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华北某国家级新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于2017年启动“千年秀林”工程,营造异龄、复层、混交林2.9万公顷,并为每棵苗木发放专属二维码(图1),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数字森林。据此完成1~2题。
图1
1.“千年秀林”工程营造异龄、复层、混交林,主要是为了
A.提升森林生态功能
B.提高林地利用率
C.提升苗木成活比例
D.提高植被覆盖度
2.打造数字森林对“千年秀林”的意义重在
A.记录林木生长信息
B.评估森林经济效益
C.降低风沙灾害程度
D.研究森林演替规律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某者2020年人口总数为7461万人,据学者预测,该省人口规模即将达峰,之后到2030年持降至7437万人,图2示意该省2020年和2030年的人口全字塔,据此完成3-4题。
图2
3.2030年与2020年相比,该省人口结构呈现出
A.少儿人口占比增加
B.劳动力人口结构老化
C.老年人口占比减少
D.高龄人口在老年人口中的占比减少
4.面对该省未来人口结构问题,建议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包括
A.放开生育、延迟退休、推进社会养老
B.适度生育、提前退休、推进社会养老
C.适度生育、延迟退休、倡导健康养老
D.放开生育、正常退休、倡导健康养老
中国瑞丽市和缅甸木姐市山川相连、语言相通、习俗相近;两市城区同处瑞丽江河谷,东西狭长,南北隔江相望,口岸交流频繁。瑞丽市经济以二、三产业为主,木姐市经济以农业为主。近年来,密切的经济合作推动着两市协同发展。据此完成5~6题。
5.影响两市城区形态和扩展方向的根本因素为
A.地形条件 B.经济产业
C.交通设施 D.口岸发展
6.两市经济协同发展主要得益于
①风俗习惯相近
②产业结构优势互补
③资源禀赋相似
④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北京时间2022年4月25~26日,欧洲西部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天气变化过程,图3示意这两日该区域的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期间,一艘驶向甲地的货轮正途经乙地(图3b)。据此完成7~9题。
图3
7.甲地这两日的天气变化是
A.暖锋过境,雨过天晴
B.气压上升,气温降低
C.风速减弱,云量增加
D.阴雨连绵,湿度增大
8.此时,乙地货轮航行状况为
A.顺风顺水 B.逆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顺风逆水
9.该货轮以40km/h的速度由乙地航行约660km到达甲地,届时甲地正值
A.夕阳西下 B.深夜时分
C.太阳初升 D.日近正午
横断山区位于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地带,地形复杂,气候和地表水资源地域差异显著。图4示意该区域中三个典型地区的位置及多年平均径流深分布(径流深是指某一时段内的径流总量平铺在其集水区上的水层深度,反映地表水资源量丰块)。据此完成10~11题。
10.1、I1、1区年均降水量
A.1>11>III B.11>1>III
C.III>11>1 D.11>III>1
11.相较于1、11区,III区径流深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集水面积大、植被截留强
B.集水面积小、蒸散发较强
C.地表渗漏多、蒸散发较强
D.地表渗漏多、植被截留强
小明多次随老师赴太行山某溶洞研学基地考察。他发现,洞外崖壁夏李细流潺潺,冬季冰维倒悬。洞内石钟孔和石笋的形态结构各异(图5):(1)前者由洞顶向下生长,上粗下细,后者相反;(2)二者横切面虽都呈同心圆状,但前者上部空心,下部实心,后者整体实心;(3)前者纵切面下端纹层(沉积微层理)下凹,后者纹层上凸。石钟乳和石笋相向生长连接形成石柱后,继续发育,会演变出多种形态。据此完成12~13题。
12.洞外崖壁水流的直接来源是
A.大气降水 B.裂隙储水
C.植被蓄水 D.冰雪融水
13.小明剖析石柱样本时,区分完整石钟乳段和石笋段的可靠依据是
A.石钟乳段横切面实心环状
B.石笋段外部形态下粗上细
C.石钟乳段纵切面中空管状
D.石笋段纵切面微层理上凸
为探究黄土丘陵沟空区某县的土壤侵蚀状况,研学小组收集了两种分辨率的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基础数据。根据基于实地监测试验制定的土壤水蚀评价国家标准(表1),应用GIS技术,对该县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依据高分辨率(大比例尺)和低分辨率(小比例尺)两种数据得到的评价结果差异明显(图6).因高分辨率数据与制定国标所依据数据的分辨率更接近,故其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据此完成14~15题。
4.两种方案评价结果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分辨率下的
A.地面坡度数据差异明显
B.土地分类数据差异明显
C.植被覆盖度数据差异明显
D.降水强度数据差异明显
15.改善低分辨率方案评价结果“失真”的可能途径是
①调整主要影响因素
②提高基础数据分辨率
③建立新的评价标准
④采用新的评价技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1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9~2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7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冰斗和U型谷是典型的冰蚀地貌。因冰斗底部高度与其形成时当地的雪线高度基本相当,故常依据不同时期冰斗位置来分析气候变化规律,用U型谷特征判断冰川活动期次和规模。图7为根据我国西北某山区冰蚀地貌特征而编制的模式化图(忽略局地因素影响).图中冰斗①~⑧分三期形成,受外力破坏微弱,形态完好;F为断层,它改变了冰斗③和⑤的原始位置。
(1)判断各期次冰斗的先后顺序,并简述U型谷发育过程。(8分)
(2)结合冰斗和U型谷特征,闸释该山区的气候变化。(6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东莞依托区位优势(图8),制造产业起步早、发展快,但2008年后多个行业的制造企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当地政府于2014年开始推进制造产业“机器换人”(图9),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与搭建服务平台,助推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织向各环节(核心零部件制造、机器人本体制造和生产系统集成)企业在东莞快速发展。生产系统集成环节技术含量高,企业主要由当地相关企业衍生。
(1)简述使用工业机器人对东莞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利影响。(4分)
(2)说明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各环节纵向分解并在东莞集聚的益处。(6分)
(3)阐述工业机器人生产系统集成环节的企业在当地衍生的有利条件。(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经济(GDP)密度、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气自净能力和地形等是影响大气PMzs浓度高低的主要直接和间接因素。依据近年来大气PMs浓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将京津冀地区划分为山区坝上(1)、北京平原(Ⅱ)、冀中南内陆平原(III)和沿海平原(IV)四个区域(图10)。
图10
(1)分析该地区大气自净能力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
(2)推断各区域污染物排放强度相对大小,并概述主要原因。(8分)
(3)从人地协调视角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别化对策。(5分)
(二)选考题:共8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
19.[选修3:旅游地理](8分)
位于广西中部石漠化治理片区的环弄拉生态旅游区,通过引入山地马拉松、公路自行车、攀岩等现代体育赛事,并进一步挖掘龙舟、独竹漂等民族特色活动资源,打造“体育 民族特色活动”的旅游发展模式,推动当地旅游业迅速发展,使曾经的“石头山”变成了当地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
简述该地旅游发展模式中体育赛事和民族特色活动的不同作用,并说明该模式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启示。
20.[选修6:环境保护](8分)
陂(bēi)塘是通过人工截蓄自然径流而形成的小型水体,是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我国南方某地在地表排水沟生态修复过程中,从传统陂塘智慧中找寻灵感,结合沟谷地形,修建了串联式陂塘体系,围绕陂塘配置多种水生植物,营造大众游憩空间。现代陂塘在落实生态文明观、建设美丽家因进程中被赋予了新功能。
概述传统与现代陂塘的不同功能,并说明该案例对生态工程建设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