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分析(初中化学前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分析(初中化学前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首页化学更新时间:2024-09-07 22:33:25

例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水加热后有气泡产生 B.蜡受热熔化 C.海水蒸发析出食盐晶体 D.白糖加热变黑

解析:根据物质的外形,状态有无变化,以及是否有某些现象发生,是可以作为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参考,但最科学的办法是通过实验来检验它是否生成了其他的物质,例如本题的选项A和C从表面看好象有其他物质生成,A有气体放出,C有食盐产生,但它们都不是水发生了变化,而是溶解在水中的空气的逸出和食盐析出而已。

选项B,蜡受热熔化,也只是状态变化,液态的蜡仍然是蜡,冷却后又成为固体蜡,本质未变,但选项D,白糖加热变黑,这种黑色物质已不是白糖,它既无甜味又不溶于水,已完全失去了白糖所具有的性质,它是炭所以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D

例2.在下列各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A.酒精可以燃烧  B.白糖可溶于水 C.生石灰遇水能生成熟石灰 D.铁在潮湿空气中能生锈

解析:选项A,由于酒精燃烧时,酒精发生了变化转变成水和二氧化碳,产生了其他物质,同时发光发热,选项C,生石灰遇水时转变为熟石灰,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生石灰发生了化学变化。选项D,铁在潮湿空气中能生成铁锈,铁锈与铁是完全不同的物质,所以这三项都是指化学性质,选项B,白糖可溶于水,属于溶解性,所以选项B属于物理性质。

答案:B

例3. 下列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在容器上方,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解析:给试管加热应用试管夹夹持;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易失火;手直接拿砝码会污染砝码或引起锈蚀而导致称量不准确,应该用镊子拿取;滴加液体时若滴管触及容器壁,容易弄脏滴管,污染试剂瓶中的试剂,故该题选D。

答案:D

例4. 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解析:使用量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操作要领是“一平二看三读数”,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要把量筒放平稳,使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读出正确结果。②为了避免增大误差,选用量筒时应根据所取液体量选用,不可过大或过小。③为了防量筒破裂,量筒不可量取热溶液,也不可进行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器。所以A不正确。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拿起试剂瓶,标签向掌心,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倒入。所以B正确。取用较少量液体时用胶头滴管吸取,胶头滴管竖直悬空于容器上放。所以C正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操作D是正确的。

答案:A

例5. 如图实验操作中:

1.正确的操作是 (填字母)。

2.指出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3.请结合上面的错误示例,探究在平时实验中,因操作不正确可能造成的后果(任举两例)。

解析:本题考查固体粉末的取用、向试管里滴加液体等基本操作。取用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操作,操作要领是“一斜二送三直立”。立即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试管底部,所以A正确。而取用较少量液体时用胶头滴管吸取,胶头滴管竖直悬空于容器上放,B中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有可能把试剂瓶中的试剂污染,所以B不正确。

另外像取用块状固体或密度较大金属颗粒用镊子操作,操作要领是“一横二放三慢立”即将仪器横放,用镊子将块状固体药品放入试管口,然后慢慢地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块状固体缓缓滑至试管底部,否则块状固体药品容易把容器底部打破;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否则,易把试剂瓶中的试剂污染;往试管里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靠,防止液体洒落。

答案:1.A 2.B不正确,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有可能把试剂瓶中的试剂污染。3. ①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否则,易把试剂瓶中的试剂污染②往试管里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靠,防止液体洒落。

例6. 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答案:C

例7.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

A.乙醇可作燃料 B.氧气用于炼钢

C.金刚石用来裁玻璃 D.氯化钠用来制纯碱

答案:C

例8.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案:C

例9.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风力发电 B.石油蒸馏得到汽油等 C.海水晒盐 D.煤分解得到煤焦油等

答案:D

例10.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答案:C

例11.下列错误的实验操作中,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是 (   )

答案:B

例12.2008年9月11日,国家卫生部证实: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导致全国各地出现许多婴幼儿肾结石患者。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 在高温下能分解成氰化物和氮气

B.密度为1.573克/厘米3

C.能溶于热水

D. 纯白色晶体

答案:A

例13.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或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托盘天平,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B.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C.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

D.试管,加热时所盛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答案:D

例14.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答案:B

例15. 托盘天平是利用杠杆原理制造的一种称量仪器。如果仅用一个20 g的砝码称取19.5g的食盐,现有如下操作步骤,正确的称量方法是( )

①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大小相同的白纸 ②将20 g砝码放在左盘 ③将20 g砝码放在右盘 ④将游码拨至0.5 g刻度处 ⑤在右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 ⑥在左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

A.②④⑤ B.③④⑥ C.①③④⑥ D.①②④⑤

答案:D

例16. 写出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1)把容器放在桌子上使劲塞进塞子____;(2)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____;(3)被加热的玻璃仪器外壁有水____;(4)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地方____;(5)加热后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____;(6)未经洗涤的滴管直接吸取别的试剂___;(7)洗涤刚加热过的试管___;(8)取用细口瓶中的药液时,标签没有朝着手心____。

答案:(1) 容易破裂;(2) 失火;(3) 玻璃仪器炸裂;(4) 液体喷出伤人;(5) 蒸发皿炸裂,烫坏实验台(6) 污染试剂;(7) 试管炸裂;(8) 腐蚀标签。

例17、写出下列图示仪器的名称。

答案:烧杯、试管夹、试管、水槽、量筒

例18、将下列各仪器下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在相应的位置上。

(1) 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2) 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是  

(3) 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 ;(4)用于搅拌的玻璃仪器是

(5)需要垫加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   ;(6)用于过滤液体的仪器是  

(7) 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8) 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的仪器是

答案:⑴f、⑵b、⑶d、⑷a、⑸b、⑹g、⑺c、⑻e

例19. 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名词填在下列横线上。

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白色固体 ,加热碳酸氢铵能生成氨气(NH3)、二氧化碳(CO2)和水(H2O) ,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加热时能产生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能变浑浊

答案: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例20 . 填写实验基本操作中的数据:

(1)、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要使用漏斗,但酒精量不得超过灯身容积的 

(2)、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还应注意液体体积不宜超过试管容积的  。加热时试管宜倾斜,约与台面成 角。

(3)、用试管盛装固体加热时,铁夹应夹在距管口的  处。

(4)、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 克。

(5)、在实验时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  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6)、使用试管夹时,应该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固定在离试管口的 

答案:(1)、2/3(2)、1/3、45度(3)、1/3(4)、0.1(5)、1-2(6)、1/3

下一篇文章 第二单元空气复习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