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省份的高考评分细则可能会有所不同。
改卷规则由大学教授制定,题目的答案和评分细则也是由命题中心制定的。数学第一问写什么给几分,写到什么程度给几分,写了什么不给分,这些都需要在制定评分细则时考虑。另一种方法做这道题目怎么样给分。
文科、理科的评分细则都要制定一个评分细则,评分答案和评分细则是不一样的。答案是教育部命题中心命制出来的,这份题目就会给你一个答案,答案是命题中心给的。但改卷的时候不能简单的就拿到一个答案,这样写给几分,不是这样写的。换一种方式写给几分,把这些可能性的情况都要罗列出来,然后给的这个标准叫评分细则。
每一位改卷老师正式改卷以前都有一个试改的过程,试改完了以后对评分细则再做必要的调整。各省改卷的评分细则当年改完卷结束以后都严格的讲,对于每一位改卷老师都有一个要求,不允许出去乱讲。
这个数学卷子的12分怎么样写给几分,怎么样写给几分,不允许对外讲的。一般的好多省份的评分细则保密期是5年,为什么不立刻的给社会公布?就害怕引起一些争议,惹一些麻烦,影响后边的高考的录取。
社会的舆论,我们都知道高考是一个牵动整个社会稳定的重要的因素。高考改卷也好,录取也好,命题也好,出现微小的波动都会引起整个社会阶层的动荡。为了稳定,所以它有一个保密,所以去改卷的老师都要签一个保密协议。
同一个题目,不同省份都用的这套卷子,同一个题目制定的评分标准各省都不一样。我曾经看到过过期的保密的试卷,这个题目第一问有的省份给,比如数学,有的省份第一问当然难度肯定是低的,第2问难度更高的。按照要求,根据思维量、书写量等等,第一问应该给比较少的分数,第2问应该给比较多的分数。
但在不同省份里边,同一个题目可能得分点的给分是不一样的。比如教育欠发达地区,学生的这个题目,做对的学生很少,得分率很低。可能第一问相对比较简单的,第一问给的分值不一定很少,甚至有的题目在有些省份给的分值比第二位还多,这是有的。
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做?这是不,这是应该是不符合规定的,他就是为了总体让我们省的数学卷子的平均分不能太低。理中卷子物理的这个题目,我们省的水平比较低,我们每年的分数线只有不到400分,我们想让学生的总体分数拉高一点,这个题目的第一问得对的学生本身就不多,你还给的分值又很少,有的就有意识的拉高了。
另一个省份,人家的教育基础比较好,100的分数线都在500分左右,人家的要求就严格,第一问4分第二问8分,加起来12分。比如说一个数学题,可能有的省份第一问给6分,第二问也给6分,会不会出现?
我就发现某一个省份得物理卷子,因为我是教物理的,我关注物理,我就从得分了改卷老师那得到,当年他们改这个物理14分的题目的时候,给第一问给的是8分,给第二问给的是6分,第二问要比第一问难的多,但给的分值又少。当然这个是不合理的,不科学的,但他就是为了让我们今年这个理综卷的本身比较难,我们理综的总体成绩稍微提高一点。
还比如作文,我上一上一个课程里边讲过,有的省份的作文的平均分是47分48分,有的省份的作文的平均分是40分多一点,四十点几分,那就是把握的不一样。这些大家我们都需要了解,我上一次专门讲过,为这个讲过一节课,大家要了解这是评分的一个规则,大家需要了解第二个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