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2023年5月,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我国举行。中国与中亚各国将续写千年友谊,开辟崭新未来。某中学学生以“走进中亚,了解中亚”为主题进行学习。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深居内陆,苍茫万里】
材料一:下图示意中亚地区地理位置及第二亚欧大陆桥
(1)中亚地区与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相近,成因类似。两地均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距海____;加之地形阻挡,湿润空气难以到达,降水____,因此,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
【要素互联,扬长避短】
材料二:区域特征是通过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抓住影响区域的主导因素,分析主导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关系,能更好地把握区域的地理特征。
(2)结合材料二的思路,补充完善中亚的地理特征关联图。
____、____、____、____
(3)中亚是世界著名棉花产区,棉花品质优良。简述中亚种植棉花优越的气候条件。
【纵贯古今,横贯东西】
材料三:中亚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现在,中亚通过中欧班列等交通网络成为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过境通道、东西方经济的纽带,与世界各国贸易往来频繁。
(4)第二亚欧大陆桥,从连云港至乌鲁木齐段的铁路线名称是____。通过中欧班列,中亚各国可以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有____(选两项,只填序号)。
①石油②汽车③家用电器
本题解析为:
本题以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为材料,涉及中亚地区的自然环境及对农业的影响,我国的铁路线及国际贸易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1)由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中亚地区与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相近,两地均距海远,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阻挡夏季风的侵入,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降水少,突出的特征是干旱。
(2)中亚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河流稀少、多内流河,荒漠广布、植被稀少;水源缺乏,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聚落多呈点状分布,以畜牧业的灌溉农业为主。
(3)中亚是世界著名棉花产区,棉花品质优良,主要得益于该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少,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棉花品质好。
(4)第二亚欧大陆桥,从连云港至乌鲁木齐段的铁路线名称是陇海-兰新线;中亚各国经济水平较低,可以从中国进口汽车和家用电器等,中亚各国石油较丰富,故填②③。
本题答案为:
(1) 远 少
(2) 内流河(季节性河流) 稀疏(稀少) 高山冰雪融水 灌溉(绿洲农业)
(3)降水少,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光合作用 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4) 陇海-兰新线 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