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人做公益,是会让公益更受伤。
今天我看到了一个新闻,说是浙江金华武义县出台了这么一个政策:家长要想让孩子在当地上好的学校,必须拿够积分。积分越高,上的学校越好!而拿积分的方式,除了根据你的年龄、学历、发明创造等等等之外,还可以去献血。献的血越多,拿的积分越多,最高可以拿到30分。还可以向当地的慈善机构捐款,每捐一千块钱可以得2分,最高可以得20分。
这个做法引发了很多人的热议,很多人就说:让孩子上个好学校,居然还需要让家长去献血,这不是强迫的做家长做公益吗?捐款,自然也是一样的道理。其实大家没有看到,包括年龄、学历、发明创造等等在内,也是一种歧视。
(北京国咨律师事务所律师拍摄)
毕竟,孩子接受的是义务教育。在义务教育面前,每一个孩子都是平等的,不需要因为家长的原因,而有这样那样的积分。所谓社保交得越多,积分越多;在当地住的时间越长,积分越多等等,这都是对义务教育错误的理解。而强迫人去献血、去捐款,更是让公益严重地变了味。
中国人并不缺乏公益之心,很多家长也经常去献血。在十年之前,我就经常去献血,我觉得这是一种挺光荣的事情。给公益机构,我也经常性捐款,并且我现在也是一些公益机构的月捐人。但是所有的捐款、献血,都是我自愿的,不是被强迫的!正是因为自愿,所以我才感觉到了做公益的美好。
浙江金华武义县的这个做法,说实在话,只会让人对公益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当地说积分越高,越可以上好的学校。我要说,义务教育所有的学校都应该是一样的,课桌应该是一样的,教室应该是一样的,老师应该是一样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应该是一样的。如果不一样,就要想方设法让它一样。
(北京国咨律师事务所律师拍摄)
每一个孩子从一出生,他都是平等的。作为公民,他有权利在任何一所义务教育学校接受教育,这是一个基本的公民的权利常识。我想无论金华的武义县,在积分的问题上做出什么样的解释,这种解释都是错误的。
请记住,孩子只要他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年龄,他是可以可以进入任何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如果在当地义务教育学校有质量高低之分,那只能说当地的义务教育出了问题,当地的教育管理部门出了问题。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我的这个观点?
很多网友给我留言说:曹老师,这段时间怎么不见你说新闻了?那是因为一来我们国咨律所搬家了,从易心堂搬到了华普国际大厦,所以今后大家到律所要到华普国际来。搬家,自然很忙。
(北京国咨律师事务所律师拍摄)
第二个,我生了一段时间的病。病得虽然不重,但是浑身没有力气,包括今天大家也看到我在咳嗽。好在这段时间经过调养,身体慢慢得算是恢复了。所以从今天开始,如果有一些我感兴趣的新闻,也会跟大家聊一聊、说一说。
从绝望走向希望,从黑暗走向光明!我是北京国咨律师事务所首席顾问曹保印!如果你有什么法律问题希望咨询的话,请给我留言,我会在这里等你。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根据北京国咨律师事务所首席顾问曹保印【曹说法·重案盘点系列】视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