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的数学单元试卷终于找到了,在学校厕所的粪便池里。
早上到校,原计划进行单元试卷的评讲。可是,改好了的试卷放在办公室桌上,怎么也找不到了。
前一天中午,学生单元测试,下午将试卷全部改完,并按分数的高低排出了名次,同时将试卷内容根据学生错误情况逐一分析,并记录下来,与试卷一起放在办公室桌上。试卷哪儿去了呢?到处找也找不着。明明就放在办公室桌上的啊!
向班主任反映情况,猜测:会不会哪位熊孩子搞恶作剧了?各种猜测,可能是平时成绩好的,这次考差了的学生干的。也可能是害怕排名次的中等生干的。不会是成绩差的学生干的,因为,差生已躺平,对成绩无所谓。
在班主任的建议下,哪怕课上不了,也要把此事查个水落石出。由于我平时每次单元测试都这样进行,会不会因为我的做法错了?第一节课,班主任的语文课。班主任先进行集体训话,讲了一些诚实做人的道理;犯了错首先要承认错,承认错,才能改正;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并软硬兼施,如果不承认,将查看学校摄像头,一旦被查出来,交公安处理……
接着,我进行了民意调查,要求如实回答。并承诺,只要知道真相,不公开处理。如果这次调查还查不到真相,过了这节课就去查看学校摄像头。调查内容:
(1)你对平时的单元测试的排名是支持?还是反对?有没有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
(2)你这次单元测试考得怎样?担心不担心成绩退步?
(3)你认为以后排名次这样的活动还要不要进行?为什么?
(4)你有没有拿昨天已改好的试卷?有没有看到谁拿?试卷在哪儿?
由于我平时虽然排名次,但我强调单元测试只是了解大家对所学内容掌握得如何进行一次了解。在评讲试卷时,从名次,分数,以及学生解题过程及书写等多方面给予肯定。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查结果,大家一致认为,支持排名,可以看到自己是进步还是退步。知道自己在班级里处于什么位置。自己没有拿试卷,也没看到别人拿。
只有五年级刚从外地转来的一个学生,平时无法跟班学习,班上成绩最差的一位学生,从来不给他排名,也无需排名。他这份试卷没做完,试卷正是他拿的,扔到了学校厕所的粪便池里。
谁也没猜到是他搞了一个恶作剧。为了兑现承诺,我没有公开处理,只是对他进行了个别教育。后来,由于统一不允许公布成绩,不允许排名次,再也没有这样进行过。
农民种地,知道自己的收成,工人做工,看到自己的业绩。学生的学习也应该有成绩。从学生的成绩中可以了解到学生学习的情况,也能了解到教师的教学中存在哪些缺失。分数只是一个形式,没有分数,成绩与缺失一样存在。钩钩与叉叉同样能反映问题,只是分数便于统计。正确看待分数,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正确运用分数,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
那个把试卷扔到厕所的熊孩子,其实是因为无法跟班学习,不参与班级活动,失去了存在感。其实,这个孩子还是有要好心的,只是在每次评讲试卷时忽略了他的存在,使他成为班上的特殊学生。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了恶作剧的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