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我国幅员广阔,自然环境差异大,不同的环境形成了多样的人文景观。图为30°N经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区及部分区域人文景观图片(图片①、图片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西藏自治区面积辽阔,图中从噶尔到拉萨图上距离2.2厘米,实际直线距离约为____千米。
(2)沿30°N线由西向东依次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____高原、____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这种地形分布态势反映出我国地势特征是____。
(3)在图片①、②中任选一幅,解释图中的服饰或景观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本题解析为:
本大题以30°N经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区及部分区域人文景观图片为材料,共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地图的比例尺、我国的主要地形区、我国的地势特征、自然环境对饮食和服饰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1)读图可知,图中比例尺表明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从噶尔到拉萨图上距离2.2厘米,实际直线距离约为1100千米。
(2)读图可知,沿30°N线由西向东依次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这种地形分布态势反映出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3)图片①:青藏高原海拔高,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高寒,大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夜晚气温低,昼夜温差大,藏族服饰及其穿戴方式适宜青藏高原高寒、昼夜温差大的环境特征。图片②: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雨热同期,水热资源充足,适宜喜温喜湿的水稻生长。
本题答案为:
(1)1100
(2) 青藏 四川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3)图片①:藏族服饰脱袖长袍,青藏高原高寒、昼夜温差大,早晨气温低,藏民将袖穿在身上,中午气温高,藏民将袖脱下系在腰间。
图片②:长江中下游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生产水稻,由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水热资源充足,因此适宜喜温喜湿的水稻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