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锅鲜粘卷子怀柔(怀柔铁锅卷子的做法)

一锅鲜粘卷子怀柔(怀柔铁锅卷子的做法)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1-15 02:28:25

无论在北京还是天津,扁豆焖面是便利店里太普通的日常料理了。普通得我经常想不起它的存在,比番茄炒蛋还缺少存在感。

然而这又不仅是因为它的普通——想不起,是因为我家既不做它,也不吃它。

(图片来源:网络)

扁豆焖面到底是什么地方的家常菜呢?既查不到,也推测不出。

有人说是山西。这倒也有可能,毕竟山西人做面食全国一绝。扁豆焖面这么经典的北方小吃,就算起源地不是在山西,应该也在山西人的餐桌上扮演着比较重要的角色。但是老罗的公众号上发过扁豆焖面的菜谱,还说山西的扁豆焖面又叫卤面,和北京的扁豆焖面不是一回事。

老罗的扁豆焖面(图片来源:罗生堂)

那北京的扁豆焖面该是啥样呢?更不知道了……因为我,虽然确实是在北京吃到了第一口扁豆焖面,但那可是在7-11——同志们,是7-11哦,能在北方把番茄炒蛋做成甜口的7-11哦!谁能确定那里的扁豆焖面就是正宗的北京做法?

别管是不是“真·土著·北京·豆角焖面”,第一次看到货架上这种焖面的人,可能会吓一跳:黑乎乎的酱色,其貌不扬的扁面条,本来就很扁的扁豆在烹饪过程中被压得满脸褶。而且配菜也没什么惊喜,除了扁豆之外,就只有一点胡萝卜,还有一些看上去倒是炒得很嫩的鸡蛋(后来好像变成了肉丝),二者也被酱汁染得黑黢黢的。总之,不像是能勾起食欲的样子。

然而在识货的人眼里,就不一样了:酱色是油香,被压扁的扁豆是焦香,再看看远比其他简餐便宜的价格,能不夸一声“真香”么?

7-11老版的扁豆焖面(图片来源:小红书。作者ID:二月吖)

有段时间我特别喜欢7-11的扁豆焖面。下班时路过7-11,顺手就买这个当作晚餐,天天买,直到吃腻了为止。但是那时还不会做饭,所以就算觉得好吃登顶、好吃上天、好吃得一唱三叹,也没想过研究一下做法——其实现在想想,基本就是普通的炒面,配菜放扁豆等等,和老罗讲的做法不一样。但我直觉他那一版更靠谱。

是靠谱,还是更贴近回忆……说不好了。对,我的确只吃过7-11的扁豆焖面,但是在京郊,还有另一样让我印象深刻的面食:粘卷子。也有的地方叫它“一锅出”。和扁豆焖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就又扯远了。还是先说回北京的扁豆焖面。

顾名思义,“焖”这个字是在描述面条的成熟方式。就是说烧这只菜时,面条是要“焖”熟的,而不是蒸熟、煮熟、炒熟。啥叫焖?把锅盖一扣,调到小火,靠锅里的汤汁煮熟内容物,或靠着汤汁的蒸汽把内容物蒸熟,就是这样的操作。

苏式焖肉面。唇红齿白的五花肉是多么美好啊!(图片来源:日食记)

所以我才说老罗的方子经得住推敲:先把五花肉煸香,放扁豆炒到半熟,然后加水,再把生面压上去,扣上锅盖焖一刻钟(见《》)。这一套活做下来,能确保面条是在锅里被蒸汽烀熟的。且那蒸汽还带着扁豆的清香和五花的脂香,能不好吃么!

当然,如果只因为抠字面含义,就说这个做法地道,说服力还是不太够——这就要说到前面讲的粘卷子(一锅出)了。至少在我所知中,大兴、怀柔、平谷,都会做这道颇有农家菜风格的快手主食:先将豆角炒熟,加料,加水,然后把用呆面(死面)现拧的面卷子码上去,再盖上锅盖,半炖半焖一段时间,就可以起锅了。锅盖一开,你会看到卷子被蒸汽烀得喷喷香,靠下的一半还染上了诱人酱色,但仍然保持着韧性和嚼劲。就算是不爱吃面食的人也扛不住,会忍不住要求来点儿尝尝。

粘卷子可以做出很多变化来,比如“大户人家”就可以多多地加排骨或者五花肉进去——有豆角(扁豆),有五花,有面食,而且面是在锅里焖熟的。这路数熟悉吧?

还真有点想再去吃一次(图片来源:网络)

不过把眼界放得更宽更远的话,“一锅出”当然也不是北京的专利。前段时间无意看到了东北的烀饼,别称“豆角盖被”的,同样可以看成这种烹饪方式的变体:豆角和五花炖熟炖香,然后扯开和好的面,擀成又软又薄的饼,盖到一锅的豆角炖肉上。最后是惯例的扣锅盖——等——时间一到——起锅——吃。

一气呵成。只要你不怕烫了嘴。

一时找不到好看的图片了。但是信我,这个真的好吃(图片来源:网络)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证明扁豆焖面这东西不仅家常,而且源远流长。在北方所拥有的广泛亲族,充分证明了它有多好吃……不,是证明了它的生命力。连我在这么多年之后,始终对它保有的那份说不清道不明的牵挂,也变得理直气壮起来。

只可惜生命力强,不等于容易上手。老罗自己也说,扁豆焖面的难点在于锅里水量和灶上火力的平衡。水多火小,面条就泡烂了,变成一锅疲软的疙瘩汤;水少火大,就算烧到干锅面条也熟不了。水多火大,烧出来虽然吃得,但是面条的咬口总归差着点;水少火小……怎么的,没钱交水费和煤气费?

总之,和其他需要经验托底的菜谱一样,又是一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家常菜。如果想把回忆里的味道复刻出来,怕又得反复把这个菜谱刷很多遍才行了。

烧了三次,总算做对了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值大暑。“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但赶在当下,再享受几顿扁豆焖面,也完全没问题——我一直觉得扁豆焖面是独属于夏季的食物,奇怪。不知道为什么。

也许是因为老北京人的饮食习惯:吃扁豆焖面时,是一定要配着醋蒜汁的,至不济也得有醋。这一酸一咸,就有了在溽热中苦中作乐地度夏的感觉了,绝赞!难怪7-11的扁豆焖面便当都附赠一袋醋。

当时刚到北京,还完全理解不了这样的饮食审美。如今离开多年,反倒懂了。这袋醋是想留住夏天。

2021年7月22日

【写在后面的话】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2021年10月14日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