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自家的店
长按右边二维码,
识别后,
便可入店选购。
更多折扣和定制服务,
请联系我们
微店地址:
http://weidian.com/s/830822453?wfr=qfriend
(内容接上期)
3.广度有余,深度不足
广度体现试题的“博”,侧重于知识的横向联系,深度体现试题的“精”,侧重于知识的纵向延伸。对比4套试卷可以看出,除海南卷外都明显体现出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的特点。与2016年相比,2017年天津卷单题和图表数量大幅增多,江苏卷的综合题大都一题多图,优点是大幅拓宽了考查广度,但使阅读量加大,导致学生不能充分细致阅读每幅图表,不利于准确提取材料信息,也不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深度。北京卷延续往年的特点,选择题注重横向扫描、多角度设问,扩大了考查面,但缺少对问题的纵向延伸,忽视因果推理的完整性和逻辑性,不利于呈现区域主题案例探究的全过程。
4.精琢不细,白玉微瑕
2017年4套自主命题卷总体上成熟、稳健,较少争议。但个别题目,在精雕细琢上似乎还稍欠功夫。
北京卷:(1)第1题,所给题干文字材料基本无用,徒劳增加学生的阅读量。(2)第3题,A选项涉及清明节气,第5题题干涉及芒种和小暑节气,考查偏细,缺少信息的铺垫;第3题答案给了B项,其“开始”向北移动的表述,是否有失严谨? D项中,“伏旱”仅特指长江中下游地区伏天的旱情?如不是特指,该项也应正确。(3)第36题,区域图信息杂乱,仅在左上角标出“匈牙利”,图名不准确、欠规范。(4)第41(1)题,所给图形缺少图名,题干要求用“说出”不如改为“指出”。
天津卷:(1)试题考查角度,稍过集中。如选择题8-11题,均考查大气环境知识,综合题中冬季海运、咖啡区位、河流结冰期等也涉及大气环境知识。(2)第9题,图示高低压的标示符号,虽符合学界规范,但是否过于专业,改用高、低是不是更符合中学语境?(3)第14(3)题,分值设置为3分,答案仅为“穿越山地”4字,与分值不匹配,改为“穿越山地,桥遂多,施工难”似乎更能体现思维上的因果逻辑关系。
海南卷:(1)是否应对中国区域地理进行更多的关注和考查,并尽量体现海南地域特色?(2)对自然地理内容的考查明显少于人文地理,是否偏重过多?
江苏卷:(1)第1题,B、C选项中“闽-川”、“桂-黔”与图示中箭头所示不符,是否合适?第28题,图16中“人口变化”未明确指出是人口哪方面的变化,如改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否更严谨?(2)第27(3)题,“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有 ”,答案只给出“山地针叶林带、灌丛草甸(草甸)带、冰雪带”,是否还会有其他的可能性?(3)第29(4)题,“充分体现的地理科学重要思想是 ”,答案只给出“因地制宜”,是否“因时制宜”“人地协调”也可以?
五、备考启示·教学建议
1.把握高考大局,明确备考方向
高考的主要功能在于选拔人才,因其处于基础教育出口的特殊地位,所以它是整个基础教育的“指挥棒”。高考改革,倒逼着基础教育教学也必须随之而变,不牢牢把握这一点,平时的教学和复习备考就难免会绕走弯路。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
,高考改革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为此,教育部明确提出了高考改革要坚持“一点四面”,构建“一体四层四翼”的评价体系。顺应改革要求,课程标准也随之做出了优化和调整。研透课标要求,知道哪些是“必备知识”,哪些是“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的内容是什么等,为复习备考找到着力点显得尤为重要。规定高考命题具体指向和要求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更进一步明确了高考考查的具体内容、要求和方式,是复习备考最重要最直接的依据,同样需要研深、研透。历年的高考真题直观呈现了以上要求究竟如何落实和体现,研透这些高考真题也就找到了备考的金钥匙。
以上这些就是当前高考的“大局”,个中含义作为备考者是首先应该明确和解决的。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和备考,才能真正做到有态度、有高度、有力度、有温度,才能最终达到高考的要求,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2.抓住素养要义,搞好内化落实
4套自主命题卷体现出的对核心素养的考查,引领我们今后的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素养上来。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考考查从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转化的要求。在教学上,要抓住素养要义,切实将其本质和核心内化并予以落实。
内化。对于自己日常的所见、所闻,要从素养的视角去认识、去剖析;对于相关的题目、案例等,也要从素养的角度去审视、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将素养要求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落实。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如目前大力倡导的研学旅行和很多学校通过成立地理摄影社团,拍摄景观照片,解读地理事象成因等做法,都能使地理实践力这一素养得到有效落地。即使不具备走出去的条件,借助地理实验和信息技术手段等,引导学生进行仿真模拟和体验感知,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3.科学施策,精准发力
(1)精准定教
①深研命题规律,寻求精准突破。如基于对江苏卷考点的统计比较(见第一部分统计分析),我们可以找出如下规律,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②忌平均用力,抓住核心精准落实。基于前面考点统计分析,教学中应确定核心考点进行重点突破。如自然地理中以“运动”为主的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地壳运动;人文地理中以“区位”为主的工农业区位、交通区位;区域地理中区域的特征分析及区域可持续发展都是考查的核心。
(2)精准选题
精准选题是高效备考的关键一环,试题的精选要特别关注题目是否具备如下特点:
①针对性。题目涉及的知识和题型结构、呈现形式要符合本地高考试题特点,避免选取与高考“不对路”的题目。如北京市的备考,要注重一题多点类题目的选取,重视题目要点的覆盖度;天津市和江苏省的备考,要重视图表类试题的选取,综合题的设问不可过深,答案要点要符合填空式、表格式答题的要求。
②现实性。所选题目的情景素材应尽可能贴近现实,体现国家重大政策、社会关注的热点等。如大国工匠、传统文化、家国情怀、路带建设、生态环境、均衡发展、核心价值观等,同时还要注意选取和使用与本区域相关的乡土类题目。
4.讲究细节规范,注重答题习惯养成
目前国家和社会倡导工匠精神。天津卷对作答的限定和表格式答题的特点,江苏卷的填空式试题等,都对规范答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训练,提高学生规范作答的能力,成为当前教学、备考的重点。规范的答题,来自于答题全过程的规范。
以2017年天津卷第12(3)题为例:
问:怡宝地区具备哪些种植咖啡的有利区位条件?
(完)
本文已发表于《地理教育》2017年第7期
作者:山东省临沭县教研室 陈延松 山东省临沭县第二中学 刘树材 山东省临沭县第二中学 唐永强 山东省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相炜
声明:本文由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北斗地理立场。
北斗地理
权威考试资讯,
名师指导备考,
尽在北斗地理。
搜索微信号
或长按图下二维码加关注
微信号:beidoudi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