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题。(共10分)
a 一首朝气蓬勃的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它传遍大江南北,几代人哼着它度过烂漫童年。( )的是,这首歌就诞生在黄石,写的就是黄石的春天。眼前的山水就很好地 quán shì了这首歌创作的动因。
①翻开地图,黄石江带湖、依山水的山川形胜众所周知。绵延于湘鄂赣三省边境的幕阜山脉,在其境内矗起山峰400多座,形成河港400余条,留下湖泊250余个, b 城在山里,水在城中,山环水绕,造就了许多美好景致。
紧邻市区的黄荆山脉延至江边,突起一座峰峦,以悬崖挺立之势直入江心,犹如孤堡 è shǒu ,这就是天下闻名的西塞山。让"西塞山"名扬天下的不仅有张志和耳熟能详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鳗鱼肥", C 还有刘禹锡的传世名作"西塞山怀古"。诗人自夔州顺江而下,游历西晋名将王破吴的各个战场,将西塞山视为平吴的关键,攻下西塞山,便一路( ),直取东吴都城建业。
循着诗人的足迹,游者也喜登西塞山。——
②"吴头楚尾"独特的地理条件使西塞山成为兵家争夺,也成为文人墨客钟情之所。历代文人在此留下诗文不下200篇, d 西塞山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诗歌之山。③后世文人争相改编、品鉴与传唱《渔父词》,是一道文坛奇观,也是黄石潜移默化的文化血缘。诗人们留给黄石的,④虽是长久的文化记忆,更是美丽的乡愁,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绵绵动力。
(摘编自《新华每日电讯》2023年3月31日)
1.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诠释厄守 B .诠释扼守
C .铨释扼守 D .铨释厄守
2.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2分)
B .无人问津 气贯长虹
D .鲜为人知 势如破竹
A .无人问津 势如破竹
C .鲜为人知 气贯长虹
3.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2分)
A .①处修改为"翻开地图,襟江带湖、依山傍水的黄石山川形胜众所周知"。
B .②处修改为"独特的'吴头楚尾'地理条件使西塞山成为兵家争夺"。
C .③处修改为"后世文人争相品鉴、改编与传唱《渔父词》,是文坛一道奇观"。
D .④处修改为"虽是长久的文化记忆,却是美丽的乡愁"。
4.文中 abcd 四处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的一项是()(2分)
A .一首朝气蓬勃的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B .城在山里,水在城中,山环水绕,造就许多美好景致。
C .还有刘禹锡的传世名作"西塞山怀古"。
D .西塞山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诗歌之山。
5.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①登上峰顶北望亭
②时不时还有锦鸡等野物出没
③途中随处可见如棋盘状或石柱状的石芽
④整个行程充满野趣
⑤但见江水在这里却因山势凌厉而划出一道急弯
A .③②①①⑤ B .①①③①⑤
C .①5④②③ D .⑤①③④②
6."戏曲小天地,人生大舞台",班级拟计划在端午节开展"走进戏剧天地"综合实践活动,一起来感受戏剧的魅力。请你参加以下活动。(4分)
(1)活动一:同学们开展话剧《屈原》表演,拟编写四个篇章的剧本内容,请你参照第一、四篇章完成另两个篇章的题目。(2分)
①第一篇章:借橘明志;
②第二篇章:——
③第三篇章:——
④第四篇章:湘江之畔。
(2)活动二:同学们打算在戏剧表演的尾声,设计一句画外音,请你补写完整。(2分)画外音:物换星移几度秋,诗人的身影在历史的风尘中早已烟消云散,但 ————————。
7.根据提示正确默写古诗文原句。(每空1分,共8分)
在古诗文的世界里,山川明月、花草树木等自然景观,承载了诗人无尽的悲欢喜乐。从《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1)————,⑵————”可以感受到刘禹锡面对世事沧桑的豁达;从《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4)————"可以感受到韩愈在云遮雪塞中英雄失路的悲慨;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5)————,(6)————"可以感受到苏轼由赏月到对世事难全的哲思;从《醉翁亭记》"(7)————,(8)————"可以感受到欧阳修在春荣夏茂的山间与民同乐的愉悦。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10题。(共10分)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软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哈、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注释]①沛公,即汉高祖刘邦。②组,绳索。③枳道:亭名。④弃市,公开执行死刑。⑤案堵,同"安堵",安定有序。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B.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C .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D .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沛公到达霸上时,秦王子婴投降,并以皇帝之礼恭迎沛公。
B .沛公进驻咸阳后想留在秦宫中休息,被部下劝阻后退回霸上。
C .沛公与父老们约法三章:杀人、伤人与偷盗者按律处死。
D .沛公亲自到各县乡村去说明安民政策,深受百姓拥戴。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6分)
(1)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2)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二)阅读古诗,完成11~12题。(共5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1.选出下列对诗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第一、二句以隆重而丰盛宴会衬托作者与朋友相聚时的愉悦心情。
B .第五、六句运用夸张手法表明作者明知仕途坎坷艰险,仍奋力前行。
C .第七、八句借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欲仿效古人归隐的愿望。
D .第九、十句以急促的短句反复咏叹,表达了作者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
12.简要说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3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共10分)
材料一
近日,土耳其发生了两次7.8级地震,广东也发生两次3级以上地震,全球似乎进入了地震活跃期。广东省有关权威专家就近期有关地震的热门疑问进行了解答。
针对"为什么最近地震发生似乎有些频繁,地球是否进入了"震动"模式?"的疑问,专家表示,从有关数据对比情况来看,最近几年的地震发生频率低于1900年以来的年平均水平,地球并未进入地震"活跃期"。民众要正确认识地震,掌握必要的避震知识就行,不必过于担心。
"应对地震,我们如何未雨绸缪?",专家建议准备4个方面的应急物资:饮用水和食品;救生哨、手电筒等应急物品;保温毯防火毯、应急逃生绳、呼吸面罩等应急工具;抗感染药、纱布绷带、消毒的碘伏棉棒等应急药物等。此外,民众在平时还应注意掌握必要的自救互救技能。
(摘编自《齐鲁晚报》2023年2月13日)
材料二
地震就是地震波造成的地面震动,而地震波又分为横波和纵波,当横波与纵波在地表混合形成"面波"时,它们的破坏性最强。法国科学家们想,是否可以在地下为地震波找一个安身之处呢?鉴于此,他们开始了"给地震波一个空间"的研究。
其方法是在地面钻孔。科学家们通过预测地震波的波长范围,通过运用计算机模拟计算,最后得出结论,这些孔洞的直径应为0.3米,孔洞与孔洞之间的距离应1.73米;由于面波只在地表传播,所以孔洞的最大深度只需5米。科研团队在法国阿尔卑斯山的某一处山脚下先后诱发了两次人工地震,监测发现孔洞80%以上的面波消失于无形。
由于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和天气的多变性等不确定因素,要求孔洞这种"超材料"的位置必须高度精确。科研团队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发现,运用超大功能计算机等设备,完全能够精确定位钻孔位置。精确定位后的孔洞能够对地震波传播介质造成突变,改变其折射方向,折射后地震波相互接触后产性共融,最终使本来可以造成天塌地陷的能量化为乌有。
(摘编自《发明与创新》2015年07期)
材料三
"地震云"到底是什么"云"?一直以来没有确切的说法,一些发表的"地震云研究"认为,"地震云"是指地震即将发生时,地震发生地天空出现的白色、灰色、橙色、橘红色等带状云。一般出现于早晨和傍晚,长度可达6000米以上,可分为条带状、辐射状、条纹状三种类型。再后来,有人对"地震云"的界定更加随意,他们把一切"怪异"的云都称之为"地震云"
事实上,"地震云"是一门伪科学,2017年8月,《科普中国百科科学》百度词条"地震云"被来自气象局、地震局、中科院等单位的多位学者联合勘误和修改,将"地震云"明确定义为"一种被误传为可以提前预测地震的云,目前尚无准确定义,也不被气象专业或地质专业所认可,主要在中国和日本民间流传。
(摘编自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
13.下列适合作材料一新闻标题的一项是()(2分)
A .国内外各地地震频发
B .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
C .专家解答地震热门疑问
D .地震应急避险方法策略
14.下列关于材料二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当横波与纵波在地表没有形成"面波"时,它们没有破坏性。
B ."给地震波一个空间"研究目的旨在实现对地震波的监测与控制。
C .法国科研团队诱发两次人工地震的实验使地震面波得以完全消失。
D .科学家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精确定位钻孔位置能成功预防地震的发生。
15.下列关于材料三有关"地震云"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地震云"的定义并没有科学准确的解释。
B ."地震云"虽是伪科学,但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C ."地震云"主要在民间的非专业人士中所流传。
D ."地震云"这样的伪科学总是打着科学的旗号。
16.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内容,我们该如何做到科学有效应对地震?请简述获得哪些启示。(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共15分)
百合花(节选)
茹志鹃
一九四六年的中秋,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
我和通讯员到附近一个村子,进村后分头去动员。不一会,我借到两条棉絮,一条被子,手里抱得满满的,通讯员从对面走来,两手却是空空的。
"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哪一家?你带我去。"我估计一定是他说话不对,说崩了。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贴着鲜红的对联。我向里"大姐、大嫂"地喊。一会儿门帘一挑儿,露出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我看她头上已硬翘翘的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道歉,讪讪地开口借被子。
被子拿出来,我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了。原来这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我一努嘴,叫通讯员来拿。他绷着脸,垂着眼皮,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走出门不远,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是她唯一的嫁妆。
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乡干部动员了几个妇女帮我们,那位新媳妇也来了。动手把借来的几十条被子、棉絮,整整齐齐地分铺在门板上。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了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我们的炮响起不久,断断续续地有几个伤员下来,包扎所的空气立即紧张起来。我拿着小本子,去登记他们的姓名、单位。我不能解除他们任何痛苦,只能带着那些妇女,给他们拭洗身上的污泥血迹,或是喂一点饭食。那些妇女又羞又怕,就是放不开手来,特别是那新媳妇。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同意做了我的下手。
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他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作医生了,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
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啊”了一声。我看见的是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可谁知道狗日的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给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扭呢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
(有删改)
1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开篇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中秋,以战火纷飞的场面为背景,表达了人们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B .在借被子的对话描写中,淳朴憨厚的通讯员与俏皮活泼的新媳妇两个人物个性形成鲜明的对比。
C ."天边涌起一轮满月"的描写充满画面感,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环境,也反衬了战斗的激烈残酷。
D .新媳妇护理伤员时,红了脸只同意做"我"的下手,而在给通讯员擦拭身子时却丝毫没有羞涩之态,是因为通讯员跟她是熟人。
18.结合上下文,根据提示品析下列语句。(共6分)
(1)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啊"了一声......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前后两次"啊"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3分)
(2)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百合花"在文中有何象征意义)(3分)
19.运用典型细节是本文的重要表现手法,通讯员衣肩上的"破洞"这个细节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请分析其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3分)
20.小说《百合花》(节选)中充满了人性美和人情美,你从小说的人物身上发现了哪些美好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四、名著阅读(8分)
班级开展名著《朝花夕拾》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完成21-23题。
21.同学们对有关篇章内容进行了梳理,下列表格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22.《朝花夕拾》中始终贯穿着一个人物形象,那就是"我"-﹣作者自己。同学们读后谈认识,下列说法有误的是()(2分)
A .从《狗·猫·鼠》中看到了"我"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 .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看到了顽皮好动、充满好奇、敢于提出"怪哉"为何物的"我"。
C .从《无常》中看到了"我"辛辣嘲讽像"无常"一样"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
D .从《父亲的病》中看到了"我"对庸医激愤的批判、讽刺和对父亲的忏悔。
23.《朝花夕拾》涉及儿童教育问题,作者的有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请你结合《五猖会》和《二十四孝图》的内容说说作者的儿童教育思想。(4分)
五、作文(5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木兰替父从军建立功勋放弃封赏,去追寻自由安宁的家庭生活;诗人苏东坡一次次被贬流放,在失意的仕途中留下了篇篇传世佳作;油麻地的杜小康失去了安逸的生活,在孤独的旅途中变得独立坚强......"得"固然是人生的收获,"失"何尝不是一个新的开始。回首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岁月,其实就是在得失之间不断地感悟生活和丰盈生命的过程。
对此,你有哪些体验、感受和思考?请以"得失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B(2分)
2.D(2分)
3.C(2分)
4.B(2分)
5.A(2分)
9.B(2分)
14.B(2分)
15.B(2分)
6.示例:(1)革新政治遭谗被逐创作《离骚》抱石投江(与人物经历相关的四字短语均可,2分)
(2)但诗人那份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和爱国情怀,激励着后人,世代相传,早已升华为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但"字后半句突出人物的精神对后世的影响均可,2分。)
7.(1)沉舟侧畔千帆过(2)病树前头万木春(3)云横秦岭家何在(4)雪拥蓝关马不前(5)人有悲欢离合(6)月有阴晴圆缺(7)野芳发而幽香(8)佳木秀而繁阴(每空1分,错一字则该空不得分,共8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
8.A(2分)
10.示例:(1)沛公召来各县的父老和有地位有名望的人,对他们说:"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豪杰:有地位有名望的人,1分;苦:以......为苦,苦于,1分;句子大意正确1分,共3分。如有其他近似表达,亦可参照给分。)
(2)况且我把军队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章罢了。(3分)(所以:......的原因,1分;约束:规章、法令,1分;句子大意正确1分,共3分。如有其他近似表达,亦可参照给分)
(二)
11.D(2分)
12.总有一天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表达了作者摆脱歧路彷徨苦闷后的乐观自信,更坚定了对理想的执著追求。(诗句内容理解1分,思想情感理解2分,共3分。如有其他近似表达,亦可参照给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一)
13.C(2分)
16.①掌握必要的避震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②准备必要的地震应急物资;③科学监测与预防地震;④不被地震伪科学所误导。(以上每点各1分,共4分;如有其他意思相同的表述,亦可酌情给分)
(二)17.C(2分)
18.示例:(1)第一次"短促地'啊'了一声",表现此时她发现伤员竟是那个小通讯员,非常惊讶、难过;第二次"又短促地'啊'了一声",表现她被小通讯员英勇的举动感动,并为他的牺牲而痛心。(答出人物心理即可,如有其他意思相近,表述合理的答案,亦可酌情给分,3分)
(2)白色的百合花是新媳妇和通讯员美的化身,既象征了二人纯洁美好的心灵,又象征军民之间纯洁高尚的感情。(答出两个方面的象征含义,如有其他意思相近,表述合理的答案,亦可酌情给分,3分)
19.文中三次写到小通讯员衣肩上的"破洞":第一次是在借被子时不小心衣肩上挂破了个洞,表现了小通讯员的腼腆、憨厚,也写出了新媳妇的友善、热情;第二次写小通讯员躺在门板上,这个破洞都没有来得及缝补就牺牲了,表现了小通讯员一心扑在自己工作上;第三次写新媳妇"低着头,一针一针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饱含着新媳妇对当初小通讯员"受气"的懊悔和内疚,更有对他的敬佩和痛悼。(答出三次写"破洞"的作用,每点1分,共3分。如有其他意思相近,表述合理的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20.示例:新媳妇把自己新婚唯一的嫁妆百合花被子借给我们,体现了对革命的支持,她为小通讯员的牺牲感到痛心难过,庄严地为其拭身、补衣,用自己新婚的被子给他下葬,体现了她的淳朴善良和对英雄的敬仰;通讯员质朴憨厚,为了战友和抬担架民工,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壮烈牺牲,体现了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真诚纯洁、淳朴善良、勇敢无私这些人性中美好的品质在人物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答出人物事迹与品质,每个人物2分,共4分。如有其他意思相近,表述合理的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四、名著阅读(共8分)
21.B(2分)22.C(2分)
23.《五猖会》写"我"渴盼的五猖会即将开始,父亲却强制"我"背《鉴略》,作者借此表达了家长应当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尊重孩子天性的教育思想;《二十四孝图》写到了当时给孩子阅读的书籍形式粗拙、故事虚伪、违背人性,作者借此表达儿童读物要内容健康、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育思想。(答出两篇文章各自体现的教育思想即可,每点2分,共4分。如有其他意思相近,表述合理的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五、写作(共50分)
24.解析:"得"固然是人生的收获,"失"何尝不是一个新的开始,从"得"与"失"辩证关系的角度来抒写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强调学生对生活的真实体验。评分标准参考2022年黄石市中考作文阅卷标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汉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军队在各路诸侯中最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枳道旁投降。将领们有的说应该杀掉秦王。沛公说:"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就是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于是把秦王交给主管官吏,就向西进入城阳。沛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樊会、张良劝阻,这才下令把秦宫中的贵重宝器财物和库府都封好,然后退回来驻扎在霸上。沛公召来各县的父老和有地位有名望的人,对他们说:"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我和诸侯们约定,谁首先进入关中就在这里做王,所以我应当当关中王。现在我和父老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废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象往常一样,安居乐业。总之,我到这里来,就是要为父老们除害,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侵害,请不要害怕!再说,我把军队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罢了。"随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县镇乡村去巡视。向民众讲明情况。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悦,争着送来牛羊酒食,慰劳士兵。沛公推让不肯接受,说:"仓库里的粮食不少,并不缺乏,不想让大家破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