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02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鲁教版(2019)必修一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022年10月31日,长征五号B火箭托举着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飞向太空。梦天实验舱将在轨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组合体完成组装建造,形成“天宫号”空间站T字形基本构型。下图为梦天实验舱发射升空图。据此完成1-3小题。
1.在轨“天宫号”空间站的天体级别类似于( )
A.月球 B.火星 C.彗星 D.小行星
2.航天员出舱活动时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众多流星划过天空 B.白茫茫的云海一望无际
C.太阳照亮“天宫号” D.手中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3.对“天宫号”空间站向地面传输信息干扰最大的是( )
A.太阳辐射 B.宇宙射线 C.极光现象 D.太阳活动
下图是地球自然环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4-6小题。
4.①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
A.连续但不规则 B.由气体和浮物质组成
C.由坚硬岩石组成 D.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该示意图充分说明了( )
A.地球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地球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转化
C.地球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地球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轴射能
下图为某研究小组根据我国某城市实测数据,绘制出的沥青路面、草地和近地面空气的温度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7-8小题。
7.据图推测( )
A.实测当日为冬季 B.近地面空气日温差大
C.当日草地气温最低 D.沥青路面比热容最小
8.为减轻该城市热岛效应,适宜( )
A.增加草地面积 B.增加沥青路面 C.减少人类活动 D.减少水域面积
下图为“某区域的风向图”,据此完成9-10小题。
9.上图中①表示( ),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平行 B.地转偏向力、平行
C.摩擦力、斜交 D.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
10.上图②、③、④分别代表什么。( )
A.②水平气压梯度力③地转偏向力④摩擦力
B.②水平气压梯度力③地转偏向力④风向
C.②风向③地转偏向力④摩擦力
D.②地转偏向力③风向④摩擦力
11.上图表示( )半球近地面的风向图,此时的风向为( )风
A.南、西北 B.北、东南 C.南、东南 D.北、东北
热喀斯特湖是指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地下冰或多年冻土层局部发生融化,地表土层随之热融沉陷、积水而形成的湖塘。下图示意青藏铁路沿线四个地区热喀斯特湖分布概况。据此完成12-14小题。
12.青藏高原热喀斯特湖形成过程中,水源主要来自( )
A.大气降水 B.高山积雪融水 C.地下冰融化 D.河流水补给
13.与风火山山区相比,楚玛尔河高平原热喀斯特湖发育更广泛。与之关联性较大的因素是( )
①地形 ②气温 ③植被 ④土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图示四个地区中,热喀斯特湖平均面积最大的是( )
A.楚玛尔河高平原 B.可可西里山区
C.北麓河盆地 D.风火山山区
古人对各地土壤的差异深有认识,如明代的《广志绎》:“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南土湿,北土燥。”清代的《皇朝经世文》:“江南水田冷,宜火粪(草木灰);江淮以北,宜苗粪(绿肥)。”据此完成15-17小题。
15.“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南土湿,北土燥”说明,与“南土”比,“北土”( )
A.透水性好、持水性好 B.透水性差、持水性差
C.透水性差、持水性好 D.透水性好、持水性差
16.造成“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貌 C.岩石 D.水文
17.“江南水田冷,宜火粪;江淮以北,宜苗粪”,从现代科学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
A.施放草木灰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B.施放草木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
C.种植绿肥使营养元素在地表富集 D.种植绿肥降低成土母质风化速度
雷电是发生于大气中的一种瞬时高电压、大电流、强电磁辐射灾害性天气现象,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我国雷电灾害多发生于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地区,新疆雷电发生频数少、雷电灾害弱,但受独特地貌和地理位置影响,夏季常常出现雷电活动,对经济建设造成了很大危害。据此完成18-20小题。
18.新疆雷电发生频数少、雷电灾害弱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高 B.日照强 C.海拔高 D.水汽少
19.受雷电灾害影响较大的行业主要是( )
A.电力、通讯业 B.农林牧业、制造业 C.居民服务业、金融业 D.公共管理和服务业
20.为减轻雷电灾害的影响,新疆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雨天安排人员在户外值守 B.雷电发生时减少使用电器
C.为所有建筑安装避雷装置 D.禁止在雷电多发区活动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利用太阳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下面甲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乙图为地球表面各纬度全年和冬、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示意图。
(1)图甲B处为我国太阳辐射最贫乏的地区之一,与B处相比,分析A处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4分)
(2)描述地球表面各纬度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4分)
(3)说明我国大力开发太阳能的意义。(8分)
22.读“岩层与化石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A、B、C岩层中最老的是____岩层,最年轻的是____岩层。(4分)
(2)地点3缺失B岩层,有可能是当时地点3发生了地壳____(抬升/下沉)。(2分)
(3)若地点1的A岩层含有煤炭,则C地层形成时期,当地的古地理环境为____(温暖湿润/寒冷干燥)的____(陆生/海洋)环境。(4分)
(4)下列关于地球形成与演化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2分)
A.原始地球形成时就有了海洋和陆地
B.地球生物由海洋向陆地扩展是以两栖动物出现为标志
C.喜马拉雅山形成于中生代
D.石炭纪时期蕨类植物繁荣,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5)若A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鱼类化石,但没有发现爬行动物化石,则该地层很有可能形成于地质年代中的____代____纪。(4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霜点(指气温低于0℃),在地面或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下面图1为我国某市连续几日的天气预报图,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1)该市清晨最有可能出现霜的日期是______,说出判断理由______。(4分)
(2)霜的形成主要与图2中______(填序号)环节减弱有关,霜的出现会导致农作物冻害,说出预防霜冻灾害的合理措施______。(8分)
(3)结合图2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过程。(4分)
24.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指出图示水循环中①环节的名称,并说明导致该环节水量大的自然因素。(3分)
(2)简述该区域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工程对水循环中①②⑤环节的影响。(3分)
(3)简述图示区域水循环的意义。(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