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
1.“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开始探月之旅。据图1回答,西昌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北京 B.甘肃
C.海南 D.四川
2.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 95亿。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开始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结合图2预测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数量
A.大于12.95亿 B.小于12.95亿
C.没在变化 D.无法预测
3.图3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和面积柱状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的面积最大
B.②的人口密度最小
C.③的面积最大
D.④人口数量最多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所描述的地区聚居
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A.壮族 B. 维吾尔族
C.蒙古族 D.藏族
2010年8月23日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遭到劫持,其中8名人质遇害。菲律宾是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读图4回答5-7题。
5.菲律宾位于图中的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6.菲律宾与中国相隔的海域是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7.与俄罗斯相比,我国纬度位置最大的优越性是
A.纬度较低,大部分在热带,降水丰富
B.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在北温带,热量较充足
C.背靠大陆,面向海洋,海陆兼备
D.纬度较高,大部分在北寒带,热量充足
8.图5为2009年7月22日“月球本影扫过范围示意图”,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罕见的日全食现象。下列地区中,看不到日全食的是
A.东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青藏高原
图6是我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9-11题。
图6
9.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A.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B.南高北低
C.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D.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0.位于第二阶梯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南丘陵
11.属于一、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 B.横断山
C.巫山 D.秦岭
12.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A.长江 B.珠江
C.黑龙江 D.塔里木河
13.图7中四种民居,反映湿润地区的是
14.2010年8月7日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农田掩埋。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除泥石流之外,还包括
A.台风 B.滑坡、崩塌
C.水旱灾害 D.寒潮
15.当泥石流向自己所处的房屋袭来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立即向泥石流所经河谷、凹槽、公路、沟渠两侧的高地上迅速转移
B.应该顺着泥石流前进的方向以最快的速度逃生
C.留在屋内等待救援
D.财产第一,尽快收拾贵重物品
读图8(长江水系图),回答16~18。
16.图中①处为我国目前最大的水利工程
A.小浪底 B.龙羊峡
C.三峡 D.飞来峡
17.该水利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工程,它发挥的巨大效益不包括
A.防洪 B.发电
C.航运 D.防震
18.图中②处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A.青海湖 B.鄱阳湖
C.洞庭湖 D.苏必利尔湖
读图9,回答19~20。
19.图中所示山脉为
A..南岭 B.秦岭
C.巫山 D.天山
20.下列有关此山脉和淮河一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1月0℃等温线大致吻合
B.是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C.是农耕区和牧区的分界线
D.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阅读下表,完成21~22题。
自然资源 位次 | 矿产 | 耕地 | 森林 | 水 |
总量在世界的位次 | 第3位 | 第4位 | 第8位 | 第6位 |
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位次 | 第53位 | 第67位 | 第121位 | 第110位 |
21.表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矿产资源 B.耕地资源
C.森林资源 D.水资源
2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A.总量贫乏,但人均占有量大
B.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不足
C.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D.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也大
23. 图10“小草的哀求”所反映的问题是
A.滥砍滥伐
B.过度放牧
C.资源浪费
D.乱占耕地
24.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在东莞的丘陵地区适宜
A.大力发展林业 B.发展蔬菜种植业
C.大量种草,发展畜牧业 D.发展荔枝、龙眼等水果种植
25.读图1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11
A.土地利用类型单一
B.耕地、林地少
C.难利用的土地比重最大
D.耕地、林地多
第十六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开幕,家住武汉的林静准备乘坐武广高铁到广州观看。读图12,回答26~27题。
26.武广高铁经过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由北到南分别是
A.豫、湘、港
B.鄂、湘、粤
C.晋、赣、渝
D.黔、滇、琼
27.下面是林静对沿途景观的描述,你认为最可信的是
A.稻畦残水入秋池
B.大杏金黄小麦熟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8.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工业基础 B.知识和技术 C.交通条件 D.资源分布
29.下图中所示的工业基地是
A.长江三角洲 B.辽中南地区
C.珠江三角洲 D.京津唐地区
30.从某城市三类产业人口比例变化可以看出,该城市逐渐发展成为
A.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
B.农业为主的城市
C.服务业为主的城市
D.旅游业为主的城市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40分)
31.读中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 _______________山脉;③ _______________山脉;④ _______________峰;
A____________高原;C______________平原;D_________平原;F__________盆地。
(2)请填写字母代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描述的是_____地形区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_____地形区。
(3) 山脉②是大兴安岭,其走向大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向。
32.读“长江水系略图”和“长江干流(部分)剖面图”完成以下问题(6分)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B支流_____(汉江、湘江);F._____(湖泊);
(2)长江发源于__________ ,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河段__________(上游/中游/下游),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宜宾以下航运便利,被誉为“ _______________ ”。
33.外出旅游已成为许多人生活的部分,认真阅读下图中的信息,其中表是广州某中学在暑假期间出游的游程安排表,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第一天,旅行团从广州坐火车,经____________(铁路)线,到达省武汉市。
2.该旅行团将在第天坐轮船沿长江______(顺、逆)行,游览我国的三峡风景区。
3.到达重庆后,该旅行团又坐火车经成渝线,到达成都市,这期间,它们也可以沿途观赏______盆地的景色。
4.第四、五天,旅行团游览的青海湖是一个______(咸水、淡水)湖,旅途中,部分游客出现呼吸局促等缺氧情况,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A.纬度增高 B.纬度降低 C.海拔升高 D.海拔降低
途中,游客们都不断______(增加/减少)衣服。
34.下表为我国北方某地统计:(4分)
(1)从1965年1997年的22年间,该地森林覆盖率_____(降低、提高)了,耕地面积_____(缩小、扩大)了。
(2)上述资源反映出该地22年中粮食单产降低的原因是______。
A.退耕还牧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导致气候恶化 C.耕地减少
(3)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
A.水土流失加剧 B.气候大陆性增强 C .光照条件变差
35.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8分)
(1) 根据气压和风向判断,这幅图反映的是影响我国的_______(冬、夏)季风。
(2) 季风①的风向是_________,来自_________洋。季风②的风向是_________,来自______洋。
(3) 我们把受①和②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 E称为 ________区,而西北内陆(F)受其影响不明显为称为__________区,E区内降水较________(多/少),而F区则相反。
36.阅读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并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公报称,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不包括港、澳、台)。
这次人口普查数据反映了1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四大变化: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有效遏制;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经济活力在不断增强。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发布会上指出,这次人口普查同时也反映出中国面临着一些矛盾和挑战,“一是人口老龄化趋势在加快,二是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三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目前,中国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以女孩为100)是118.06,虽然比2005年略有下降,仍高于正常范围。
“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适度低生育的水平。”马建堂说,“同时在这个基础上,慎重地、逐步地完善人口计划生育的政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中国人口长期更加均衡地发展。”
根据这次人口普查,按常住人口分,广东已经超过河南,成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山东位于第二位。而在2000年,河南常住人口排名第一。
(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____________________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继
续得到有效遏制,但人口老龄化趋势在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看出,目前我国人口增长处于_________(低/高)生育阶段。
(3)___________已经超过河南,成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
相关优秀资源参考答案
一、请将选择题的选项填入下列表格中(每小题2分,6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D | A | C | C | C | D | B | A | D | B | B | D | B | B | A |
题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C | D | B | B | A | A | C | B | D | B | B | A | B | B | A |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40分)
31.(1)① 天山 ③ 秦岭 ④珠穆朗玛峰;A黄土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
F塔里木盆地。
(2)B F
(3) 东北—西南走向
32. (1)汉江 ; 鄱阳湖; (2) 唐古拉山脉 上游 落差大,水流急 (3) “黄金水道”
33. 1.京广或武广线 湖北 2.二 逆 3.四川 4.咸水 C 增加。
34.(1) 降低 扩大(2)B (3)A
35. (1)夏 (2) 东南 太平洋 西南 印度洋 (3) 季风 非季风区 多
36.(1)1339724852加快 (2)低 (3)广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