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8分)
《长安三万里》和《封神》,以殊途同归的方式证明了传统文化的号召力[A]作为一部动画作品,《长安三万里》没有用夸张的方式神化古人,片中的李白通过写实与写意的结合,虽有才华横溢的一面,也在选择前进中曲折[B]高适不善言辞( jīng jīng)业业,但终于等到大(qì)晚成的一刻[C]而《封神》在剧本不断改编的过程中,从俗套的“旷世绝恋”变成精彩的“质子寓言”,纣王从工具人式的昏君变成野心勃勃的枭雄,妲已从背锅的“红颜祸水”变成兼具动物性和人性的“哈基米”[D]新颖的 、史诗的 、真实的 ,丰沛的 ,使得《封神》逆势翻红。
1、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jīngjīng) 业业
(2)大(qì) 晚成
2、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叙事 情节 情感 还原
B.叙事 还原 情感 情节
C.情节 叙事 还原 情感
D.情节 叙事 情感 还原
3、下列方括号中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B., C.。 D.。
4、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片中的李白通过写实与写意的结合,虽有才华横溢的一面,也在曲折中选择前进
B.通过写实与写意的结合,片中的李白既有才华横溢的一面,也在选择中曲折前进
C.通过写实与写意的结合,李白既在片中选择中曲折前进,也有才华横溢的一面
D.片中的李白结合写实与写意的方式,虽有才华横溢的一面,也在选择中曲折前进
5、古诗文默写(7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2)《过零丁洋》表现诗人誓死报国、民族气节的名句是: , 。
(3)李白在《行路难》一诗中用典故表达了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是; , 。
(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 ”写晴日白天所见,描绘了洞庭湖的明丽秀美。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7分)
湖心亭看雪 [明]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B.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是日更定矣
D.是金陵人,客此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7、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
A.文章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绘夜晚西湖的雪景,呈现出一幅意境幽远的湖山夜雪图。
B.“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为下文埋下伏笔。
C.三个“与”字,把天、云、山、水连接在一起,“写出天地间一片浑然难辨的白茫茫景象。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痴”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猫写,深化意境。
8、选文和下面链接材料在描写雪景时运用了相同的写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种手法的好处。(3分)
[链接材料]
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养生、高眉生、王畹生、马示卿、潘小妃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颌之,竟不得醉。
(张岱《龙山雪》)
[注]①颌(hē):同“喝”。
(二)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9-11题。(8分)
秦兵逼淝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②遣使谓阳平公融③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④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少却,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序因与张天锡、徐元喜皆来奔。获秦王坚所乘云母车。复取寿阳,执其淮南太守郭褒。
(选自司马光《淝水之战》)
[注释]①陈:同“阵”,军阵。②谢玄:东晋时期名将。③阳平公融:即苻融,前秦宗室大臣、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征东大将军,封爵阳平公。④坚:符坚,前秦第三位君王,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
9、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2分)
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
A.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
B.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
C.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
D.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
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
11、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东晋为什么能够取胜?请结合语段分析出其中一个原因。(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8分)
会说话的汉字 白远新
①认识一个汉字,就像认识一个人。认识许多汉字,就像认识许多人,并与许多人说话。那么汉字说出来的话是什么呢?我认为,会说话的汉字就是一篇小说、一篇散文、一首诗歌。
②综艺节目“朗读者”让朗读者读小说、散文、诗歌,给大家听,不就是汉字说话了吗?
③《淮南子·本经训》里有言“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意思是:仓颉创造了汉字,上天被感动下了一场粟雨;鬼魅已不能隐藏行迹,在夜间哭起来了。从此,汉字的出现,就像一场暴风雨,洗刷了之前的蒙昧和黑暗,开启了一个新的文明。
④小说是由汉字拼凑而成的一个个故事。作家崔道怡说:小说里的汉字要有修辞,有成语也有土语。例如,“嘚瑟”是东北的一句土语,它们在小说里出现后,好多文章用上了“嘚瑟”这两个汉字,也有不少人说上了“嘚瑟”这句土语。崔道怡又说:小说的语言要有声响,有色彩,有质感,有动态。例如,《红楼梦》里刘姥姥初见王熙凤,只见她,“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贵妇的服饰,使农村的老太太眼花缭乱,这就是色彩。所以说,小说用以建构虚幻世界的砖瓦木石,唯有一个个汉字。
⑤散文是用汉字书写的好风景。作家郁达夫说:“现代的散文,作者不忘自我,也不忘自然与社会。即使写到了自然景物,也总是点出人与人的关系或人与社会的关系,以抒怀抱;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就是会说话的汉字魅力所在。”譬如周氏兄弟的散文,一个奇崛,一个枯淡,各有独特之风味,令人百读不厌。
⑥诗歌是由汉字塑造的艺术品。一方面,凝练的汉字促成了诗歌的意境之美。一首诗里的汉字很少,可它一个字能顶许多字。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其中的“直”与“圆”二字,字少而意丰。大漠的烟直冲云天,又大又圆的落日孤悬于地平线之上,构成一幅空间阔大壮美的画。另一方面,会说话的汉字构成诗歌的韵律与节奏之美。例如《关睢》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四字一句,两字一顿,“鸠”“洲”“逑”为韵脚,共同构成了诗歌韵律美和节奏感。
⑦今天,汉字已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上汉字。很多中国文学作品被译成多国语言,许多文学爱好者领略到中国文化的魅力。让我们一起学习汉字,用好汉字,来领悟天地之美,领悟历史与空间的辽阔,把对汉字的感悟升华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选自《辽宁日报》,有删改)
12、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开篇提出中心论点:“认识许多汉字,就像认识许多人,并与许多人说话。”
B.第②段提出综艺节目“朗读者”是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进一步证明了中心论点。
C.第⑤段中提到周氏兄弟的散文,一个奇崛,一个枯淡,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D.“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证明了小说的语言要有质感。
13、简述选文第④段的论证思路。(3分)
14、有人认为,学习汉字只要知道怎么读、怎么写就足够了,不必深究字的本源意义。请联系自己学习汉字的经历,结合本文及下列材料谈谈你的认识。(3分)
[链接材料]我们的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它的独特魅力,是永远不可能改变、也是无可替代的。即使是汉语拼音,可以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工具,但是决不可能代替汉字本身,因为它没有也不可能具有那种魅力。
(选自袁鹰《汉字的魅力》)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4分)
慢慢绽放 简平
前阵子,朋友问我,他送我的那盆红梅有否开花,他说他家的开花了,他还发来照片让我看,那真称得上是怒放,美丽至极。那是红梅的老品种,叫骨里红,开重瓣花,花朵很大,颜色恰如其名,红到骨子里头。
可是,我家的那盆红梅却无声无息,而且那灰湫湫的枝条看上去都要干枯了。我感觉情况不妙,心想,不开花也就罢了,但不要就此完结,于是,我还是去浇水,让盆里的土始终持有水分。回想去年,朋友给我拿来这盆花的时候,枝条上挂满了苞蕾,因而保证我看到了红梅花开。
红梅之所以让人喜欢,是因为它盛放在万物凋敝的冬季,其时许许多多的花草无力抵抗肆虐的北风和严寒的低温,萧瑟枯萎,只能期待来年的春天。冬日里的阳光并不那么灿烂,因此天气常常显得阴沉沉的,而盛开的红艳艳的梅花就像点燃了光亮。当然,也不是没有别的在冬季里开放的花卉,只是大多都搁在屋子里,可红梅不是养在温室里的,真就是直接承冰雪,经风霜,挨凛冽。正因这样,红梅才显出不畏天寒地冻的傲然和坚韧,俨然成为一种稀缺的精神的象征。
当时正月都快过了,我觉得不会再有希望了。可那天早晨,我忽然发现枯涩的枝条上冒出了几星小小的花蕾。终于还是来了花的消息。有了花蕾,应该就有花开。果然,这些天,花朵开始绽放,虽然小小的,但每一朵都是那么精致,五瓣叶子的花托上围了一圈由浅入深的红色花瓣,我细细数了一下,共有十八瓣,摸上去如丝绸般光滑,中间是细细的灰白色蕊丝,顶端还有个小点点,里面储藏着花粉,而梅花特殊的清香味就是从这几散发开来的。
这是一盆迟开的红梅。虽说花开总有先后,可我家的这盆红梅的确开得太晚了,但不管怎样,还是慢慢绽放了。或许这是天意,花开得晚,谢得也晚,这未尝不是一件美事。当别人家的红梅已经凋落,这一季的红梅却因我家这一盆的迟放而延长了花事,从而变得像期待和向往中的那样漫长,让人得以从容地享受赏花时光。
慢慢绽放的是红梅,其实也是生活。我想起一个人来,他叫德里克·贾曼,是英国著名的电影导演、作家、画家,还是享有盛名的园艺家。他在生命最后的几年里,坚持每天都记日记,他要求自己慢慢微笑,如同他家院子里各种各样的花卉慢慢绽放,他认为这是生活应有的态度。也是在灰暗而寒冷的冬天,他发着高烧,外面则是零下四摄氏度的低温,看着院子里正在抽苗的海甘蓝、亮紫色的藜芦、冒出深绿色新芽的桂竹香、有些颤抖但依然怒放的雪花莲,还有摇曳的金雀花和缬草丛中的三株牡丹,花团锦簇,他觉得自己被番红花裹了起来,渐渐地恢复了元气,创作灵感又现,用他自己的话说,唤起了久远的青春。
确实是这样,生活是丰富多样的,需要像花儿一样,依着自身的节奏去感受、去认识,不必慌慌张张,匆匆忙忙,这样,许多的东西反倒可以看得更深更透更明白,不然的话,长此以往,我们很难避免浅薄而轻浮地诠释生活,动辄煞有介事地指点江山。我家那盆红梅因为刚开,朋友判断说,至少会比他家的晚谢一个月。我很满意。我想,不急不躁,不忮不求,慢慢绽放,慢慢微笑,方能走进生活乃至世界的最深处。
(选自《新民晚报》,有删节)
[注]不忮(zhì)不求:不妒忌,不贪求。
15、根据提示,补全下面表格中的内容(4分)
红梅开花的过程 | “我”情感变化的过程 |
① | 失落、担心 |
正月快过还没开 | ② |
③ | 惊喜 |
红梅慢慢绽放 | ④ |
16、文章开篇为什么从朋友家的红梅怒放写起?(3分)
17、联系上下文分析“慢慢绽放的是红梅,其实也是生活”一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18、本文采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4分)
(五)名著阅读(8分)
19、你所在的城市要举行冬运会,假如你想请名著中的人物来工作,下列不适合的一项是()(2分)
A.《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除了母语之外还精通四种语言,适合冬运会中担任翻译。
B.《水浒传》中神行太保戴宗医术高明,人称“当世华佗”,适合做急救医生。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革命者朱赫来,领导力强,适合从事一些组织工作。
D.《骆驼祥子》中的高妈心地善良,乐于助人,适合在冬运会中担任志愿者工作。
20、请从意象、主题、形象、形式等角度,任选两个方面,简析艾青《篝火》这首诗歌。(2分)
黄昏降落到我们的旷野, 快乐的火焰就升起了—— 它在黝黑的树林下面, 闪耀着炫耀的红光…… 白色的烟像夜间的雾, 迷漫了山谷的树林, 跟随着秋天晚上的风, 徐缓地流散到远方…… 在白烟的树林里, 在篝火的照耀里, 映着几个农夫和农妇, 背负着收获物晚归的暗影。
21、《西游记》取经路上唐僧师徒四人并非高度同心协力,孙悟空多次被赶走,猪八戒一心想“散伙”,沙僧少言寡语没有特别的追求……但正是这样一个团队,最终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成功。请从唐僧师徒四人中选择一个人物形象,从团队的角度谈谈他们能成功的原因。(4分)
三、综合实践(10分)
22、“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为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传承劳动精神,学校开展以“劳动,修身习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现诚邀你参加。
[任务一]学习劳动精神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评选了一批批劳动模范,他们成为当时劳动者的杰出代表。请根据下面图表,说说劳模评选的发展过程。(2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 | 改革开放初 | 21世纪以来 |
●五六十年代的先进劳模,大多数为体力劳动者。 | ●突出代表 ●专职技术人员、“知识型工人”和优秀企业家进入了劳模行列。 | ●突出代表 ●知识型、科技型、创新型人才愈来愈多,在每年劳模评选中的比例都在提高。●2005年劳模评选名单出现 私营企业家30 |
[任务二]践行劳动精神
(2)为了更好地学习劳模精神,九年级准备开展一次“走近劳模”采访活动,请你将这次采访活动相关事项补充完整。(2分)
“走近劳模”采访活动方案
采访目的:学习、宣传和践行劳模精神
采访时间:12月5-9日课余时间
采访对象:学校模范教师
采访方式:①
采访器材:纸、笔、照相机、录像机、录音笔、手机等
采访内容宣传形式:②
采访注意事项:采访过程中,要尊重采访对象,注意言行得体
[任务三]激发劳动情怀
(3)学校邀请大国工匠裴先峰来校与同学们交流分享人生经验,请根据裴师傅的个人资料,将两位同学的交流发言要点记录下来。(4分)
裴先峰个人资料 |
2006年,初中毕业的裴先峰来到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第一建设公司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学习焊接技术。 |
[发言要点]
班长:热烈欢迎大国工匠裴先峰师傅!接下来有请裴先峰师傅为我们分享他的人生经验。
裴先峰:很高兴能够与大家面对面交流,下面我说说我的成长经历……我还是那句话,用心学、刻苦练;当工人,就要当最优秀的!
张强:裴师傅好!①
裴先峰:这位同学你好,学习成绩不够好,一样可以发光发热。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汽车技术专业,去学习相关技术,只要用心学,你就能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有所成就。
路远:②
裴先峰:工匠精神需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要成为大国工匠,你就得改变自己。从今天开始严格要求自己,凡事都要仔细认真,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到。
[任务四]续写劳动诗篇
(4)与裴先峰师傅交流结束后,大家为他写了一首诗以表达敬意。请你将诗歌横线处合理的顺序选择出来。()(2分)
劳动是一首陈久的歌, 。
我最想赞美的人就是你, 。
你是装点壮丽山河的强人, 。
你是我诗情奔流的源泉, !
①你是描绘美好生活的大师 ②我讴歌你,劳动者
③劳动是一幅唯美的画 ④辛勤的劳动者
A.①③④②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四、写作(50分)
23、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这一次,我全力以赴
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上语文课时,小明想起上节课有道数学题还不会做,忍不住一边看阅读,一边拿出草稿纸来演算;上历史课时,小明一边做历史笔记,一边又补充起化学课的实验步骤;上数学课时,小明又一边听讲,一边为下节课的英语听写做准备……小明觉得自己每天都在一刻不停地认真学习。马上要考试了,小明准备复习,却发现自己对很多知识都一知半解。小明很疑惑,自己每天明明这么努力了,为什么还会这样呢?老师告诉他,学习需要专注,一心二用最终一无所获。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只有保持专注,聚焦于一点,才能有所成就。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1)兢兢 (2)器(共2分,每空1分,第一个空写对两字1分)
2C
3B
4B
5、①蜡炬成灰泪始干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④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
6B
7D
8、白描(1分)。选文中寥寥几笔,并没有浓墨重彩,三个“与”字,写出了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突出了阔大辽远之势:“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勾勒出一幅颇有意境的水墨画,凸显了天地的苍茫,万物的渺小。材料中“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文字简练,朴素,清新淡雅,写出了雪后奇景和游人的雅趣。虽着墨不多,但颇为传神(2分)。
9D
10、(逃跑的军队)都以为是东晋的军队将要来到,昼夜不敢停歇,在草丛中行军,在露天里住宿。(共3分,准确翻译出“至”“息”,语意基本正确,语言表达顺畅即可)
11、示例:(1)东晋主战派谢安等人临危不乱,坚决抗战,态度意志坚决。
(2)军队战斗力强,主将亲自上阵指挥,将兵上下齐心势力,军心可用。
(3)有淝水天险,占尽地利,准备充分,发挥己军之长。
(4)战术得当,利用前秦内部不稳,分化离间前秦内部美系,涣乱其军心。
(5)以智激敌,诱其自乱,然后乘隙掩杀;坚决实施战略追击,扩大战果。
(6)在前秦百万军队未集结前大败前秦,重挫秦军锐气。
(共3分,结合语段,答出一点,意思对即可)
12B
13、提出观点:小说是由汉字拼凑而成的一个个故事(1分)。分析论述:举东北的土语“嘚瑟”出现在小说后被广泛运用的现象来证明“小说里的汉字要有修辞,有成语也有土语”这一观点;列举《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服饰使刘姥姥眼花缭乱的事来证明“小说的语言要有声响,有色彩,有质感,有动态”这一观点(1分)。得出结论:小说用以建构虚幻世界的砖瓦木石,唯有一个个汉字(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4、示例:我认为,学习汉字不仅仅要知道怎么读,怎么写,还应该探究字的本源意义。因为汉字集形体、声音和意义三者于一体,是一切拼音文字所不具备的。在自己的日常学习中,追溯汉字的根与源,领悟中华汉字文化的文化魅力,把对汉字的感悟升华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共3分,意思对即可)
15、①红梅要干枯 ②不抱希望 ③枝条冒出花蕾 ④欣慰、满足(共4分,每空1分)
16、写朋友家的红梅怒放,引出下文对“我”家那盆红梅的叙写;将朋友家怒放的红梅与“我”家无声无息、没有开花希望的红梅进行对比,突出“我”家红梅的与众不同,为后文表达花儿需要慢慢绽放,人也需要慢慢用心生活的主旨作铺垫。(共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7、承上启下(过渡)(1分)。由上文写红梅精神,以及“我”家红梅因迟放而延长了花事,转为对生活态度的讨论,引起下文德里克·贾曼在生命最后几年里受植物启迪恢复生活勇气的故事,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悟(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8、作者先写自家的红梅无声无息,枝条看上去都要干枯了,根本没有开花的希望,这是“抑”;接下来写“忽然发现枯涩的枝条上冒出了几星小小的花蕾”“花朵开始绽放,虽然小小的,但每一朵都是那么精致”,这是“扬”。欲扬先抑,使文章波澜起伏,富于变化,突出了“我”家红梅的与众不同,表达了花儿需要慢慢绽放,人也需要慢慢用心生活的主旨。(共4分,写出“抑”“扬”内容2分,分析出表达效果2分,意思对即可)
19B
20、这首诗创作于抗战时期。诗人借助黝黑的树林和弥漫的烟雾两个意象,为全诗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又借助篝火和红光独破黑暗,表达了对驱逐黑暗,追求光明的向往。背着收获物的农夫和农妇意象,仿佛图画,体现了艾青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诗行长短错落,形式自由活泼,不讲究押韵等。
(共2分,答出其中两点,阐释合理,语言通顺,表达清楚,意思对即可)
21、示例:①唐僧虽胆小懦弱,刚愎自用,他肉眼凡胎,没有高超的武艺,但他面对取经路上的种种困难和诱惑,却能够坚守初心和信仰,是整个团队的核心和灵魂人物。唐僧身上有着无比坚毅执着的精神,这是取经事业坚持下去并取得成功的基础。
②作为大弟子,孙悟空一路斩妖除魔,胆识过人、武艺高强,是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关键人物。尽管一路上受猪八戒的排挤、被师父误会甚至驱逐,但唐僧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唐僧。他赤胆忠心,坚韧顽强,是整个团队最大的安全保障。
③猪八戒虽然自私狭隘、贪食好色、爱耍小聪明,但他也有憨厚淳朴、勤恳老实、吃苦耐劳的一面,在敌人面前也从不示弱,荆棘岭日夜开道、稀柿衕顶着恶臭拱路……取经事业中,他既有功劳也有苦劳。
④沙和尚罕言寡语、正直老实、恪尽职守,虽然其形象不像孙悟空和猪八戒那样鲜明,但他在团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取经路上,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矛盾重重,唯独沙和尚不跟任何人发生冲突,他了解、体贴每一个人,努力调解团队内部的矛盾,调和人际关系,在团队中起着凝聚和团结作用。
(共4分,选择一个人物,阐释合理,语言通顺,表达清楚,意思对即可)
22、(1)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评选的劳模基本是体力劳动者,他们的杰出代表有时传祥、王进喜等。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专职技术人员、“知识型工人”和优秀企业家进入劳模行列,他们的杰出代表有陈景润、蒋筑英等。而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型、科技型人才在劳模评选中的比例不断提高。
(共2分,写出三个方面的发展脉络2分,少一个方面扣1分,表达准确,意思对即可)
(2)示例:①面对面采访(深度访谈);电话采访;书面采访
②交流心得;撰写采访体会;编辑制作板报;开展采访讨论;撰写采访新闻稿等。
(共2分,每空1分,内容合理,语言通顺,表达清晰即可)
(3)示例:①我的兴趣是汽车,但我学习不好,您觉得我还有机会成为这方面的佼佼者吗?②裴师傅好!我做事比较马虎,您觉得我有机会成为大国工匠吗?
(共4分,每空2分,符合上下文语境,内容合理,语言通顺,表达清晰即可)
(4)C
23、参考例文略
相关链接
该卷中的作文题(1)直接来自2023广东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