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四幅图是天津市某高二年级学生在国庆节期间同一天不同时刻在自家朝向正南的阳台上拍摄的日影照片,按拍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 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
某校(100ºE)地理兴趣小组用立竿见影的方法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左下图所示,垂直竖立一根 2 米长的竿 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 OP′。右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乙图中反映 9 月 23 日影长的点和反映 6 月 22 日影长的点分别( )
A.①③ B.②④ C.②① D.③④
3、在日期③时,该小组所在学校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该学校纬度大致是( )
A. 45° 21.5°S B.45° 21.5°N C.60°45°N D.60°45°S
下图为极地投影示意图,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 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弧线 ACB 为晨昏线,且 AC段为昏线;C 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 昏线与 120°E 经线的交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
A.3 月 21 日 B.6 月 22 日 C.9 月 23 日 D.12 月 22 日
5.该日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A.120E 、23°26′S B.120E 、23°26′N
C.60°W、23°26′S D.60°W、23°26′N
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于 2014 年 2 月 8 日正式建成开站。下图示意某科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6.该日太阳位于图示 F 位置时( )
A.泰山(36°N,117°E)旭日东升 B.东京(36°N,141°E)夕阳西斜
C.纽约(41°N,74°W)烈日当空 D.开普敦(34°S,18°E)夜色深沉
7.次日泰山站( )
A.日出正南 B.太阳高度变大 C.白昼变短 D.极昼即将开始
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 25 米以内海域。下图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判断图示珊瑚礁的发育阶段依次是( )
A.②①④③ B.③①④②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9.图中所示④阶段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可能( )
A.先升后降 B.先降后升 C.持续上升 D.持续下降
某矿物形成于上地慢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各题。
10.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A.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B.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C.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D.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下图所示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1.形成图中所示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变质岩、水平裂隙、流水侵蚀 B.沉积岩、水平裂隙、风力侵蚀
C.岩浆岩、垂直裂隙、风力侵蚀 D.沉积岩、垂直裂隙、流水侵蚀
12.导致图中所示景观岩层出露地表的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 )
A.垂直抬升 B.水平拉张 C.水平挤压 D.岩浆喷发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图中断层( )
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 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
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 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
15.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图中( )
A.地貌符合向斜成山规律 B.甲处岩脉形成年代晚于断层
C.岩层①比②的沉积更早 D.岩层③与④的形成环境相同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图中甲处( )
A.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构造 B.受断层影响下陷形成谷地
C.因岩浆活动地表出露喷出岩 D.因外力作用地下埋藏变质岩
下图是某一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8.图中 M 地的风向是(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19.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华北平原此时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风和日丽 B.狂风暴雨 C.阴雨连绵 D.大雪纷飞
22.下列城市中,此时风向偏南的是( ) A.乌鲁木齐 B.贵阳 C.上海 D.福州
下图为 2022 年 4 月 20 日 20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据图,此时( )
A.甲地大风降温 B.乙地北风劲吹 C.丙地阴雨连绵 D.丁地风大浪高
23.4 月 21 日上午,北京地面能见度较高,高空出现浮尘。浮尘升空的动力来源是( ) A.冷锋 B.反气旋 C.低压 D.西北风
读图 1 和图 2,回答下列小题。
图 1 全国某降水量分布图
图 2 不同日期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
24.在形成图 1 所示降水分布状况的当天,最有可能出现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5.图 2 中所示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最可能出现在我国冬季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
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
(1)简述图示区域河流多沿断裂分布的原因。(4 分)
(2)说明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6 分)
27.下图是“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图 a)和亚洲季风环流图(图 b)”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 A 气压带名称( ),受 A 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分别是( )、( )
(2)B 风带名称为( ) ,其风向为 风( ),受其影响的地区( ),气候特征是( )
(3)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处于如图 a 所示位置时,太阳直射( )半球,亚洲季风环流
为图 b 中 ( )(填“甲”或“乙”)所示,此时东亚地区的风向为( ) ,受该季风影响,此时天津气候特征是( ) 南亚地区的风向为( ) 。
(4)图 b 中西南季风的成因是( ) 。
(5)每年 2 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会出现“倒春寒”现象,当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 )
,受该气压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特点表示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