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试卷分析命题建议和意见范文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命题建议和意见范文

首页化学更新时间:2024-12-21 08:47:04

//阅读完本文大约需要6分钟。您的关注与评论是对教研内参最大的支持。//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广元市2019、2020年《化学中考说明》及2019年至2021年化学中考题为导向,以提高复习效率为中心,加强化学复习备考过程管理,力争使我县2022年中考化学成绩再上新台阶。

今年的中考化学复习备考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梳理教材,夯实基础。(2022年4月11日—5月5日.)

任务:

1.课本复习结束;

2.用资料和课标要求及考试说明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

3.有序安排并开展选择题和卷Ⅱ题训练,必须保证每周三次的训练量及效果。

复习建议:

1.研究中考命题方向,所有化学教师在复习工作开始前两周一定要研究近三年广元市中考试卷,研究、学习新课标,参考近几年《中考说明》,以明确第一轮复习和中考考点的关系。

2.出台第一轮复习方案。复习方案应结合集体智慧、本校实际,定时、定人、定内容、定进度、定安排,既要统揽全局,又不能放过细节,确保第一轮复习的实际效果。

3.注意提高课堂效率。一是教学观念改变,力避“满堂灌”方式,教师一讲到底,课堂效率低下;二是备考要充分,克服复习课堂的随意性,要求复习课必须有教案。

4.必须保证复习练习质量,学案(练习)要关注“三头”——复习内容,考情和生情,不可课堂图省事“拿来资料就用,实效性差。

第二阶段——专题突破,提升能力(5月6日—5月21日)

这一阶段是对整个初中阶段重难点知识的深化和综合,是解题能力全面提升的阶段。

任务:

1.按计划完成专题训练,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2.重点是考生复习和热点题型的研究,要针对每一种题型探讨解题思路和方法,总结规律,提升能力;

3.有序开展小题目训练,保证每周几次的训练量及效果。

复习建议:

1.构建知识网络。活用复习导学,建议在导学的基础上做细(删减或者扩充),帮助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网络,以考点为中心梳理解题方法,以答题技巧为重点训练表达规范,重在方法指导和规律揭示,注意学生思维拓展,关注学生表达障碍。

2.提倡深度备课,将第一轮复习中学生呈现的双基短板,进行适当整合,形成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小专题”。只要具有小切口,可操作的特点,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第三阶段——模拟仿真,综合训练(5月22日至6月9日)

这一阶段的复习是知识、能力深化巩固的阶段。

本阶段要多方搜集信息,结合广元市近三年中考试题特点选编试题,整合试卷,模拟仿真,全面训练,有序安排并开展以中考能力点突破为主的专题训练。

复习资料以我市近三年来的中考题为主,其他部分省市2021年中考题(要精选整合,很多省市不适合),市内名校信息试卷,教师自己命制的模拟试题为主,进行强化训练,在练习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能力,提高解题技巧和解题速度,注意中考阅卷形式及应用对策研究。

复习建议:

1.做题必选,有考必评,有评必改,及时反馈。这一阶段倡导针对学情自编自选试题,利用手边众多的资料尽可能把最精华的试题筛选出来,整合成新试卷,尽最大可能使每一份试卷,每一份试题拥有较强的典型性、代表性。因此教师要做大量的试题,从中选取所需,学生所做的试题必须是教师经过筛选过的;试卷讲评可采用两种方式,即教师阅卷和学生阅卷。阅卷之后教师要集中讲评,抓共性问题、重点、易错点,易混点及思维拓展的地方进行精讲,个性问题可发挥小组作用,合作解决,教师要重视改错,让学生将错题用红笔改在试卷上,以便第四个阶段查缺补漏时翻看;补漏练习必不可少。学生每训练五份试卷,必须根据学生在试卷上出现的知识漏洞来设计“小专题”进行强化训练,教师点评揭示要害,让学生形成思维,归纳方法。

2.中考信息采集,这一阶段更应该抓住有利时机,通过参加教研活动,上网与同行交流的机会,多渠道获取中考信息,并综合各种信息,保证中考信息渠道畅通、准确。

3.应试策略指导,让学生通过实践把握如何分配考场时间,如何安排做题顺序,如何实施考试技巧;要做好每个学生的卷面分析。让学生明确哪些是知识漏洞失分,哪些是答题技巧不足失分。

力避下述问题:过多做练习,以练代讲,忽略思维方法的归纳与总结,试题不经选择,不经整合,随意拿来即做,做而不评,评而不讲,有错不改,改而不练。

第四阶段—查缺补漏,调整心态(6月10日—6月13日)

本阶段一是全面分析查找漏洞进行巩固,二是进行中考适应性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中考。本阶段学生以看前三个阶段的改错为主,进行有效的知识巩固,并开展有效的心理辅导和考试技巧训练。

建议:

1.避免让学生再做难题,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2.作息时间尽量按中考时间安排,给学生以适应机会。

复习建议:

1.热点、重难点、考点知识内容题要多练习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与生活(有毒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有机合成材料、白色污染)、化学与健康(六大营养素、化学微量元素)、物质的构成、分子的基本性质、PH值、质量守恒定律应用、水的净化和混合物的分离(过滤、蒸发)、溶解度曲线、饱和溶液、催化剂、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气体的检验、物质的鉴别与提纯、实验设计与评价、化学用语(离子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气体的制备干燥净化和收集、物质的俗称、反应基类型、物质的组成表示、常见仪器和实验基本操作、金属活动性、化学实验现象和实验注意事项、燃烧与灭火、铁生锈的条件、酸碱指示剂、硬水软化、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等。

2.常见重难点、易失分点题要多变化。化学用语(离子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制备干燥净化和收集综合题、物质的推断题(文字型叙述推断题、框图式推断题、表格式推断题“↑↓-”)、化学图像题、化学流程图题(回收金属化学流程图、酸碱盐化学流程图)、化学信息情景题、化学探究题(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碱石灰变质探究;中和反应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探究;探究反应后物质组成;金属的活动性探究等)、考查化学思想选择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如图示)选择题、化学反应微观过程题(选择题、填空题)、质量守恒应用试题(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溶解度曲线应用试题(选择题、填空题)、化学与健康(资源、环保、材料)题、化学计算题(文字叙述型、表格型、标签型、线段图像型)等。

总之,由于中考命题不再依赖考试说明,故中考化学命题的方式变得更加灵活。为此,我们要在研究近3年中考化学命题特点的基础上,寻找化学命题的规律,思考化学命题方向和创新变化趋势,复习时重视教材实验、图、表、课后习题、学生实验活动、实验步骤、现象、注意事项等,关注网络典型综合试题,提高学生复习、模拟训练的针对性,这样我们才能在中考中取胜。

来源∣作者∣何安全(剑阁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编审∣教研内参

声明∣文章内容为教研内参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