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一)
精华学校高中化学教研组 高东辉
一、试卷结构与题型
试卷包括两个部分:选择题、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填空、实验、计算、简答题。
二、试题特点
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及《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要求,从知识和能力层面对学生进行了全面考查。既体现了有利于教育改革的平稳过渡,也充分考虑了北京高考复习实际教学现状和预期,同时继续保持北京高考化学的命题特色。
进一步关注化学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一方面考查了考生的学科知识,另一方面对考生进行了传统文化教育,凸显了考试的教育功能。
如第1题考查古法酿酒的变化过程;第2题化学与生活的结合;第5题利用化学知识进行污水处理;第14题我国科研新成果的展现。
考查学生在特定情境下知识的调用和迁移能力
选择题、主观题的命题,往往知识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对知识进行了整合,以新的特定情境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基本方法,说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考查。
如第8题乙酸乙酯的制备与碳酸钠性质分析的结合;第9题混合溶液中离子问题与平衡移动;第10题钢铁腐蚀知识的迁移;第13题回收蓄电池中的铅;第18题双氧水漂白效果与溶液环境的影响;19题电解氯化铜时出现的特殊现象分析。
这些题中每一个知识点都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在考卷中以重新组合的形成呈现在新的情境中,需要考生能够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命题新颖,综合度高。
关注化学实验在化学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除了在新情境中考查知识调用与迁移能力,还更加侧重对实验的考查。
4、7、12、16、17从不同角度考查基本的实验方法、实验思想,要求考生要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现象预期、实验操作顺序、实验过程的环境分析和实验设计等方面进行认真学习分析,促使学生提升思维广度和深度,提升化学学习能力,增强创新能力。
试卷整体涵盖了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的各个部分。尤其在有机化学的考查中,降低了考查难度,提升了分析能力考查。有机选择及热化学的考查更多地是以综合知识考查的形式出现,如6和11题。
命题更加侧重测量考生自主学习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突出测试考生已有的和潜在的学习能力;从注重知识积累向注重学习过程,从提升能力走向提升科学素养。这些方面都非常切合高考改革精神。
三、对高考备考的指导意义
1. 从简单的记忆性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
2. 注重分析过程,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3. 从简单知道结果向实验分析、实验思想建立方向转变。
总之,高考的复习必须重视教材,对教材的基本知识必须严格掌握,同时不能仅限于教材,要对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二次加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关联,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做题方面,更要注重新情景,强化读题能力、过程分析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