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地理学考模拟卷(地理合格考模拟试卷2024)

2024地理学考模拟卷(地理合格考模拟试卷2024)

首页地理更新时间:2024-07-25 16:21:14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满分100分。

2. 请考生务必将本人准考证号最后两位数字填写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3. 考生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按规定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4. 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 考生自负。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4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错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 题2.5分,共15分)【2024同等学力申硕考试题库节选自识库学习网】

1当代世界的冲突与危机有( )

A. 人口迁移

B. 资源短缺

C. 环境恶化

D. 发展失衡

【答案】BCD

【解析】当今世界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发展不平衡等全球性问题对人类前途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导致世界的冲突与危 机。人口迁移是人口在空间范围内的流动。

2按环境介质的不同,不属于地表环境中化学元素迁移方式的是( )

A. 水迁移

B. 大气迁移

C. 生物迁移

D. 土壤迁移

【答案】ABC

【解析】地表元素迁移是指在地表环境作用下,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环境空间位置的移动及存在方式或存在状态的变化。按环 境介质的不同,迁移方式分为水迁移、大气迁移和生物迁移三大类。

3按照岩石形成机理可将其划分为三大类,它们是( )

A. 岩浆岩

B. 花岗岩

C. 变质岩

D. 沉积岩

【答案】ACD

【解析】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按岩石形成的机理,将其划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花 岗岩是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

4下列资源类型中属于恒定性资源的是( )

A. 太阳能

B. 潮汐能

C. 煤炭和油页岩

D. 风能

【答案】ABD

【解析】恒定性资源是指按人类的时间尺度来看是无穷无尽,不会因人类的利用而耗竭的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原子能 等。煤炭和油页岩是不可更新资源。

5“集聚效应弱化,分散效应强化”是以下哪一阶段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 ( )【2024同等学力申硕考试题库节选自识库学习网】

A. 农业经济占绝对优势阶段

B. 由农业经济向工业化过渡阶段

C. 工业化中期阶段

D. 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阶段

【答案】D

【解析】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导致空间结构的阶段性特点,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有着完全不同的空间结构形态和空间结构特 征。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趋于高度化,科学技术得到高速发展,集聚作用弱化,分散作用强化,城市间等级规模差 进一步缩小。

6下述四个因素中,对农业布局影响最重要的是( )

A. 土地利用方式

B. 环境政策

C. 市场需求

D. 燃料动力条件

【答案】C

【解析】影响农业布局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技术因素、市场需求因素、燃料动力因素、交通因素等。四个选项中,对农业生产最重

要的影响因素是市场需求因素,农业布局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按照循环路径,水分循环可分为 和 两种。

【答案】大循环(外循环);小循环(内循环)

【解析】水分循环是地球上的水蒸发-输送-凝结-降落-径流的往复过程。按循环路径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大循环即海陆间水分循 环,小循环包括海洋小循环和陆地小循环。

【2024同等学力申硕考试题库节选自识库学习网】

2天气是指瞬时或一定时段内风、云、 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的综合状况。

【答案】温度(气温);降水

【解析】天气是指瞬时或一定时段内风、云、降水、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的综合状况。

3英国著名经济学家 D·皮尔斯将环境资源的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其中,使用价值包括 口选择价值。

【答案】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

【解析】英国著名经济学家D·皮尔斯将环境资源的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其中,使用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实用价 值和选择价值。非使用价值包括传承价值和存在价值。

4适度人口论是指探讨一个国家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与规模、 的西方人口理论。

【答案】人口密度;人口素质

【解析】适度人口论亦称为适中人口论,它是探讨一个国家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与规模、人口密度、人口素质的西方人口理论。

5西方发达国家城市郊区化先后经历了 、工业郊区化、商业郊区化和办公业郊区化四大阶段。

【答案】居住郊区化【2024同等学力申硕考试题库节选自识库学习网】

【解析】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工业大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市民环境意识增强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般而言,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 化先后经历了居住郊区化、工业郊区化、商业郊区化、办公业郊区化四大阶段。

6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是 、大承载设备的发展、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城市交通的建设。

【答案】集装箱

【解析】交通运输业是由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内河(湖)运输、海洋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等部门组成的统一运输体系。其发 展趋势是集装箱运输、大承载力设备的发展、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城市交通的建设。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5分,共15分)

1干燥指数

答:干燥指数是表示一个地区气候干燥程度的指数。多年平均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称为干燥指数。用公式表示为:,其中,A 为干 燥指数, R为辐射平衡值, r为降水量, L为潜热。

2生态系统

答: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地理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生态学功能单位。能量 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3探明储量

答:探明储量是指已经查明并已知在当前的需求、价格和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藏量。在我国通常是指经过一定的 地质勘探工作而了解、掌握的矿产储量,以区别于未经任何调查或仅依据一般地质条件预测的,其质和量、赋存状态及开采利用条件 均不明的矿产资源。

4经济地域系统【2024同等学力申硕考试题库节选自识库学习网】

答:经济地域系统是指由多形式、多层次的经济地域所形成的巨系统,包括经济区系统、经济地带系统、城镇地域系统、规划区与国 土整治区划系统,这些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形成经济地域系统结构

5文化景观【2024同等学力申硕考试题库节选自识库学习网】

答:文化景观是指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和具体的自然环境基础上,在人的作用下形成的地表文化形态的地理复合体。它是历史时期以来 人类活动所塑造并具有特殊文化价值的景观。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它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6都市区

答:都市区是指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区,通常拥有10万以上的人口,由一个重要的核心城市、郊区以及周边社会经济与其融为一体的行 政区域组成。

四 、概述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地球表层系统的节律性。【2024同等学力申硕考试题库节选自识库学习网】

答:节律性是指地球表层进化过程中的时间循环现象。它包括周期性节律、旋回性节律和阶段性节律:

(1)周期性节律是指由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某些地理过程的昼夜更替、季节更替现象,以及地月引力引起的周期性潮汐现象。

(2)旋回性节律是指每隔一定的时间重复出现的地理现象,包括地质旋回和气候旋回。

(3)阶段性节律包括生物生长节律和生物进化节律。

2中国北方土地荒漠化的主要成因。

答:土地荒漠化是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 化过程。土地荒漠化多集中在半干旱农牧交错地区(2分);其形成原因主要有:

(1)气候因素

北方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变率大,风沙作用强烈,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

(2)人类活动

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使土地承受的压力过重,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使土地严重退化,森林被毁,气 候逐渐干燥,最终形成沙漠。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2024同等学力申硕考试题库节选自识库学习网】

答: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五个方 面:

(1)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2)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

(3)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4)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

(5)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4商业与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答: (1)商业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的流通的商商业经济活动。【2024同等学力申硕考试题库节选自识库学习网】

(2)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 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

(3)商业与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①商业与服务业不生产新产品,但创造经济价值;

②商业网络中的核心节点控制着整个网络的运行;

③商业与服务业直接面对消费者;

④商业与服务业的综合性强,互动协作紧密。

五、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未来地理学的重点研究领域。

答:未来地理学的重点研究领域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自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环境变化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全球性研究问题,全球环境变化受人类的影响,人类活动的不合理会加剧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的脆弱性, 人类在环境变化中的重要性对地理学新的研究途径和管理途径提出要求,以便应用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

(2)全球化及其对空间层级关系的冲击

地理知识在全球化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全球化涉及生产、投资、贸易、金融、环境变化等各个方面将使原有空间层级之间的关系发生 显著变化。全球化政治-经济体系的未来发展,无疑将影响作为一门独特学科的地理学和作为一种渗透于社会思想和政治实践中的独特 认知方式的地理知识。

(3)公共管理

“公共”领域大多与空间概念相关,因此,以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态的变化为一方,以地理学的知识为另一方,双方相互需要,相互 促进,于是地理学越来越多的介入到公共管理领域。

(4)社会—经济一环境变化与区域发展【2024同等学力申硕考试题库节选自识库学习网】

这方面的有关论题包括:区域地理学的新旧范式,区域发展的独特性,区域结构中的政治、社会、文化和环境因素区域研究的生态学 方法,全球化与经济地理学性质的变化,全球化与城市发展等。

(5)环境质量、食物安全与人类健康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关系到食物安全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对食物安全的关注不仅局限在数量上,还要进一步研究食物质量的发展变 化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6)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

地理信息将伴随计算机网络和交通导航系统的普及而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凡是与空间位置有关的各种科学研究,都将成为基本 的研究手段和工具。

(7)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全球已经达成普遍的共识,可持续发展研究着重其实施途径,地理学在其中是非常活跃的学科,相关研究涉及很 多方面,如环境规划的可持续性,区域规划的可持续性,能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等。

2经济区划的基本原则及其对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意义。【2024同等学力申硕考试题库节选自识库学习网】

答:经济区划是根据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规律、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特征的相似性、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或者依据国家经济社会 的发展目标与任务分工,对国土进行的战略性区划。经济区划的基本原则包括:

(1)国民经济全面发展与发挥地区优势相结合的原则。

这是经济区划的首要原则,要求正确处理好国家和地方的利益关系,全国经济发展要照顾各个地区的经济利益,地区的经济发展要服 从国家整体经济利益。

(2)地区经济发展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地区经济发展专业化应是地区经济综合发展的主体和基础,而地区经济综合发展应为地区经济发展专业化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创造条 件

(3)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远景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经济区划是同时面向现在与未来的,这就要求一个经济区划方案必须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相结合(2分)。

(4)依托城市与发展区域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城市是区域经济的核心,也是经济区的核心,两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经济区划必须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5)国际劳动分工与国内劳动分工相结合的原则。

国际劳动地域分工是国内劳动地域分工的延伸和继续,是社会生产的国际化,经济区划应注重区划的国际化因素。

(6)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要求在经济区划时注意将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7)保持各民族团结共荣的原则。

适当照顾民族特点,建设民族特色经济区,同时注意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性。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