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卷子及答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卷子及答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试卷及答案)

首页地理更新时间:2024-09-08 04:30:49
1.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
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
【答案】B【考点】初中地理知识点》地球和地图》地球和地球仪【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地球是球形的认识历程。麦哲伦环球航行第一次践行了人类的梦想,他带领船队一直向西,最后回到出发地西班牙,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
考点:地球与地球仪
2.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反映出赤道周长约为( )
A.5亿千米B.4千米C.4万千米D.8万千米
【答案】C【考点】初中地理知识点》地球和地图》地球和地球仪【解析】
试题分析:赤道的周长是四万公里,也就是八万里.身处赤道上时,地球自转一圈正好是它的周长,所以就是"坐地日行八万里"了。
考点:赤道
3.读下图,有关地球数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半径是6357千米B.极半径是6378千米
C.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D.赤道直径约4万千米
【答案】C【考点】初中地理知识点》地球和地图》地球和地球仪【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可以用三个指标进行说明,赤道长度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所以本题答案是C.
考点:地球与地球仪
4.与东经160°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个经线的经度是( )
A.东经20°B.西经116°C.西经20°D.0°
【答案】D【考点】初中地理知识点》地球和地图》地球和地球仪【解析】
试题分析:地球任何划分东西半球是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大部分经过海洋,这样避免了把欧洲、非洲的一些国家分割在两个半球上。
考点:地球和地球仪。
5.绘一张学校平面图,采取下面哪一种比例尺最合适?
A.1:1000B.1/3000000
C.1:25000000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答案】A【考点】初中地理知识点》地球和地图【解析】
试题分析:所以绘一张学校平面图,应选择大比例尺。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比例尺: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在求算时注意统一单位)。公式:比例尺 =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的种类有:数字式(1:100 000)、线段式(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比例尺的大小。
6.亚洲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缺少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C【考点】初中地理知识点【解析】
试题分析: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气候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其他主要气候类型都有分布,所以C对,A、B、D错。
考点:亚洲的气候。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