着!

我开始走小吃路线,丰富多彩、烟火气十足的小吃就能填饱肚子了,顺道还能把各个景点逛一通。

前面一天两晚的安排是这样的。

逛逛海州古城,再把盐河巷和民主路老街逛一逛,时间就差不多了。这从海州古城到民主路老街有五六公里,看到居民区多的地方就走走路,走不动了就坐个公交。

完美!

去盐河巷正逢周五晚上,人气那个旺,一派繁荣气象。

虽说是个旧址,但是也是个集景点、夜市、步行街一体的地方。

梅花糕,这零食好吃又好看,就是吃急了烫嘴,里面如果是豆沙馅的,那会粘着烫,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个道理。

吃甜的多了有点腻,来一份东北小吃炒冷面。

逛完一圈,看到有一卖港城水糕的。这水糕在苏北比较常见,也算是海州这里的城市记忆了,很多人从小吃到大的。

看到一家卖肉圆子的,很多人围着摊子吃。

我买了一份,这肉圆子里面淀粉加的多,虽然有点弹牙但是没啥肉味,不太符合我的喜好。

海州区这边看到好几家冰糖葫芦店。

到北方,怎么能不吃冰糖葫芦呢?不吃的话,买点滚了糖霜的山楂也是极好的,吃多了小吃,吃几颗山楂,这不比消食片好?

回酒店走到附近有家姚记烧烤,实际是炸串,蛮多人排队,网上看了评论,是很多人的回忆。

海州古城是连云港市的摇篮,这里又是一个景区和居民区融合在一起的地方。

来海州古城,登朐阳门可以俯瞰整座古城。

秋冬季节,树叶与橙黄的屋顶一个色调,满城像披着一层金色铠甲,甚是壮丽。

古城一条主干道直通市中心,两旁的枝干道倒是有一些寺庙、古城门、城墙,以及街头巷尾各种小吃。

我经过的时候还没到饭点,在北方,外面太冷了,你能看到在寒风中排队的店,绝对不会差。但是如果看到某个店门口静悄悄,不敲门进去,你是不会想象到里面有多热火朝天。

从古城往民主路返回,坐了个公交,到西城综合市场附近下车。

市场门口有一家“桑传丽豆腐坊”,传出阵阵豆香味。我看那素鸡卷热腾腾,泡在卤汁里特别诱人,赶紧买了一块,论斤称的,一斤七块钱,一块切开的卷不到两块钱。

这素鸡卷一层层的里面饱含卤汁,一口下去老卤的香味中有些嫩嫩的口感,豆香味细细地品了出来。

太妙了,我后悔买少了。

豆浆直接用袋子装的,热腾腾,一袋才两块钱。

我刚买了一袋准备走,一位行乞的老太婆坐在豆腐坊旁边,跟我说请她喝个豆浆。

我一般愿意施物不施财,于是在这寒冬将至的傍晚把豆浆给了她,再去买了一份。

老板娘奇怪的说,你刚不是买了一袋吗?我说送人了。老板娘会心一笑,秒懂。

民主路老街的对面,有洋桥巷再就业一条街。

里面很多摊子卖着卤菜,羊肉,炒货,肉类,粉面等等。

猜猜中间这个白乎乎的是什么?

民主路老街有一条路都是卖古玩的,我没啥兴趣,越往东走,吃的东西越多。

“祥和豆腐卷”是我没想到要排队这么久的一家小吃店。

卖的东西不多,豆腐卷、韭菜卷、萝卜卷、稀饭和卤蛋,冬天没有小瓜卷。

这豆腐卷是用薄薄的馄饨皮包着馅,放平底铁锅上煎出来的,只煎一面,所以一边脆一边嫩。

一块钱一根卷,吃了六根有点撑肚子。再来一碗三块钱的稀粥,实际是蛮浓稠的掺了黑米的粥,不到十块钱就填饱了肚子。

可是为了吃这几根卷,我排了四十分钟队,虽然味道还可以,但是下次叫我排这么久,恐怕就不去吃了。

不排队的话还是可以的。

“老海边煎饼”是一对老夫妻经营的店,煎饼在东海和赣榆比较流行,连云港与山东接壤,饮食上也是有相近之处的。

这条街还有一家“新浦味芳楼”,想去试试就是肚子已经装不下了。

想想板浦凉粉还没吃,娃娃鱼也没吃,这娃娃鱼可不是保护动物,而是一种类似于凉虾的小吃。

逛了一天两夜,吃的净是偏素的小吃,后面两天得大开荤戒了!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